经济活力来源于市场化和民营经济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这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有明显的反映——很多行业的日子不好过,很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虽然部分宏观数据显示经济有回暖迹象,但中国经济的系统调整没有那么快就能复原,微观经济的表现显示,中国经济的复苏并不乐观。
  7月份的多個经济数据支持了这一担忧。一是社会融资增速大幅回落。央行8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在多项“定向宽松”措施之下,社会融资与信贷数据的大幅回落让市场震惊。二是能耗数据大幅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在今年上半年下降达4.2%,为六年来最大。在能源利用技术没有突出进步的时候,能耗水平下降可以解释为经济下行、耗能产业发展放缓。三是用电量增速回落。国家能源局8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374亿千瓦时,相比上半年用电量5.3%有所回落;其中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0%,创今年增速最低值。
  多个数据都指向一种可能——中国经济下行的势头还可能持续。
  面对这种形势,中央要完成宏观经济指标倒是不难,有现成的解决办法——再度强化“微刺激”,多推出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再推出一些释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GDP增速这个总量指标就能够保持在7.5%的底线。不过,对于地方经济来说,由于手段和资源都很有限,再加上全国各地都在竞争,解决起来反而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性下滑,使得地方政府依赖的“土地经济”模式失效。各地都面临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如何找到新增长点的问题。此外,全国还有262个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生态环境破坏、产业枯竭、城市经济失去动力等多种问题。
  同质化的竞争加大了各个地方对各类资源的争夺,比如产业选择,大家都一窝蜂地挤向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招商引资方面,对好企业、好项目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阶段,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景气,不少企业还指望着政府出手相救。“不差钱”的央企倒是成了地方政府看好的香饽饽,但100多个央企也不够全国数百个城市来分,更何况央企利益与地方利益有时差距甚大。
  在我们看来,当前中国经济还面临着一个大问题:过去国内的市场化改革不够,没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足够的环境,民营企业一直在并不那么健康的市场条件下发展。因此,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大家似乎都能赚钱,但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才发现国企“大佬”成不了市场栋梁,民营企业也形不成足够的支撑。
  如果作为微观经济体的企业日子不好过,市场化机制没有理顺,金融资源的配置还存在诸多的梗阻,那么宏观经济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光靠政府投资、大项目能顶得住吗?只有市场化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活力,但市场化改革无法在短期见效,因此,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也不是短期能缓解的,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责编:徐豪
其他文献
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本科院校要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误区:"他适应"和"自适应"能力缺位;急功近利,
<正>原本,2015年第一期稿件的内容梗概早已勾画出初步轮廓,但不知何故,思绪的浪花一直在脑海里不停地鼓荡着,似乎提醒我应该在这个水泥产业历史上的重要年份,也可以定义为产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教学创新能力调研表明高职教师的创新能力尚存在着诸多短板。着眼于教师个性品质、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
9月11日,中日韩首尔副外长级磋商未就三方首脑会谈做出定论,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依然扑朔迷离。而在两年前的同一天,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致使中日关系骤冷,背离了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原则。关系恶化导致两国民众敌对态度攀升,按前日本公使宫家邦彦的说法,“中日既不在和平状态,也不在战爭状态;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此为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的最低谷。  日本首相安倍的战略短视,直接造成了中
【引言】这是一组以《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为主标题+副标题的公开邮件。收件人:新常态格局中竞争博弈的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寄件人:本栏版主/商务策划及
从默默无闻到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以席卷之势涌入大街小巷。余额宝、零钱宝、理财通等“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以及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长期未得到充分释放的中国民间金融需求。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继续壮大的一年,同时也是银行自我变革的一年。人们在互联网金融圈地跑马的过程中发现,金融行业的严肃性远高于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领域所谓‘快鱼吃慢鱼’的生存法则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