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趣语文教学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目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语文当做工具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另一种认为学习语文能够陶冶情感,培养人生态度,即“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情趣语文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关注学生情感和趣味的教学理念,主张从学生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国务院曾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重要育人作用。因此在情趣语文的教学中开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学生内心对文化的渴求,更是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并积极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趣语文 传统文化
  一.在情趣语文教学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烙印在中华名族心中的极具有民族特色、具有悠久历史并能够为后来者传承发展的文化,它时时刻刻得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儒家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人的额影响十分巨大,其中的“仁”、“义”、“礼”、“智”、“信”,早已在我们心中深深的根植。情趣语文认为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身体以及心理的共同健康,重点关注学生的内在心理,所以提出了的充分关心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教学理念。它的出现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是把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在引导学生自我探知,自我感悟,在以往在语文教学中,片面的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学生本身。将传统文化糅合在情趣语文的教学中,不断着吸引着学生的探知和搜寻。情趣语文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
  上千年的发展,造就了今日中华民族几千年稳定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化,这文化中包含了中国人的心和魂,是发展并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国心和中国魂所在之处。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古板的,一成不变的,它是鲜活的,复杂的,它是融合了多个民族,多个地域,多个时代而积攒起来的。从时代上来说,春秋战国,动乱纷争,硝烟四起,社会动荡,为了国家安定、富强,诸子百家出生于乱世,用自己的智慧保卫疆土,这些人的思想碰撞在一起,创造出了现在看来无比璀璨的“百家争鸣”,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绚丽的火花;到后来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改“无为而治”,行“独尊儒家”,这一举措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儒家在中华民族中深远的影响;盛唐时期,佛教盛行,经过了“本土化”的佛教理念更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悠久的历史影响。直达近代,鲁迅的《呐喊》,老舍的《骆驼祥子》无一不迸发出中国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现实社会自甘堕落的愤慨。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李大钊曾经喊着反对过去的儒学思想,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落后,全都是因为儒家的堕落思想,崇尚西方思想。但是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他这是错误的思想,传统文化中不管是否好的与坏的、对的与错的、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都在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因此,如何在情趣语文的教学中将传统文化通过外部的塑造和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对这些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深深的流传,而通过情趣语文的教学方式,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令他们更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而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语言文化是每个民族的瑰宝,它是每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最特别的凭证,而中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语文将中文在学生之间进行教学,这是一种母语教学。这种教学护住了中华民族的根基,同样也维护了中国人的信仰。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涉及到锻炼文字、培养情感,更多的还有建立信仰,实现个人以及民族的追求。而传统文化是充满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息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载体。传统文化是有助于组织民族主观团结的文化网,了解传统文化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加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徜徉,了解和吸收优秀文化,聆古人之事,观今人之态,通过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之魂。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模块中:
  1.语言文字
  从卜辞问卦的甲骨文,到后来的秦朝统一后推行的小篆,再到魏晋南北朝崇尚自由而推出的行书等,无一不反映中华文化的变迁和演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语言文字在统治者的政策下不断改变,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着。在古时候,人们利用文字来向上天表达自己对幸福安康的生活的祈求,语言文字中满载着思想与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学习文字,就是在理解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和亘古至今的信念。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加强自己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交际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识字和写字教育。
  2.古代文学作品
  从《神农尝百草》到《刑天舞干戚》,这些神话故事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某些特地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唐诗宋词,诸如《火山云歌送别》《江南锄》都是当时诗人内心和现实的写照;另外还有古代文学创作小说,比如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其中小学时段,学生从一年级时就早早的接触了古诗词,优秀的古诗词不仅仅是单纯的诗词,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写照和情感的蕴藏。例如《凉州词》,它是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经典之作,早已传唱至今,诗中描绘了一种即使身处沙场,仍然纵情饮酒,面对千军万马的威胁,仍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表达了替国家镇守边关的壮志与满腔热血保卫国家的豪情。在语文教学时,通过字词的解释以及视频音频的辅佐,向学生展现这为国捐躯、洒热血的豪迈中。熟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会发现这首诗写于作者在異乡独居,正直重阳节,然而身边亲人都不在时感到心伤的情感,这学生增加对亲情的理解。
  3.历史传记
  机智善辩的晏子,英勇无畏的蔺相如,能够勇于承认错误的的廉颇,巧用计谋的诸葛亮都是在语文课本中环绕在学生身边的历史人物,从过去的历史传记中感悟人物性格,学习他们的不足,是学习历史传记的意义所在。长孙皇后曾说过魏征的敢于直谏,是太宗李世民的幸运,他宛若是唐太宗的镜子,可以知晓自己的不足。而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正如一面镜子,让学生通过探访古今思想,积极学习并且领略人物情感,审视自我,获得感悟和兴趣。   三.小学“情趣语文”教学下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诵读,体验传统文化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朗诵,其实就意味着让学生思考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这种情感只靠言语不易传达,但是在朗诵中,学生能够不断地在朗读中揣摩作者的情绪和思绪,进而理解并感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语句,从作者的背景出发,再走到文字中,深入把握情感,带领学生诵读。学生在诵读《出塞》时,应该是充满着巡视大美山河之时,满怀壮志豪情,誓與敌人拼杀的豪迈;在诵读《静夜思》时,应该是充满着远在他乡,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的思乡之情。这种诵读不应该是无意义的,仅仅是大声的诵读,而应该在掌握语句节奏的同时,将自己理解的情感赋予进去,达到诵读中的情感交流。
  (二)利用情境,理解传统文化
  生涩的,难懂的传统文化不应该频繁的在小学语文的情趣教学中出现,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容易让学生探究、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充满着情感,容易营造令学生沉静的学习氛围。在学习古诗词时,例如在学习袁枚的《所见》时,可以先播放一段牧童骑黄牛的悠闲场景,令学生产生共鸣。现在的城市中的学生大都没有体会过恬淡的田园生活,黄牛更是只在动物园或者是电视机里出现的动物,当播放骑黄牛的片段时,教室中的学生大都十分兴奋,盯着屏幕惊讶不已,因为他们无法想象,黄牛是可以骑的。这种好奇心和兴奋感弥散在整个教室中,使得整个教室都活跃了起来,这时候理解第一句诗“牧童骑黄牛”也较为简单了。接下来在讲第二句诗之前引导学生自己想象,在骑上黄牛之后,牧童会做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急着将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还开拓了学生的脑洞。当然在第二句中的“振林樾”上,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难解释的知识点,这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带入文本,猜测字意。在讲解最后两句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进行诗句赏析。
  (三)体验为主,重视传统文化学习过程
  在情趣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是最重要的,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学生是否在学习中得到感悟,并且注意自己的教学本身是否能够激发着学生的热情。而情趣语文意味着着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感知、获取、存储、检索和对着每天围绕着他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知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应该是关注过程的,而不是关注直接结果的。如果在学习中太重视成绩,可能会导致学生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读书,不再关注教学的本身。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品析,许多传统文化已经“失宠”,很大一方面是建立在过于注重考核成果上的原因。理解并感悟传统文化,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这一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更多的是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3]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2):10-12.
  [4]袁贞宏.小学识字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统编本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395(23):73-75.
  [5]王柏勋.语文情趣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研究,2006(9):82-85.
  (作者介绍:仇咪,宿迁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我国林业产业改革需要有关部门与当地农民、社会力量有效配合,让林业产业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优化林业产品质量与数量,提升林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让林业产业所在
近年来临床上大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近况进行概括,同时归纳出其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作用越来越普遍,例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等,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档案数字化工作
本文就目前技校学校生源质量下降的事实,以语文课教学为例,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传授知识与专业特性相结合、积极开发并运用课外资源等原则,并介绍了
文章主要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员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状况的表现,综合素质的构参展,进一步论述了提高素质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民政档案管理在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职能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文件支持.新时期的民政档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
宣纸制作技艺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一部分.有关宣纸制造技艺的史料记载,开始于唐朝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传统造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1例经CT、MRI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和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多为颅脑外伤导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伤科药膏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伤科药膏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硫酸铗湿敷患处.结果观察组治疗甘露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