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有较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疆本土文化,探究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堂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文化生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28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高中生需要承担起延续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因此提升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势在必行。新疆文化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将其合理的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知识的内涵,还能推动新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全面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懷。新疆从古代开始便是一个聚集多民族文化的地区,自西汉时期便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然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实施各项教学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新疆地区本土文化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进新疆本土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新疆地区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也多少都会接触一定的新疆本土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新疆本土传统文化时,没有必要归纳出全部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基于学生对新疆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来选取相应的内容,这便充分呈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讲,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获得想要的信息,高中政治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对新疆本土传统文化进行自主搜集和归纳,并让学生利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并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一同交流和展示,互相学习。
  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可以运用的新疆本土传统文化形式便非常多,如文学艺术、手工制作等,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有关的内容,并制作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轮流展示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经验交流,这样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学习的成就感。同时,这种自主搜集文化知识的方式,还能强化学生对新疆本土文化的了解,知晓民族发展的历史,进而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家国情怀自然会得到有效培养。
  二、从“爱国爱疆”出发,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疆地区制定了“爱国爱疆”的发展口号,而“爱国爱疆”并不是靠说就能实现,需要身体力行,一个人只有具有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具有了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具有创造未来的力量。“爱国爱疆”是新疆各民族具有的共同情怀,表达了新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新疆地区是一块福地,在不断的发展中凝聚了各族人民,相互团结,共同建设美好的河山。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爱国主义已经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从“爱国爱疆”出发,营造高中政治家国情怀教育氛围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进行高中政治情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爱国爱疆”的新疆精神与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课堂文化氛围,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奠定基础。可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强化学生对“爱国爱疆”的理解,落实对家国情怀的培养。
  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人民亦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但是新疆各地为了支持抗日,积极进行募捐活动,宣传抗日言论,将多民族捐赠的物品,通过“新疆号”战斗机运往了抗日前线;在抗美援朝时期,新疆多个地区为了保卫国家,支持抗美援朝,即使是卖牛羊,也要捐赠战斗机,捐赠武器。新疆人们这些举动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新疆“和谐统一,民族团结”的文化精神,促使民族更具有凝聚力。将这些爱国情怀与文化内涵融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学中,对于学生家国情怀以及民族精神的培养均有较大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高运用意识
  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一改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材观,以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的知识代入到日常生活中,以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若想将新疆本土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应用教材中的民族文化知识,强化教材、民族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拉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运用文化资源的意识。高中政治教材《文化生活》中有很多能够利用的新疆本土传统文化素材,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发现教材中相关的内容,以强化学生对文化资源的运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课时,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基于此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新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不同民族的见面礼、待客礼、服饰习俗、饮食习俗等。由此可见,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教材中优秀的文化资源,并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才可以将新疆本土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堂有机结合,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延续。
  将新疆地区的本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堂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还可以加强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同时,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也是新课程的必然需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挖掘新疆地区的本土文化元素,积极创设新疆本土文化背景,安排学生参与新疆本土文化活动,全面体现出新疆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形成爱国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恩泽《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2] 高宁《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國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在各年龄段的课程中得到了渗透,也引起了学前教育的重视。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希望可以全面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 二十四节气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49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归纳出了二十四节气,包括雨水、谷雨、芒种等,二十四节气不仅凝结了古人的智慧,
期刊
摘 要:曹宗祺教授在《文汇报》发表的《语文学科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他三个方面不为语文所独有,它们是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而且是伴随语言建构而发展的,是结合在语文的运用中而发挥作用的。若说语文课堂中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最容易产生困难点的无疑是现代诗部分。本文尝试阐述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并以此理论对《汗血马》一诗进行文本解读,来印证“语言的建构
期刊
摘 要:将地方文化作为职业院校文化体系内涵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以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作为价值指引,整合内外资源,不断挖掘地方文化育人内涵,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 黔北文化 立德树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22  每个地方都会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在独特发展中会遗留一些文化景观、文化信息,以及植根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应该得到重视。音乐教育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而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进行结合,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健康品格的塑造有较大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 人文素养 DOI:10.
期刊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以及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塑造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但是现今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教学目标,所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要关注的事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 应用方法 DOI:10.12
期刊
自《诗经》以来,诗歌流传了数千年。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很多经典作品。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内容和主题是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每首诗并不容易,但是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诗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考试范围一定,与其他类型的问题相比,得分很容易。有些人将诗歌的形象与藏在口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只要您愿意就可以了。因此,在审查时期,诗歌审查应放在重要位置。  一、知人论世  “认识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传统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中华文化传统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20  要想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充分提高,着重加强英语写作教学是关键所在。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有效的融合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承载、传承
期刊
摘 要:当前,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到,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就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数文结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美感。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们的追求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还存在一定问题,阻碍着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作为设计教学的中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D
期刊
以中国水墨画艺术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更是对整个世界现代美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初中美术美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走进当代水墨画的审美世界,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当代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文化精髓,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水平和提高绘画表达能力等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流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对推进初中水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