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最便捷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至观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已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兴趣: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1)做好讀物推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①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卡罗纳》,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②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千篇一律的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给学生传授最为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阅读效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阅读时应做到一“想”、二“画”、三“写”、四“读”。①想,即想象。学生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读后让学生养成闭上眼睛想一想的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画,即勾画和绘画。就是边读边按要求画出有关内容,或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深理解,根据阅读内容,描绘出表述的物象。③写,即仿写和摘记。就是照某个精彩片断或句子仿写一下,以加深理解。有词可写。④读,即精读。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读这类文章时要熟读精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作者同悲同喜同爱同恨,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想象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教师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总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内,采用科学且适宜的教学方式,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優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会知识、学会应用并学会创新。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能够运用
期刊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文本中,不管是描写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还是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美好情感,抑或是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还是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都是美的素材,美的资源。作为语文老师,如能充分运用文本中蕴藏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使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受作品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自觉地去追求美,创造美。当然,在不同的文本中,美的形式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
期刊
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教学直观化和形象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当今世界各国的物理教学,尽管在内容、要求、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实验教学却是共同的作法。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谈点认识和做法。  一、引导实验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发明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逐渐深入人心,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是,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有一些教师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歪曲了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否定了接受性学习的作用,借口注重能力培养,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新旧课程观念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差异和碰撞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教学矛盾和冲突,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导致学生的素
期刊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教学直接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满怀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本人从兴趣培养、榜样作用、适时有效的启发三方作出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兴趣 榜样 启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學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构建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
期刊
关键字:高效课堂 发言能力 民主和谐  怎样让高效课堂更有效这一主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些从教人员共同追求和努力探讨的目标。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要求教师上课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实践中我发现,要想让课堂出现这种积极互动的场面并非易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呢?如何才能调动
期刊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学习和发扬。而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语文教学当中,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德国语言学家雅克布·格林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脊梁。  传统文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正处于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深入挖掘语言文化,让学生在了解本国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去重视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有机的整合,实现双语的有效发展,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中生。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学习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而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学生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加之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课外阅读受限,导致学生更多地是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因而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面对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这一现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
期刊
农村小学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加上学校环境差、教学设备有限,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很多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害羞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表达,而且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多,这些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在学习上的辅导也是空白,有些学生即使家长没有外出打工,也基本不懂英语,就别说辅导了。种种原因造成农村学生普遍不爱说,不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