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冲锋衣,没有越野车,78岁的陈平声退休之后,开始了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人,足迹踏遍全国大部分地区,蓝天白云,风土人情,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出游秘密武器
  陈平声家的书架摆满各类书籍。精神矍铄的陈平声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只有小学毕业,就用多读、多看、多行来充实自己。”
  “一个人的行动轨迹与内心追求有关,我向往的事情总想以行动去实现。”陈平声自小酷爱旅游,喜欢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参军工作,最终在甘肃张掖工作生活了30年。
  从1995年开始,陈平声退休回到潍坊定居,真正开始享受旅游生活。“那时候身体非常不好,加上退休闲下来,想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更好的自我。”陈平声开始跟团游,后来逐渐一个人自由行。
  一位年迈的老人如何独自出行?陈平声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一本珍藏多年的词典《中国名胜词典》。时间比较久远,但是看得出来,陈平声很是爱惜。
  “每个省份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都有详细介绍,我就是靠着它走遍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陈平声笑着说。
  山西寻根之旅
  如今,陈平声已经走遍中国大部分地区,北京、西安、张家界、武汉、重庆、合肥等等,还去过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无论是历史文化名胜众多的西安,还是遭遇暴雨的张家界、气势磅礴的北京十三陵,每一站都让他记忆犹新。
  感触最深的是他的寻根之旅。陈平声是临朐人,但是从族谱上了解到,他的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六百年前,先人是从洪洞县来到临朐,所以他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去看看老家的样子。2006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自己一个人乘车来到洪洞县,真真切切地走过了祖先走过的路,感受到老家的生活气息和氛围。“到了见证历史的老槐树下,我不禁感慨,这是我的根啊。”陈平声说。他在老槐树下伫立良久,旁边的一行小诗更是让他感动:“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陈平声了解了陈姓的家族演变史,在老槐树下众多的石碑前静思,不忍离去。“这次寻根之旅让我了解了更多祖辈的生活,他们的迁徙历经磨难,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陈平声表示。
  旅行没有尽头
  陈平声说,祖国大好风景无数,他浏览的甚少,对他来说,旅行永远没有尽头。“每一次旅行,我眼界都会开阔一次,生活中的烦恼全部烟消云散,而且这几年下来,身体越来越好了。”他一个人出游,一个人制定攻略,一个人寻找车站、问路、找宾馆,受过骗、遇到过困难,但是这些阻挡不了他热爱旅游的决心。“很多人想出去走走,但是缺乏真正迈开脚步的勇气和行动力,年龄不是阻碍你走出去的借口。”陈平声说。他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如今,闲暇时间,陈平声喜欢写写东西、看看书、出去旅游,每天都过得充实。他说,他准备写一本《平声文集》,里面会有重要篇章记录他这些年的旅行生活。
其他文献
最近准备搬家,收拾东西时发现了母亲年轻时用的蝴蝶牌缝纫机。在成衣很少的当年,心灵手巧的母亲用这台缝纫机为一家人缝制新衣,又省钱又好看。但是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很少再使用缝纫机,我和妻子、孩子也都直接买成衣,我觉得这台缝纫机已经没用了,丢掉算了,母亲偏偏不同意:“我用缝纫机做衣服的手艺可好了,等有时间了教给你媳妇,自己做的衣服多合身啊!”母亲的话把我和妻子的脸都吓绿了,但无论我们怎么解释用缝纫机做衣服
我写了一篇关于公公婆婆的文章,投给了一份老年杂志。不久,编辑回信说,能不能附上他们的合影,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为了能让文章及早见刊,我马不停蹄地去找公公婆婆。婆婆说:“啥合影?结婚这么多年没照过什么相,就结婚证上有一张,行不?”她从衣柜底翻出结婚证。  我一看,照片泛黄不说,二人的表情更是呆板僵硬,横眉冷对。连婆婆都禁不住感叹:“我和你公公好像是被逼婚的,怎么照得像‘强扭的瓜’一样?”我忍不住笑
再不行动就没机会了  60岁的陈录雪是成都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他身材清瘦,头发有些花白,应该是待在家里含饴弄孙的年龄,可是,他却决定带着99岁高龄的母亲周游全国。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这个想法在他心里酝酿了许久。那是几年前的一个节假日,他带着母亲到离家不远的一个风景区游玩。那是母亲第一次出门旅游,竟高兴得不知所措,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流连在青山绿水间,大声感叹:“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山和水,
自从孩子们有了家庭,我和老伴就过起了二人世界。  最初,老伴常说:“翅膀硬了,该飞的都飞了,这往后的日子咋打发?”我劝她:“这是自然规律,你不是有两手绝活吗?养花、面食,何乐而不为呢?”自那以后,她把乐趣寄托在花朵上,家里摆放着各种花卉,每每招来左邻右舍观花赏景。而做面食的绝活,她也施展开了,她做的花卷蒸出来像朵朵菊花,包的饺子只只像银元宝。每次我中午回到家,老伴都已经把做好的点心和菜肴端上桌。 
杜绝挖苦  老年夫妻,都退休了,长期在家,不免有矛盾、分歧,甚至吵嘴,但吵嘴不能挖苦对方。有的夫妻吵嘴用尖酸刻薄的话讽刺对方,什么“铁公鸡”“白眼狼”;有的女人嫌弃、厌烦男人,说“你个窝囊废,跟你是我瞎了眼”;有的刺痛处,“找你那个相好的去吧”“是那个小狐狸精又勾你吧”。  这些讽刺挖苦的话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刺痛人内心,会让对方产生怨恨心理,很难弥合,或冷战,或以牙还牙,破坏夫妻感情。  切记,对
天津市河西区的孙永年退休前是天津钢厂的财会干部,跟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101岁了,头脑还很清楚,尤其对数字和算账,依然门儿清。女儿买来水果蔬菜,他问多少钱一斤,买了几斤,立马就把钱数说了出来。  心静如水  女儿最佩服老爸的心静如水。这么多年,没见过他发脾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干了一辈子财会,没当过芝麻粒大的官儿,“享受科级待遇”,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嘿嘿一笑,没往心里去。就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
我的颈椎问题由来已久,后来,还是“假泳”解决了这个难题。  说起运动里的一些假动作,很多人并不陌生。比如跳绳,不一定非得用真的绳子,用“虚拟跳绳”模拟跳绳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和跳绳一样的效果,而且还少了许多麻烦。游泳也是一样,“假泳”同样对健身有不错的效果。  “假泳”对场地和时间都没什么限制。准备一张运动的垫子,俯卧,双手先是往前伸直,而后模拟蛙泳的动作,慢慢向两边划开。与此同时,头部上扬,双腿
怕死  人可能都怕死。连我的小外孙也曾对我说:“外婆,我不想长大。长大了会老,老了就会死!”  人越老越怕死,因为感觉离天远了,而离地近了。  老人们常说:“五十怕老,六十怕病,七十怕死。”我才刚过五十,就对死有恐惧感了,想起来实在可笑。  其实,我们怕死是不敢面对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基本规律。是人总会死的,既然这样,有什么可怕的呢?怕了,难道就能不死吗?所以,别怕,又不是别人都活着
德国哲学家康德享年80岁。不要以为活到80岁很寻常,要知道,在他生活的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他的生活里又蕴藏着怎样的长寿秘密呢?  一张时间表过一生  由于先天不足,康德生下来身体很虚弱。小时候,康德整天生病,让父母非常发愁。令人惊讶的是,康德健康地活到了80岁,甚至在78岁时还未放下手中的笔,仍在修改著作《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格尼斯堡,每天都过着同样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