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堂优化策略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促进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历史课堂的改革优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历史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这使得教师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进历史课堂的优化发展。
  一、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旨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其实,新课改就是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变革。在新课改下,人们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历史教学要以探究为主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是这种模式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活力。新课改注重探究问题,一般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新课改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来训练自身的思维方式。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新课改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在课堂上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二、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文科课程,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严肃性、细节性以及较强的人文性。目前,不少历史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教学还是以教材讲解为主,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历史是一门文字记忆较多的学科,但是其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其知识涉及面广,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其自主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无法满足现代历史教学的要求。在历史的教学评价中,一般以知识点的考察为主,但是历史教学考察评价的内容制定得过于死板,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不重要,知识体系是一成不变的,只需要在临考前对知识点进行突击背诵就可以,其逐渐就会懈怠课堂的学习。
  除此之外,虽然各个学校在新课改的趋势下也都开展了相应的改革,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减少其在课堂上的讲解,但是新课改并不是“少讲”,只是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二是过于注重新课改开展的形式化,课堂安排较为自主化,给予了学生过多的自学空间。但是,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不能很好地达到新课
  改的目的。
  三、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多元化的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讲解模式显得不切合实际,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直观性与真实性,提高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教学以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得历史事件的讲解更加生动和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历史学习较为枯燥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创设相关的情景,包括历史会议的举办、历史事件的演绎等,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通过亲身的实践加强其对于史实的认知,让其能够亲身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提高其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
  历史教师要正确认识新课改的意义,作为教学组织的主导力量,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积极参加各类历史研讨会,做好历史教学的信息沟通,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多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学更加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学习的印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让其在课堂中能够进行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教师要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以相关的历史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究,积极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其间,教师只是充当一个答疑解惑的角色,对学生的课堂讨论及成果展示给予一定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提升,使得其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结语
  新课改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种有力整合,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教学优化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辅以教师帮助,不断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作者简介:赵娥(1968-),女,辽宁辽阳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一线历史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感情所产生的,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存在差异。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民俗艺术的组成比较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也逐渐将东北的民俗艺术应用于设计中。因此,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东北民俗艺术在设计中的运用。  一、东北民俗文化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动画设计可以融入东北民俗艺术,如方言
期刊
九江博物馆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市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的重要平台与学术研究中心.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活动和大型展览越来越多,九江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的问题也越来
期刊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具有原本性、本土性、参与性、综合性、即兴创造性等优势,能营造出活跃的音乐教学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围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分析对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  一、奥尔夫的生平及艺术思想  (一)奥尔夫的生平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一个有艺术
期刊
学位
焦作市白庄煤矿是地方国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实际产量在30万t/a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实行矿长负责制后,不断强化企业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到了一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和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于自身的外表越来越注重,运用各种搭配使自己变得更加有魅力,服装设计就此兴起。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多,使服装设计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各式各样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如何运用它们进行创作便成为服装设计至关重要的环节,简单地说,就是设计理念决定服装审美,因而在解构理念指导下的服装设计便成为服装设计的源动力。  服装设计的核心是对各
期刊
目前,以西游記文化符号主题的创意产品普遍表现为造型、研发、品牌等方面设计欠缺,产品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不够充分。在西游记文化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器物设计应用研发的基础上,本文遵循现代产品设计原则,挖掘资源优势,做相关主题的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尝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创新文化成为迫切而重要的议题。西游记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历史文化的缩影,有着丰富的文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创新与发展,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两部分,为实现其教学的成功,现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方式展开分析,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新课改后,为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基础的音乐课程,改变其教学分离现象,教师开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方便其教学的同
期刊
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充分认识新闻细节对于刻画新闻人物的作用,努力掌握获取这种新闻细节的途径,认真研究这种新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笔者认为,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能走出一条实现“三贴近”的新路。政治家办报的基本内涵政治家办报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