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英—35用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英达-35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病症,分为阴道大量出血组30例,阴道淋漓不净出血组30例,分别采取英达-35不同剂量进行治疗,对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量出血组患者5例于8h止血,7例18h止血,12例于32h止血,6例72h止血,而阴道出血淋漓不净出血组患者9例于8h止血,11例于16h止血,10例32h止血。结论:采取英达-35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英达-35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3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86-01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性疾病,因内分泌失调所致,大量出血,且无规律,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刺激性作内膜修复治疗,但是经治疗后,常会发生治疗效果不佳,出血情况难以控制的问题,必须采取诊刮止血[1]。近年来,英达-35经不断的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在年轻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有满意效果,将其应用于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年13~19岁,平均年龄(15.4±2.3)岁,病史1~5年,平均病史(2.3±0.8)年。所有患者经腹部B超、子宫附件B超检查、尿HCG、血常规检查等,排除患者有全身性疾病。排除妊娠、外伤、生殖系统感染及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标准。根据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症状,分为阴道大量出血组30例,阴道淋漓不净出血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史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加强营养摄入,并卧床休息,给予止血剂与钙剂补充,出血时间超过7d患者,需及时予以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阴道有大量流血,且伴有中重度贫血患者,需及时采取英达-35治疗,8h服用1片,经止血后3d,需减量1/3服用,随后逐渐减为每日1片,连续使用3周,停药后待月经来临,经期中需服药1周,每日1片。出血以淋漓不净为主的患者,使用英达-35,需要每次夜间服用1片,连续服用3周,月经来临后连续服用一周。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止血情况,出血控制、出血增多、月经的规律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阴道量出血组患者5例于8h止血,7例18h止血,12例于32h止血,6例72h止血,而阴道出血淋漓不净出血组患者9例于8h止血,11例于16h止血,10例32h止血。见表1。
  3讨论
  青春期功血为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系统紊乱,导致机体出现内分泌失调,引发子宫异常出血。青春期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善,卵巢卵泡生长中,会分泌雌激素,但是却未排卵,黄体形成,且无孕激素生成,子宫内膜因在雌激素作用下,却又缺乏孕激素,在此情况下,内膜因增生过长,且较为脆弱[2]。卵泡闭锁与生长,导致机体雌激素分泌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发生较大波动,引发刺激性撤退性出血、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等[3]。
  对青春期功血进行治疗,其主要应该针对周期长短进行,出血量、经期的长短和出血状况、刺激性作用于子宫内膜的持续时间、雌激素下降速度、子宫内膜厚度等相关因素,需要在治疗中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因雌激素会子宫内膜所构成的影响,起到累积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孕激素与雌激素的适当摄入,能够有助于對内膜规则出血维持。有相关研究显示[4],供血时,子宫内膜会发生突破性出血,单纯给予雌激素无法达到满意效果,在使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采取孕激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更佳。雌激素经子宫内膜增值变厚,对子宫内膜脱落所形成的创面进行覆盖,起到修复作用,可有效止血;孕激素能够使子宫内膜于增殖期中,出现分泌反应,子宫内膜细胞出现蜕膜,从而对子宫内膜血管与内膜稳定起到保护作用,并对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进行调节,能有利于子宫收缩,促进小动脉闭合,能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经相关研究显示[5],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对青春期功血进行治疗,能有利于子宫内膜修复,能有效对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进行抑制,可减少停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
  英达-35中含有雌激素与孕酮,雌激素在子宫内膜脱落中,可起到显著的修复作用,孕激素能对子宫内膜增生进行抑制,在停药后可减少月经量[6]。醋酸环丙孕酮可抗雄激素活性,对于雄激素分泌过剩患者,也能有治疗效果。经本次研究显示,采取英达-35对青春期功血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文云.3种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5-56
  [2]王晓春,周建波.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达英-35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4):106-107
  [3]董霞,任青玲(通讯作者).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8):41-43
  [4]贾桂梅,王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女采用达英-35的治疗效果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6):175-175,176
  [5]冯泽旻.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93-94
  [6]刘芹.补肾调周法联合达英35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2例[J].黑龙江中医药,2013,43(5):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CVA)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80例,回顾分析其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结果:LVEF≤35%、重度双侧经动脉狭窄、房颤、低血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均是脑卒中再发C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容易再发急性脑血管意外,合理控制血压,是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关键性措施。  关键词: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危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1490例,对这149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研究筛查的重要性。结果:750例女性筛查对象中,筛查出阳性患者8例,阳性率为1.1%,740例男性筛查对象中,筛查出阳性患者10例,阳性率为1.4%。肛肠科5例,占阳性患者的27.8%,妇产科8例,占阳性患者的44.5%,普外科2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在卧床休息、平喘化痰等基础治疗上采用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0例待产初产妇,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观察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缩短4min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
期刊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对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多凭经验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但接受抗炎治疗后部分患者效果不满意。笔者分析近 1年在呼吸科门诊诊治的20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指导急性扁桃体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急性扁桃体炎抗菌素抗病毒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40【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妇产科疾病的治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手术治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所周知,手术容易导致感染、术前准备不充分、主刀医师年资低、急诊手术、切口长、术中失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等这些方面构成。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因素复杂,想要关注社会女性的健康,需通过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实施护理手段,以此减少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维护女性的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我国结核病疫情与防治工作现状,就近十年来结核病防治措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通过多年多部门参与和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是,以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重而道远。本文对结核病防治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如下。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诊断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川崎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冠状动脉程度不等的受损26例,占26%。其中经检测示23例为冠状动脉扩张,以冠状动脉局限性扩张为主要表现,CA/AO<0.3,1内径<4mm;3例为冠状动脉瘤,以梭状、球状瘤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加重与血肿扩大的关系,以及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早期(发病后3d内)病情加重者26例为观察组,病情无加重1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行多次头颅CT检查以观察其血肿变化。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早期血肿扩大率分别为61.5%、20%,而血肿扩大94.4%发生于发病后3d内,仅5.6%发生于3-7d,出血部位在丘脑内囊区血肿扩大发生率高达72.7%,伴凝血机制障碍者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对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胆囊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开放式胆囊切除术,并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表1治疗效果中可以看出,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22例,占总比的73.3%,治疗无效的患者为2例,占比例的6.67%。在表2术后并发症中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总比的6.67%,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患者有2例,比例为6.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