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女超人”梁芳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露锋芒:小女兵登台讲战略
  梁芳出生于军人家庭,军校毕业后被分到北京延庆农村技侦团,去了一周脸上就晒出了“高原红”。梁芳的工作是夜里值班,外面伸手不见五指,从宿舍走到工作岗位,要穿过一大块玉米地,风一吹来刷刷作响,吓得梁芳头皮发麻,便大声唱着歌给自己壮胆。
  梁芳调回机关后,负责外文情报整理工作。上世纪90年代,正逢世界军事战略变革,海湾战争中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作战模式,战争进入高科技时代,这场战争也因此成了全世界军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梁芳一边翻译资料,一边在脑子里发出“十万个为什么”的疑问,研究完第一步就想研究第二步,明白了第二步接着又想研究第三步。梁芳把研究成果写了出来,然后斗胆到海军机关和部队进行演讲,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经过慎重思考,梁芳决定报考研究生。当时海军战略专业只有国防大学招收女生,导师是全军知名专家霍小勇。梁芳下定决心非考上不可,她发奋苦读,终于如愿以偿。
  在军校里,梁芳的用功是出了名的,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外,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导师霍小勇十分佩服梁芳学习的韧劲儿,说梁芳是他见过最用功的学员。
  梁芳很珍惜在心仪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机会,经常和他进行理论和观点上的碰撞,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正是这份执着,让梁芳毕业时以全优学员的成绩留在了全军最高军事学府。
  虽然梁芳是海军第一位战略学女硕士,但留校第一年,梁芳经历了无课可上的尴尬。梁芳的专业是海军战略,当然要站在战略学的讲台上,她争取了试讲机会。
  为了试讲成功,梁芳下了一番苦功夫。然而,试讲那一天,正赶上她身体不适,腹痛不止,她以早年练就的坚强意志走上了讲台。面对学校领导、导师及评委专家,梁芳滔滔不绝,给大家上了一堂“纵横捭阖,视通万里”的战略课。试讲结束,得到校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随后,梁芳成功开设了战略课。
  小试牛刀:学识征服“将军班”
  指挥员班是国防大學最重要的班级之一,学员们都是来自一线的军、师级指挥员,进修一年后,他们中很多人都会晋升将军,因此,这个班被称为“将军班”。如此高级别的课程,得由让他们认可的教员来讲。
  当梁芳接到命令给他们上课时,手术还没有拆线。教研部领导说,部领导听了别人的试讲不太满意,想让她来试试。经过精心准备,梁芳精神抖擞地登上讲台。
  在国防大学,无论哪个级别的学员,上课都要向老师敬礼。一个大校师长向梁芳敬过礼后,还有些不服气。面对诸多学员的质疑,梁芳从国际战略讲到海军战略,讲到美国海军如何强调制海权,如何设计战争,更新理论,发展装备;俄罗斯海军如何强调战略威慑力,让军事为经济服务;中国海军要具备怎样的超前意识,坚持中国海军特色的发展之路。
  讲课中,梁芳提出角度,分享观点,引导思考,让学员们脸上起初的不屑荡然无存,下课铃响了,全场学员给予梁芳热烈的掌声,那位大校师长还专门跑到她面前继续就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跟梁芳进行探讨。
  人生信条:坚持,再坚持
  人到中年,除了忙事业,梁芳还有很多角色要扮演,特别累的时候梁芳就想想爸爸。小时候,每天早上爸爸都要带她去跑步,跑累了想偷懒的时候,爸爸就说,再坚持5分钟!再坚持1分钟。梁芳因此学会了在疲惫的时候给自己暗示,往前再跑一点再休息,坚持就是胜利。
  如今爸爸不在了,在青岛生活的妈妈已经80多岁了,梁芳经常抽时间去陪陪老人。去年,梁芳忙完公务,终于能在春节陪妈妈去趟三亚。登机时,妈妈步履蹒跚,梁芳搀着她上飞机。看着妈妈老去的样子,她偷偷地哭了。梁芳是妈妈的小女儿,从小被她宠爱呵护,可现在妈妈突然成了一个需要女儿帮助才能上飞机的老人,自己还没有顾上陪妈妈散步、吃饭、聊天,她怎么就老了呢?
  梁芳的爱人是一名海军军官,她和丈夫有着共同的志趣爱好,感情笃深。2005年,爱人调到广州任职,去了十多年,至今两人仍两地分居。以前他能陪梁芳打羽毛球,现在梁芳只能改做单人运动,跑步或者游泳。爱人在家时,他是梁芳下班的理由,如今他不在家,梁芳也就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
  以前,梁芳最喜欢和爱人共享晚餐时光,如今,没人分享梁芳的厨艺,她把一日三餐都交给了食堂。梁芳现在的日子就像当年在延庆山沟里一样,因为孤独而读书,与爱人分居十多年来,她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累了就睡觉,不累就看书。烦了拉拉小提琴,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和爱人视频里通通话。假期里,梁芳可以飞过去看他,他也会过来看梁芳。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因为有事业陪伴,过得很充实。
  梁芳说,她已过了天命之年,有生的日子,除了事业,还要更多地享受和家人团聚的快乐!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天气炎热并未因立秋有所缓解。在北方,一般早上和晚上会变得凉快。这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的人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同时,经过盛夏的暑热熏蒸,此时正是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机,若此时做好养生,便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当心“秋老虎”发威伤人  “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从中医养生角度看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时期。老人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
期刊
日前,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自此,历时10多年的科研、勘测、设计和6年多筹备,经国务院审批同意,白鹤滩水电站与乌东德水电站这两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同时进入了主体工程大规模全面建设阶段。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球第二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600万千瓦,建成后,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2015年全年用电量
期刊
今年五一节,我们和婆婆聚会,在饭桌上,婆婆表示,她打算再婚,领证前她和男方会做公证,各自婚前财产属于本人,百年之后由子女继承。我与丈夫陈旭对视了一眼,对两位老人送上了我们发自内心的祝福。  婆婆的新动向  2016年8月的一天,我下班后顺路给婆婆送水果。刚到楼门口,婆婆的对门邻居李阿姨走过来神秘兮兮地说:“知道不?你婆婆昨天带回来一个又高又瘦的老头,两人很亲热,看来你很快就有后爸了。”  “什么?
期刊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问题,触及民生热点,始终是历次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  居家养老 成地方两会高频词  针对老龄化趋势,北京、上海、广东等多省份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进行布局,并提出具体措施。  部分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养老照料中心。比如北京2017年就已建成208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38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今年年内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建
期刊
我是大连大学文学院的离休教授,88岁了。我的老伴高慈贤是大连第79中学小学部的语文高级教师,85岁了。  2017年7月25日,是我们結婚6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大连的一个饭店,举行了一次庆祝钻石婚的纪念活动。  我们夫妻几乎没吵过什么架,因为彼此的兴趣、价值观差不多,这可能与成长经验有关。说来巧合,1958年7月25日我们结婚一周年之际,我们的大女儿晓霞来到了这个世界。时隔五年,我们的二女儿也诞生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在大连海洋岛上有一个民兵三八女炮班,而且是全国第一个,赫赫有名,被称为“海上集体花木兰”、“黄海前哨一颗明珠”。  给叶帅表演打炮弹无虚发  1965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乘船来到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视察驻岛的陆海空三军。他听说名扬全国的第一个民兵女炮班就在海洋岛上,马上来了兴致,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由孩子妈妈组成的女炮班到底有多么厉害。时值盛夏8月,海上微风习习,元
期刊
中国西部,对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于全兴来说,就像对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从2001年到2015年这15年中,他34次深入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足迹遍及12个省、市、自治区,走了94个国家级贫困县、306个村寨,采访了1100多位贫困母亲。如今,他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那些贫困母亲的境遇就像一块块烧得通红的炭,灼得他坐不住。只有踩在西部广袤厚实的大地上,举起摄影机按下快门,他的心才会踏实。  
期刊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居家养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主流的当下,北京积善之家养老集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展开三站一体(养老驿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医疗护理站)的成功尝试,颇具探索和实际意义。  最需要:专业有爱的陪伴  老赵已经90岁了,独居的他不慎摔伤,自理能力迅速退化,步履蹒跚,日渐虚弱。女儿赵女士选择了一家名叫北京积善之家养老集团(以下简称积善之家)的照护服务。积善之家派遣专业照护师小黄上门为老
期刊
有的人,和你有很多交集,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而有的人,和你只是擦肩之缘,却能付你无限的明月清风。  慈悲、善良、谦逊、快乐、俊逸、健康……一个美好的老人,一个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老人,他的存在是如此的生动,他的日常是如此的当下。  世界这么大,和这样一位老人同小区,真的很幸运。幸运的是,和这样一位老人同小区,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很广大。  我甚至都不知道老人的姓氏,只知道他已年逾古稀,然而,每次
期刊
有人把退休比作一道坎儿,不同心态的人,迈过这道坎的难易程度大相径庭。近闻两个老同事的境遇颇有感触,其中一位退休后决心彻底休养,只图不受累不受气,看孙子觉得辛苦,养宠物觉得麻烦,外出旅游认为危险,安逸了一阵子身体却出了不少毛病,精神也萎靡不振。另一位却迅速进入新角色,照顾老人、看护儿孙、寻访老友、四处旅游,上了老年大学,学会了跳舞、摄影,日子过得舒心快活。  说到“养老”,很多老人和家庭都将“养”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