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实验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中必做的实验之一,实验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该实验依据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分组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装置,这样至少需要三套装置,然后汇总得出结论。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器材多,不便于管理,对比观察效果差。我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并改进,具体构成器材和操作步骤如下:
一、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构成器材
1.塑料瓶:选透光性好体积较大的可乐瓶或其他塑料瓶,剪掉瓶的上部分,得到一个柱状体容器;在放中层金属圆环处的塑料壁上打一个宽0.5cm长2cm的开口(溢水和通气)。如图1。
图1 塑料容器制作
2.圆环:用柔软铁丝做成3个带不同长度小柄的圆环,另作三个配用的小钩。如图2。
图2 带钩圆环 图3 尼龙网套
3.尼龙网套:用尼龙网(市场上装水果或蔬菜的尼龙网)做成套,套在金属圆环上。如图3。
二、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实验选用的种子分别装入三个尼龙网套内,将网口在金属环的柄处扎紧,钩挂上相应配用的小钩,从容器上面的开口处依次放入容器内。
第二步,向瓶内注水,过多的水从溢水口流出。
这样就有以下三种情况:中层的种子既接触水面又接触空气;下层的种子只接触水而不接触空气;上层的种子只接触空气而不接触水。
第三步,将这套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每天换水,观察种子萌发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只有中层的种子萌发。原因是中层种子所处的环境具备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水和充足空气三个条件。实验现象明显,对比效果很好。
图4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三、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效果评价
第一,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了生活废品有利于环保。
第二,该装置中由于种子被限制在两层尼龙网之间,所以换水操作非常方便,透气性很好。
第三,该设计体现了探究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设置对照、减少误差、控制多个变量,对比观察效果很好。
第四,该装置适于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 该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完成种子萌发的实验,还能用来探究光及种子自身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而且,该装置做完种子萌发实验后,还可直接用来观察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萌发的胚芽和根从尼龙网眼处钻出分别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生长。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构成器材
1.塑料瓶:选透光性好体积较大的可乐瓶或其他塑料瓶,剪掉瓶的上部分,得到一个柱状体容器;在放中层金属圆环处的塑料壁上打一个宽0.5cm长2cm的开口(溢水和通气)。如图1。
图1 塑料容器制作
2.圆环:用柔软铁丝做成3个带不同长度小柄的圆环,另作三个配用的小钩。如图2。
图2 带钩圆环 图3 尼龙网套
3.尼龙网套:用尼龙网(市场上装水果或蔬菜的尼龙网)做成套,套在金属圆环上。如图3。
二、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实验选用的种子分别装入三个尼龙网套内,将网口在金属环的柄处扎紧,钩挂上相应配用的小钩,从容器上面的开口处依次放入容器内。
第二步,向瓶内注水,过多的水从溢水口流出。
这样就有以下三种情况:中层的种子既接触水面又接触空气;下层的种子只接触水而不接触空气;上层的种子只接触空气而不接触水。
第三步,将这套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每天换水,观察种子萌发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只有中层的种子萌发。原因是中层种子所处的环境具备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水和充足空气三个条件。实验现象明显,对比效果很好。
图4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三、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效果评价
第一,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了生活废品有利于环保。
第二,该装置中由于种子被限制在两层尼龙网之间,所以换水操作非常方便,透气性很好。
第三,该设计体现了探究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设置对照、减少误差、控制多个变量,对比观察效果很好。
第四,该装置适于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 该装置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完成种子萌发的实验,还能用来探究光及种子自身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而且,该装置做完种子萌发实验后,还可直接用来观察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萌发的胚芽和根从尼龙网眼处钻出分别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生长。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