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来源 :北方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常规方式+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指标.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作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给予沙丁胺醇单独治疗(常规组100例)和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实验组100例),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效果及药学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6.00%)>常规组(88.00%),且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同时具
目的:分析神经衰弱中应用阿普唑仑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应对措施.方法:选应用阿普唑仑产生不良反应的神经衰弱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并提出报告.结果:神经系统反应21例,胃肠道反应16例,肝毒性反应6例、肾毒性反应7例,血液系统反应10例.结论:神经衰弱患者应用阿普唑仑应该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给予相应解决措施,通过正确给药能够提升用药安全合理性.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不同抗生素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双盲法将12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A组(n=62,阿奇霉素治疗)和B组(n=62,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抗生素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中,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相当,但是左氧氟沙星更有利于帮助患者节约治疗费用.
目的:探究眼袋整形联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皮肤松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抽取72例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治疗顺序设置两组各36例,前者眼袋整形手术,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之上增加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眼部修复效果(77.77%)低于观察组(91.66%),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给予眼袋整形联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效果理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还可以提升修复效果.
目的:分析使用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抽选出5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7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添加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2%,高于观察组3.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下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狼疮性肾炎的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88例系统性狼疮患者作为调查人群,以规范用药下应用CTX治疗.结果:88例患者予以CTX用药干预后在综合护理下的不良反应率为18.18%.结论:用药前对各类化疗药物以及毒副作用进行了解时,同样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用药后的禁忌症护理等事项进行掌握,并提前制定好护理措施,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能够及时予以抢救,有助于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保障整个药物应用过程的顺利.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肺部感染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签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噻托溴铵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系统异常、胃肠道异常与眼部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噻托溴铵能够起到有效作用,但是由于噻托溴铵用药期间会产生不同程度
目的:研究3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和抗生素耐药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影响程度.方法:于我院选取90例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方案;B组患者给予复方铝酸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硝唑根除方案,C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雷贝拉唑+复方铝酸铋+四环素根除方案,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耐药试验幽门螺杆菌菌株根除率指标展开分析.结果: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耐药试验幽门螺杆菌菌株根除率上,对一种抗生素耐药与对两种抗生素耐药差异明显(P<0.05)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选择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托伐他汀注射液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托伐他汀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是IL-10、IL-2的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甲亢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并发甲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丙硫氧嘧啶用药干预,观察组(n=50)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巯咪唑用药干预,分析用药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FT3、FT4较对照组低,TSH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中低血糖占比2.00%,甲亢代谢紊乱占比2.00%,糖代谢紊乱占比2.00%,总不良反应为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