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 :印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了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剂(PCA)。考察了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之比、制备温度和时间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降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CA的优化工艺参数,即:n(柠檬酸)∶n(环氧氯丙烷)为1∶0.8,制备温度110℃,制备时间2 h。将整理剂PC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考察了PCA和催化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即:PCA质量浓度12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6 min。经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85°,白度76.3,强降率为38.94%。
其他文献
通过具体教学实例,结合学生实际,浅谈如何利用一堂英语课,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作者从民间收集到一份清末民初江西诉讼文书,记载了29宗诉讼,其中偶然包括极为详细的法律文书书写的指引,充分见证清末民初法律制度在地方社会的实践。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工人。前臂及双下肢发生紫红色斑块、水疱,伴指、趾甲萎缩12年,在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天疱疮",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略有好转,但患者未
目的比较Vector超声系统治疗和牙周翻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1年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其口内的单根牙及多根牙都存在牙周探诊深度5~7 mm
报告1例以掌跖部小水疱为皮损表现的扁平苔藓。患者女,46岁。因掌跖部红斑、密集厚壁小疱伴瘙痒3周就诊。皮肤科检查:双手掌、手指屈侧、足跖部见轻度角化性红斑,上见密集粟
随着合成氨技术的成熟,目前的氨法脱硫技术日趋完善,但其中的气溶胶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目前的研究方向多偏重于如何去除形成后的气溶胶,气溶胶一旦形成就难以去除,完全采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炭载Pd(Pd/C)催化剂时,先用Na2CO3调节溶液pH值至8~9,然后加入还原剂还原PdCl2,由于PdCl2能与Na2CO3形成配合物,降低了得到的Pd粒子聚集倾向,使制得的Pd/C催化
第一部分白塞病葡萄膜炎临床特点分析目的:总结白塞病葡萄膜炎临床特点,分析视力预后。方法:收集1998年至2015年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葡萄膜炎组且至今仍在随诊的白塞病葡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剖析了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物联网的架构,介绍了物联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最后对物联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前景做出了
该文介绍了洋澜湖大桥主桥的设计、施工要点,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