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传承革命文化的价值意蕴与提升路径

来源 :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文化沉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程传承革命文化在体现其价值担当、彰显其文化自觉、深化其育人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蕴。当前,思政课程传承革命文化面临着传承内容茫然、传承方式固化、传承效用模糊的现实困境。对此,思政课程在传承革命文化过程中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组织、丰富课程实施策略、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深化其育人价值。
其他文献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方志敏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模范践行者,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典型代表。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二苏大会"上曾高度评价方志敏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同样,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传统中职技术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本文以疫情期间,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智慧和技巧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论述和分析,结合笔者在中职教学机构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和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控制的深入研究,根据突发性事件的特性和网络舆论传播特点进行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进一步降低网络舆论传播的负面影响。
作为现代民法基本原则的公序良俗,是民法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公序良俗将一般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纳入到法律规范之中,从而有效防止了因过分强调意思自治、契约自由而造成的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弥补了现行法律适用中的不足。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民事主体间相互关系日益复杂,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案件需要运用该原则来处理。然而,由于该原则立法上的不全面,导致其在司法适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立法
报纸
尽管社交媒体平台已被广泛赋予了推动传媒业转型升级的期望,但是由于后真相时代情绪凌驾于事实之上、智能化媒介技术等衍生了严重的虚假信息问题,社交媒体甚至被认为是虚假信息泛滥的“重灾区”。在后真相时代如何认识虚假信息的新特征与新趋势,逐步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重建事实与公众之间的联结,成为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借鉴相关理论研究视角,结合大量新冠疫情期间虚假信息的典型案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子系统,二者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在育人方向和任务上始终高度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共同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和规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社会使命。本文借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共性和差异,遵循育人目标,沿着问题走向,分析“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境,探讨“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主体构建及空间拓展的乏力或逆向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的重要心理素质指标,它直接决定个体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行为,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高中学困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面对学习压力和生活困扰,心理韧性脆弱是他们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学困生心理韧性,提高他们面对压力、困境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着眼于此,旨在调查高中学困生心理韧性现状,并筛选部分心理韧性水平较低者参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国家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三方面为切入点,以隐性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索思政教育下游戏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式学习、实践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