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线敷设安装技术探讨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田的管线建设肩负着油田石油、天燃气等战略物资的输送重任,是联系油气开采、运输、加工和应用等诸环节的桥梁与枢纽。因此,油田管线的敷设安装至关重要。本文探讨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油田管线 敷设安装 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油田的管线建设肩负着油田石油、天燃气等战略物资的输送重任,是联系油气开采、运输、加工和应用等诸环节的桥梁与枢纽。因此,油田管线的敷设安装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围绕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技术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线路设计
  1.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线路选择问题。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线路设计除了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外,还应根据并行管道的特点,注意的技术要点有:一是要准确掌握在役管道及相关设施的位置;二是要考录并行管道的敷设要求;三是要考虑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管道敷设的并行间距要求;四是要对因并行引起的施工、运行阶段各种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2. 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并行间距。注意下列技术要点:一是并行间距的确定应考虑管道输送介质的特征、压力、管径、地形特点、周围的土壤性质等参数,同时应满足施工和运行的要求。当并行敷设的管道中存在加热输送的情况;二是不受限制地段,并行间距应满足起决定作用的管道失效而不造成其他并行管道破坏的要求,并且应不小于六米;不同期建设的石方地段,并行间距不宜小于二十米。三是当油和气管道并行敷设时,输气管道的相关参数决定并行间距;当输气管道并行敷设时,并行管道间距由压力高、管径大的输气管道参数决定。
  油田管线敷设时,如果遇受地形、规划等条件限制的区段,并行间距要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进过技术经济比较,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缩小并行间距。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可同沟敷设;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不宜同沟敷设。
  如果遇石方地段,油田管线敷设时要注意下列技术要点:同期建设管道应合理安排开挖管沟的时间,同时爆破一条管沟或并行爆破多条管沟。对于不同期建设管道,施工时要注意保持二十米以上间距,新建管道爆破管沟形成的振动波到达在役管道处的最大垂直振动速度应不大于每秒十厘米。间距大于十米且小于等于二十米时,宜采用非爆破开挖;如果采用爆破开挖,应论证爆破方案的可行性,报送建设单位审批,并经在役管道管理单位许可。间距大于五米且小于等于十米时,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间距小于等于五米时,应采用人工开挖。新建管道爆破管沟时,应保证在设计的并行间距内飞石不破坏临近管道的地面建筑物。
  穿越地段并行敷设时应注意下列技术要点:其一,并行管道顶管穿越公路时,套管净间距一般应大于十米;当空间受限,经核算顶管对邻近套管及路基无影响时,最小净距应大于五米,并应符合公路管理部门的规定。其二,同期建设并行管道宜采用同一涵洞穿越铁路;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当利用在役管道涵洞时应分析其可行性。当新建穿越涵洞时,与在役管道的涵洞的净间距应不小于十米,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规定。其三,对于同期建设并行管道采用挖沟法穿越河流时,并行间距应应注意:基岩河床,不应小于一点五米;非基岩河床,采用排水挖沟方式时,不应小于六米;采用带水挖沟方式时,可很据工程具体条件确定并行间距。不同期建设时,应根据新建管道的埋深进行计算,并使在役管道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定向钻穿越河流等障碍物时,并行管道穿越轴线间距宜大于十米。
  加热输送管道并行间距的确定应注意当加热输送管道的热影响范围小于根据常温输送条件下确定的并行间距时,则按该间距执行。否则应考虑加大并行间距或采用保温、隔热等措施。
  二、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施工工艺
  1. 油田管线钢管质量和强度检验。对于同沟敷设段、共用隧道、涵洞或跨越段管道,钢管在工厂的水压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要求达到最小屈服强度的百分之九十五。对于一般地段,并行油田管线的设计系数按照相关规定取值,不宜提高整个并行短的设计系数。局部特殊地段需要提高设计系数的,应经过分析比较后确定。穿越段、隧道内和跨越段并行管道强度设计应符合规定。应该适当地增加同沟敷设段中易受损管道的壁厚。
  2 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阴极保护。并行敷设地段管道的阴极保护要注意下列技术要点: 其一,同沟敷设阴极保护站合建的并行管道宜采用联合阴极保护;同沟敷设阴极保护站分建的并行管道以及非同沟敷设的并行管道宜分别实施阴极保护。其二,对于与高压输电线路长距离并行、与电气化铁路并行或多次交叉的多条管道,不宜采用联合保护。其三,并行管道采用联合阴极保护时,宜在通电点及其他适当位置设置跨接线。其四,非联合保护的并行管道,阳极地床方式或位置的选择应当能够避免管道之间的干扰。其五,分别实施阴极保护的并行管道在投运时应进行联合调试。
  3. 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水工保护。所谓水工保护是指油田的长距离管道建设工程越来越多,管道经过的地域及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如有高山、丘陵、矿区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其中,水害问题对管道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了。如何解决水本身及因为水而产生的山体滑坡等灾害对管道安全影响,是需要采取各类保护措施的。这些措施,简称水工保护。那么,油田管线敷设安装时水工保护的技术要点有:其一,并行管道的水工保护措施应统筹考虑,结构形式应基本保持一致。其二,不同时期建设并行管道,当后建管道扰动在役管道水工保护设施或者对在役管道的水工保护设施的功能发挥造成影响时,须征得已建管道管理单位的许可,并采取已建管道管理单位认可的措施给予补救;当后建设管道没有扰动在役管道水工保护设施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先后建设的水工保护设施进行连接处理,以适应当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其三,新建管道在施工期间扰动在役管道的水工保护设施时,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4..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其它注意事项。同沟敷设段宜采用直管段或弹性敷设。弯管之间应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相邻管道互相影响。隧道和涵洞内并行管道之间应有保持其设计间距的隔离、限位措施。同沟敷设段管道的固定墩应沿长度方向错开分别布置,错开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二十米。同沟敷设段管道的组装方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作业带布置、弯管所占的比例等情况综合选定。山区条件下的同沟敷设段管道宜采用沟下敷设组焊,并应采取措施保证管沟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油田的管线敷设安装,关系到油田石油、天燃气等战略物资的输送重任,责任重大,不容忽视。本文围绕着管线的设计、施工工艺等内容探讨了油田管线敷设安装的技术问题。希望能对油田管道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娜;马修水;李桂华;;测量不确定度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马强,许桢英;动态测量误差溯源方法研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杨树明,朱强,赵则祥,蒋庄德;纳米压入法测量中初始接触点判断问题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11期
  [4]赵翠吉;万能测长仪的测量误差分析及其修正[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其他文献
凭借独步全球的邮件推送技术,黑莓奠定了自己在手机行业的江湖地位,但新的技术风起云涌,RIM能否守得住自己的地盘,业界存在不同的声音随着智能手机受宠,传统手机巨头遭受着前
摘 要:冻土区埋地式管道对多年冻土地基产生扰动,形成融化圈,同时,冻土的融沉及活动层的冻融对管道地基工程造成破坏,引起管道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影响安全。文章提出冻土中输气管道的管土处理方法,为冻土区埋地式管道敷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冻土 输气管道 冻胀 融沉 稳定性 热力影响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在把握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上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探讨如何提高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希望能够开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目标的圆满完成。  关键词:国企 思想政治 渗透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经济工作及其它一切工作的保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促进国有国企发展和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意义重大,作用突出。现阶段,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
我国经济形势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到目前的延续过程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扭转趋势,根据不同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物资采购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结合内部生产经营的主要管理环节
摘 要:本文采用ICP发射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锡的含量,探讨了试样的处理方法、最佳分析谱线及影响结果的仪器主要工作参数,并在本方法试验条件下,就各种元素不同含量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试验对比,得出了各元素干扰锡含量测定时的界限含量,进行了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試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应用于日常分析工作。  关键词:发射光谱 低合金钢 锡
我国家畜弓形虫病免疫学诊断进展吕元聪(广西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自1948年Sabin等开创染色试验(DT)诊断弓形虫病以来,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不断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免疫学技术及分子生物
针对创业板高管大量辞职现象,深交所日前发布通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后减持股票的行为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华硕电脑近日在北京发布旗下首支超极本TM——ZENBOOK^TM UX系列,凭借大道至简的智慧,将极致的纤薄优雅、磅礴效能、动听声籁惊艳集结。
摘要:人类自身的不合理活动所释放的大量污染物不仅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缓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 资源- 环境的矛盾与压力方面,正在并仍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存在着广泛、潜在而长期的危害及发展不平衡性,从而给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它既危及到人类的环境安全,
应用国内制备的全套试剂建立的团集凝集试验(CAT)检测3份边缘无浆体人工感染牛血清,阳性率为100%;98份流行区牛血清,阳性率为16%;267份非疫区牛血清,全部为阴性。与多种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