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手边有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的成果,其中有个发现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即中国高中生们和父母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最低。
  数据显示,四国的多数高中生都认为和父母在一起比较快乐,但和母亲在一起更快乐。其中,美国高中生认为和父亲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是68.1%,其次是韩国(65.4%)、日本(64.3%)、中国(59.3%)。韩国高中生认为和母亲在一起很快乐的比例最高,是91.9%,其次是日本90.7%,第三位是美国76.7%,第四位是中国(68.7%)。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中生们并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很快乐,虽然和其他国家相比,父母们给孩子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但由于中国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差,较少为孩子感到骄傲和快乐,较少表扬孩子,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难以感到由衷的快乐。
  我常与中学生的父母半开玩笑说,谁家有个中学生,就等于谁家有颗定时炸弹。父母们问我怎么办?我出的基本对策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山东少年张津瑞健康发展的第一秘诀就是和谐的教育成就了和谐的成长。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两代人至爱亲情的最好体现,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许多父母伤心地告诉我,孩子拒绝听他们的话,他们的家几乎变成了无语家庭。可是,张津瑞上了高中,因为是寄宿在学校,他与母亲经常通信,积累下厚厚的两地书。
  一天早上,津瑞起床后发现床头贴着一张纸条,当时睡眼惺忪、晕晕乎乎的他,还以为这个床被标价卖了。原来贴在他床头上的只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精制的自粘纸条。他便带着好奇心,并且满怀期望的去看。
  “亲爱的维尼(我的小昵称)!快起床了,太阳晒屁屁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上学要有新的收获哦。”
  “纸条上阳光般的字迹焕发着晨曦的气息,不免给我几分惊奇,更多是我感到了妈妈的温暖。因为平常只有妈妈才叫我“维尼”。那我也来个复刻板,然后就着手设计我回复妈妈的纸条。
  因为妈妈工作很忙,几乎天天很晚才回家,她回来了儿子已经睡觉了,而他早上很早就要去上学,只能看见妈妈在睡觉,所以就导致了他和妈妈总也难以充分交流。
  现在有了小小的纸条,一来一往,字与字之间拉起了传递爱的光缆。妈妈、爸爸的纸条,多是对儿子的学习表扬与鼓励,教他感悟做人的真缔。亲情时时刻刻在创意中传递着,他们彼此之间每时每刻都感受着这种充满活力的爱。
  一天,妈妈写道:亲爱的维尼,明天中午有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去完成——买菜,买什么菜自己选,要实惠点哦。 第二天把菜买回来之后,津瑞取来纸和笔,一样一样写在纸条上:黄瓜,2斤*0.8元/斤;西红柿,2斤*1.2元/斤;茄子,3斤*1元/斤;豆角,3斤*1.5元/斤;小葱,1斤*1元/斤,总共花费12.5元。在最后写上:“胜利完成任务!”
  晚上,我们一家人很难得地聚在一起,用我精打细算买的菜做了一桌大餐,热腾腾的菜香里不断散发着浓浓的纸条味。在手机短信等多种多样现代沟通方式流行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继续把纸条传下去。我还准备发扬它,动员全民家庭举行“传接手纸暖亲情”这一主题活动。
  读到这一切时,我更深切的感悟却是,生活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而真正的教育就是让人拥有好的生活。
  (孙云晓,教育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编辑程玉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28日,一起刑事案件震惊姑苏名城:苏州市某五星级酒店优秀员工张凤娇,亲手毒死了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宝贝女儿刘捷!  为把刘捷培养进名校,张凤娇含辛茹苦,操劳半生,因其严厉的育女方式被左邻右舍称为“虎妈”。是什么原因让她对女儿痛下毒手?惨案背后,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现实意义?    失落!名校毕业的女儿无奈做客服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心愿,尤其是那些吃过没有文化的苦的父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