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等闲识得“散文”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在《论读书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涵咏”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通过反复体会的方式领悟其中的滋味。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散文作品,散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由于散文结构形式比较灵活,语言风格也比较多样化,有不少隐晦的语义,所以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不少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采用涵咏品读的方法,进入到文本情境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尝试整理文章线索,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语言风格,了解创作主旨,这样学生就能把握住要点,真正理解散文作品。
   一、创设情境,唤醒个性体验
   学者王荣生认为:“散文阅读,最忌浮皮潦草。浮皮潦草的结果,是不成熟的读者以自己语文经验‘篡改’作者的语言,把自己的经验‘幻觉’为作者的经验。”要促使学生读的更深刻,更深入地获得阅读体验,教师就要创设情境,还原作品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特定情境中。这样学生能唤醒个性体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提升散文阅读的能力。
   学习《散步》的时候,教师尝试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教师给学生展现符合作品情境的图片,如展现一家老小相携散步的场景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一家人外出散步的经历,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学生便感受到了一份家庭的温馨。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展现了家庭的温馨感。如有学生提出在“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一句中能看出家庭的情感。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一句和下文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加在一起思考,说说除了温馨以外,还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如有学生提出:“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我’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要协调一家人的意见,这样就更展现出了‘我’承担的责任。”学生由于进入到了情境中,所以能更好地获得个性体验。
   在进入到散文的情境中后,学生逐步意识到散文作品就是作者精心打造,用来传达自己独特人生感悟的作品。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和作者形成共鸣,获得和他相似的体验,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效果。
   二、整体感知,厘清行文线索
   由于散文的特点之一是“形散神不散”,所以它们常常给人结构灵活多变的感觉。在引导学生涵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整体感悟作品,尝试把握住行文线索,并理清作品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例子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认识到散文的线索有以时空转换顺序为线索,以某种特定事物为线索,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这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可以在自主分析中获得理性感受。
   以《老王》一文为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并说说串联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学生发现这篇文章按照事件的发展为顺序,以“我”和老王的交往时间为序,写了他们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展现了一个卑微但是心地善良的老王形象,表达出了自己对老王的担忧,同时作者也反思了社会问题,思考整个社会要如何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如何让他们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由此学生发现:“文章虽然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却有着清楚的线索。”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你要围绕某人展开散文创作,你会选择怎样的结构呢?有没有什么更新颖的结构呢?”如有学生提出:“我想写一个卖爆米花的老头,想以物为线索,围绕他的爆米花机来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能体现作品结构的词句,然后展开重点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列大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辅助阅读。这些方法也都能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进而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行文线索。
   三、分析修辞,感悟特殊情感
   不少优秀的散文语言都很有特点,在诵读涵咏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独特的修辞手法展开分析,看看作者是否在其中寄托了特殊的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作者运用修辞并非纯粹为了雕琢词句,更主要的是将自己独特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要思考何种修辞能体现真实情感,避免写出华丽但是缺乏真情实感的词句。
   在学习《春》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最后几节,并思考作者将春天比喻成了什么,为何要如此比喻,是否融入了特殊的情感。学生发现在《春》的最后,作者将春天比喻成了“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但是却并未比喻成“中年、老年”等形象。学生认识到:“‘刚落地的娃娃’象征着新的生命,就好像春天也是一年的初始阶段;‘小姑娘’是美的象征,春天百花盛开,也是美丽的;‘健壮的青年’是力量的象征,而春天也有着蓬勃的生机。”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发现作者所选择的喻体都很好地体现出了春天的特点,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情感,认识到作者热爱春天,所以就选择了能激发人们积极情感的事物作为比喻。由此学生通过分析比喻句的方式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教师又指导学生分析其它修辞句,看看是否也能感受到这种情感。
   在分析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发现作者在选择修辞和运用语言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浓浓的主观色彩,会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相关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也能灵活运用,写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四、置换比较,学习语言表达
   置换比较法是一种分析语言文字,展开涵咏体悟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添加、删除、修改的方法将原作的词句替换掉,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能否体会到作者用词精妙之处。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试着修改自己的作品,看看如何通过置换法让文章词句变得更细腻生动。
   《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用词十分精妙,展现出了作者的语言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那些看似寻常的词句,思考能否将它们替换掉,并对比分析其特点。如以“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为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词句替换掉“顶”字,并说说其展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提出:“可以用‘覆盖、压’等词语来替代。”在对比中,学生逐步感受到了作者用词之妙。“‘覆盖’太过于普通,无法体现出情感。‘压’给人雪很沉重的感觉,容易激发读者的负面情绪。但是‘顶’却给人很轻巧的感觉,同时也和戴着白帽子的‘日本看护妇’形象符合,所以用词更为巧妙。”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分析其它的句子,看看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如围绕“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的“秀气”进行分析,思考作者到底是褒是贬。
   置换比较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替换原作中的词句,然后展开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微妙差异,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替换用词可能不同,获得的感悟也可能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看看能从同伴的身上得到什么启迪,进而掌握精准用词的方法。
   五、链接背景,追溯创作初衷
   在深入体会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并结合背景追溯作者创作作品的初衷是什么。这样学生便能认识到作者的创作常常和特定的时代、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要更好地理解作品主旨,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进而深刻地体會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共鸣。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的词句里得到启发,分析作品展现了怎样的紫藤萝“花语”。学生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词句中认识到:“作者感受到了花的繁盛,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但是光理解这些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会从“花”联想到“生命”。此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了一些背景资料,让他们了解作者的生存状况。学生认识到:“作者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深深感受到了痛苦,此后作者的家人又身患重病,让他更为绝望。在此时作者看到了紫藤萝,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作者又萌发出了生的希望,所以他才会创作这样的作品。”由此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作者并非无病呻吟,而是确实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所以才创作了此文。
   学者别林斯基认为:“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若能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加以理解,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之伟大。
   在涵咏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进入到作品独特的语言世界中,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文字的全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和主题。不仅如此,学生还能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掌握其创作技巧,这对于学生自主创作也能带来不少帮助,有助于他们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卞有勇,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苏州河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挑战上海市软土地基基坑施工极限,其采用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深度达105 m,在国内软土地基中尚无建设先例。论文结合该工程实例,通过分析超深
日常教学中,我遭遇到了很多次关于文本理解的分歧。与其说是文本理解上的分歧,倒不如说是逻辑理解上出了分歧,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有思维的。新课标就明确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
随着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进入新一轮高峰期,对路面工程改扩建及改造设计将提出更高的设计标准,但由于目前技术的不成熟与工程经验的缺乏导致路面工程在改扩建设计中
家国情怀能团结民众,促使大家共同为祖国的繁盛而奋斗。在统编版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展开爱国情怀的作品,所以我们教师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逐步渗透爱国教育。语文导读法指的是以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溶较为发育,桥梁基础基底的地勘、施工受现场条件限制处理较为困难,论文以新建黔张常铁路(代建段)阿蓬江特大桥墩身基底处理为例,对西南地区铁
在初中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而目前很多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教师。现在很多学生排斥写作,写作能力弱,文章缺乏真情实意。尤其是在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民族语言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作为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篇幅,但是由于教法僵化、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年代严重脱离,导致学生难以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无法产生情感共鸣,许多学生难以对文言文心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之情。钱梦龙先生也曾感叹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对于这只阻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拦路虎”,我们在日常
词类活用作为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是很难绕过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词类活用”这一说法的科学性一直饱受争议,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在课堂中停止使用这一术语。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语文课堂依然在教词类活用,这不能不说明词类活用教学是实用的,也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学生可以接受并非代表没有难度。事实上,词类活用是让不少师生都头疼的事。对于词类活用教学这一问题,不少一线教师都有其独到的见
中职阶段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语文课本中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
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自2021年5月15日起正式启用,旨在构建一体化的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覆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