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裁量权的运作逻辑及其优化之道——以扶贫政策为例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通过出台各项政策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政策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基层官僚的自由裁量权的运作。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对其的有效监督,减少基层官僚的信息不对称劣势,保证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朝着达成政策目标的方向前进。通过对我国从“粗放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变迁的过程中,基层官僚自由裁量权的运作分析,指出由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以及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的缺乏或不完善,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商式”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从自上而下的行政监
其他文献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来历经四个阶段的转变与发展,走过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始终贯穿着这样的发展逻辑: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这一发展逻辑的
2018年12月22日,由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五
环境问题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是近年来国家、社会与学术界高度关注的命题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与推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从何谓环境史切入,回顾当下中国环境史
将贫困治理问题置于“国家-社会”的框架中进行考察有利于拓展贫困研究,然而,已有基于此框架的研究仍然蕴含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价值预设。第一书记扶贫制度在广西壮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