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不断进步,视听技术逐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视听技术以其独有的优越性使得许多案件存在客观联系的事实被更多的人认知和保存,记录并呈现了犯罪的事实与过程,为司法部门证据的搜集提供了帮助。因此,视听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值得探讨。
  关键词:视听技术;司法实践;证据搜集
  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7-01
  一、视听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1.视听技术的概念。
  视听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主要以录音、录像呈现出声音、形象,并将信息存储在计算机或设备当中。在司法实践中,视听技术主要作用是搜集犯罪分子的犯罪证据。视听技术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也是司法实践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视听技术搜集证据的特征。
  视听技术搜集的证据也必须具有所有证据所具备的的共同特征,即合法性、客观性。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依赖性。视听技术搜集证据主要以声音、图像、影像等形态反应,因此,视听技术搜集的证据必须有一定的物质载体,不能独立存在。
  (2)高效性。视听技术所使用的载体不但具有存储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而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还可以重复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司法部门的办案效率。
  (3)直观性。视听技术搜集的证据都是以声音、图像、影像的形态呈现,因此,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很容易还原犯罪过程,有利于司法部门对案件的判断。
  二、视听技术搜集资料的种类
  视听技术搜集资料是利用现代化视听技术获取的犯罪证据,是近年来我国司法部门经常采用的搜集证据的途径之一。视听技术搜集的证据能够更加清楚、完整的记录犯罪的过程与真实情况。根据不同的科技水平以及应用,可以把视听技术所搜集的资料分为以下两种个类型:
  1.录像。
  录像就是视听技术下的“视”。录像资料的搜集不单单是指录像机中获取的资料,也包括了照相机、摄像机等。录像资料作为视听技术下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使用摄像机获取影像资料时常常配备录音设备,在记录图像的勇士记录声音,,然后经过播放,还原资料现场的影像,有利于更加全面提供相关证据。但是录像证据是通过摄像机和录像带制作的,可以任意的简介、编辑、删除、更改等,极有可能出现伪造、篡改证据,混淆司法人员的视听,因此,司法人员在使用录像资料时一定要正确判断,辨别真伪。
  2.录音。
  录音就是视听技术下的“听”。就是利用录音设备记录相关的声音,包括演说、谈话、电话对话等,然后通过一定设备将录音播放重现,用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录音证据不但能够通过语言本身来证明案情事实,也能通过声音的物理特征来反应案情的真相。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特有的特点,经过熟悉人的辨认很容易得出结果,即使当事人不承认录音内容,也可以通过先进的声音音频谱分析仪进行辨认,具有非常强的证明力。
  3.视听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及标准。
  视听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是搜集资料证据。而视听资料证据的调查搜集,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执法人员或者律师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我国法律赋予了执法机关相应的权力,可以根据案情的需要通过试听技术获取相关证据。根据国家法律赋予执法机关的职权,在诉讼中,公安、司法机关有权利也有义务及时向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调查收集视听资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为了实行举证责任,应向人民法院提供有关视听资料”。
  按照我国1993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和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可以在采取监听或者监视措施过程中制作视听资料。律师在出示证件、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制作录音、录像资料。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来看,对于制作视听资料证据,司法机关应当公开进行。但是,在刑事案件或经济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利用秘密手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录音、录像、监听、监视取得犯罪证据,已成为查明犯罪事实的有效手段,但可能会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因此必须严格加以限制,通过必要的审批程序方可使用。
  但是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就视听技术获取的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标准。司法机关在使用视听技术获取资料证据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犯罪手段或方法获得的、以法律明令禁止的方法或手段取得的,或是以违背善良风俗的手段或方法取得的,这些均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结论
  总之,视听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实践的工作效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证据形式独立出来。视听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庭审公诉增加了一种新的有力的举证方式,而且以其独有的特性在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崇义,证据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
  [2]岳国民,浅谈刑事诉讼中视听资料证据的若干问题,法学论文网 ,2013。
  [3]郭美松,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 现代法学,2013。
  [4]张永明,《论视听资料证据》,《政法论丛》,2012。
  [5]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武益全(1974-4),男,汉族,河南省濮阳市。职称:初级。研究方向:视听技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紧密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实际问题,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当前,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一要警惕“西化”中国,二要警惕“僵化”中国,三要警惕“儒化”中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理论自信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种类,视听资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视听技术;视听资料;刑事技术  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2-01  一、视听资料证据的概念  视听资料证据是指以计算机、摄像机、录音带、磁盘、照相机等为技术载体来记录图象和声音资料从而证明案件发生事实的证据。视听资料主要是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成为企业会计使用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和使用较晚,我国在会计电算化使用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在司法会计中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研究都不够充分,导致会计电算化舞弊的现象严重。因此,如何解决我国司法会计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会计电算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在得到新的有利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加严峻苛刻的考验,此时视听技术应运而生,视听技术可以为检察人员提供精准、独立的视听资料,并且在各项职务犯罪侦查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视听技术;职务犯罪侦查;作用  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3-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司法实践中,司法会计的作用十分显著,并在司法机关的起诉、审判环节中担任重要的职责,因为诉讼的证据直接受到司法会计审定结果的影响。对于重大的经济案件中,司法会计审定结果的质量也会影响案件的审判。但是,司法会计在我国的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极大的重视,许多司法会计工作也不健全,没有构建系统化的民事责任体系,因此加强对司法会计的研究,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基于当前司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在互联网上进行。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 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财产性质、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遗址缺乏理论和法律的欠缺。对于网络盗窃的无形性以及危害性大的等特点,应该及时规制并促进网络安全。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盗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D924
期刊
摘要:公共突发事件中虚假信息传播的危害不容小觑。虚假信息的产生原因有三个:信息源单一, 媒体功能异化导致传播效果的异化,政府和网民对不同媒体的“路径依赖”产生的负面作用。针对原因提出三条应对策略:政府建立多元发布机制;媒体要对自身定位进行反思和纠偏;转变政府与网民路径依赖方向。  关键词: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行业开始分化出诸多的新的概念和领域,譬如司法会计和法务会计,司法会计和法务会计在经济领域和法律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以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的异同点对司法会计和法务会计做一个较为清晰的辨析。  关键词:司法会计;法务会计;辨析  中图分类号:DF7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8-01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
期刊
摘要: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不使罪犯与社会相隔离的情势下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以利其及早回归社会,以便充分发挥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的积极作用,降低刑罚执行成本。然而社区矫正工作由于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在社区矫正工作主体、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人员配备等诸方面资源相对匮乏之弊病,暂无法形成比较有效的法治体系。加快其社区矫正制度建设,推动法治正义,实现法律效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愈发开放,司法会计在维护市场稳定和法律权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司法会计理论并没有与社会发展同步,呈现出其相对的滞后性。本文将以司法会计理论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研究为我国司法会计理论发展提出可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司法会计理论;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DF7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5-01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