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缺血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B型钠尿肽(BNP)与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56例,根据选择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支数的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组,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闭塞组,比较各组间BNP的水平。结果三支病变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闭塞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B型钠尿肽;急性心肌缺血;冠脉病变
  近年来,心肌标志物与心肌缺血关系的探讨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B型钠尿肽是继心房利钠肽后例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是一种主要有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具有利钠利尿作用的内源性肽。目前BNP主要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分析等,而在急性心肌缺血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BNP与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指导治疗等方面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变及冠脉造影等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56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58±9.8岁,除外合并泵衰竭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2ml,EDTA抗凝。所有血样的留取均在肝素化前完成。3000r/min(离心半径8cm)离心5分钟,转移上层血浆,–20℃备用,监测前室温冻融样品。采用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雅培abbott i2000化学发光监测系统上完成测定。根据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官腔直径狭窄≥50%诊断为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合并对角支或旋支病变也归为单支病变)定义为一直病变;上述2支或3支主要血管狭窄程度≥50%分别定义为二支病变或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归为二支病变。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74%)组,中度狭窄(狭窄75-99%)组、闭塞(狭窄100%)组。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方差分析前均作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病变支数之间的BNP水平比较见表1。
  3讨论
  BNP是继心钠素之后发现的第二个利钠利尿肽,为心脏循环神经激素。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随后的研究证明,心脏是BNP的主要来源[1],其中70%-80%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左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过重,促进BNP从心室颗粒膜分泌,分泌后的BNP与尿钠肽A受体结合,通过35-cGMP介导产生利尿、扩血管、抑制肾素分泌和抗细胞分裂等生物学作用,同时抑制血管收缩和交感神经活性,在维持血容量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BNP/NT-pro 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更是近年研究热点。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BNP同缺血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BNP分泌量的显著增加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2-3]。Casco等检测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钠素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发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早期指纹阶段仅表现为低水平的BNP,中期则表现为多量BNP的表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进展期则有大量的血清BNP存在[4]。Hama等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不仅在梗死区检测到BNP基因合成水平的升高,而且在梗死区周围心肌组织中也发现BNP基因合成增加[5]。Toth等在大鼠心肌缺氧模型中证实缺氧可诱导心室肌BNP合成增加[6]。因此,在大鼠模型中,不仅心肌梗死,而且单纯心肌缺氧均可刺激心脏内分泌系统,导致BNP分泌增加。即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无论心肌梗死还是不稳定心绞痛均能导致BNP水平升高。除了动物实验模型的依据外,两种人类心肌缺血模型也支持心肌缺血可能导致BNP水平升高的观点。第一种是运动平板试验,Marumoto等发现冠心病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后血浆BNP水平升高,且同步心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检查证实血浆BNP水平升高的幅度与心肌缺血的范围成正比[7]。第二种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当充盈球囊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血流阻断时,即使心腔内压力没有发生变化血浆BNP水平也会呈一过性升高[8-9]。
  本实验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两方面来综合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显示:BNP浓度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病变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BN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BNP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指导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Soleilhac JM,Lusas E,Beaumont A,et al.A 94-ka protein identified as neutral endopeptidase-24.ll,c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Mol Pharmacol,1992,15(3):609.   [2]Ndrepepa G,Bram S,Mehilli J,et al.Accuracy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to predict mortality or detect acute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ardiology,2008,109(4):149-257.
  [3]Cameron SJ,Sokoll LJ,Lateraz OF,et al.A multi-marker approach for the prediction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 Chim Acta,2007,376(1-2):168-173.
  [4]Casco V,Veinot JP,Kuroski de Bold ML,et al.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 gene expression human coronary arteries Histochbem ytochem,2002,50(6):799.
  [5]Richards AM,Nicholls MG,Yandle TG,et al.Plasma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adrenomedullin:new neuruhormonal predictors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rognosi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1998,10(3):1921.
  [6]Oh SK,Foster K,Datta P,et al.Use of dual monoclonal solid phase and a polyclonal detector to create an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cardiac troponin I.Clih Biochem,2006,12(6):255.
  [7]Morrow DA,Rifai N,Tanasijevic MJ,et al.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ree assays for cardiac troponin I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c Infarction(TIMI)substudy.Chem,2000,56(2):453.
  [8]Catherine M,Philadelphia,Otto.Pennsylvania.W.B.Saunders[J].Textbook of clinical echocardiography,2000,20(70):253.
  [9]Jiang Ghen-yang,Zhao li-li,Wang jian-an,et al.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intra-aortic ballon counterpulsation:Does really need anti-coagulat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3,4(5):6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GDM)早产儿低血糖处置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圈名为"翘首"的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低血糖处置不规范率"主题,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GDM早产儿低血糖处置不规范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并对患儿低血糖处置进行检查,进而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对2014年3—6月与2014年7—10月实施品管圈前后GDM早产儿低血糖处置
【摘要】目的采用完全动脉化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可提高再血管化率,防止术后狭窄及闭塞远端通畅率高。方法回顾3例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三支病变,1例左主干及前降支旋支病变,均痊愈出院。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病人侵袭少,术后死亡率低,总结手术中配合体会。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桥血管旁路移植;手术配合  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血糖情况、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遵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51-01  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患者,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肌注。在临床实践中,TAT皮试结果判断受患者、医护、药物和其它方面的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使TAT皮试阳性率过高而需频繁地为患者行脱敏注射法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预防破伤风,既不利于病人的疾病预防,又增加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