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考应对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其考试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要想让学生在数学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数学教师自己有复习策略而且要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为了达到师生共同的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标《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卷的得分失分项目以及学生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准确把握数学高考的命题趋势,以此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有效依据,从而为获得良好的复习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进一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關键词:高中数学;高考;应对策略;复习
  高考作为改变学生命运的一次重要机会,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数学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容易产生差距的考试科目。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高三数学两轮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和感想阐述了数学高考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与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同仁们一同探讨。
  一、 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准确把握命题趋势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数学高考的命题趋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对新课标《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准确把握命题趋势和考试类型,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最新的考试大纲已经对数学高考的内容、形式和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逐年还有微调。为了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进行复习,数学教师应该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整理,针对重点考查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第一轮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中,一些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经常在数学教学或复习的过程中扩充知识点,并大搞跨模块串联。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容易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混乱”的感觉,极大地增加了失误风险。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切忌随意扩充知识点,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把书读薄,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利于学生简单明了对整个高中知识体系胸有成竹,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
  二、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高考复习质量
  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高效的数学复习至关重要。对于正处在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高考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规范要求,从而满足学生应对高考的实际需要。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学生对重点考查内容的概念、定义和定理进行牢记,最好能分模块,让学生手绘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图。数学基础知识是强化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才能强化学生做题的灵活性、准确性和第一条件反应,从而为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复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查,避免“满堂灌”,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比如,几个初等函数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导公式、立体几何的判定定理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即时考查。
  第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例题,尽量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例题。例题教学在高考复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提高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难度适中、与高考吻合的例题,促使学生在例题教学中能够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作用,针对易错题和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在增强复习效果的同时,也能降低失误率。
  第三,狠抓对学生运算正确率和计算时间的培训,为学生提供专项的训练机会。运算能力作为高中生基本数学素养,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除了数字和字母书写标准端正以外,主要包括数与式的组合、变形、函数的运算、解方程和不等式、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概率计算,最重要的是含参数的推演计算要作为经典板书讲解和训练,圆锥曲线与直线的计算就是一个。为了更好的满足高考的实际要求,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推理过程的考查,精简运算步骤,减少运算量,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三、 明确高考考查重点,切实做到精讲多做
  在完成第一轮复习之后,数学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第二轮复习,此次复习方式与第一轮具有明显的差异。在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为学生明确高考考查重点,分值比例,划出重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从而做好最后的冲刺。例如,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不等式和排列组合等都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教师需要在第二轮复习中对这几块知识点进行再次回顾,并适当延伸跨章节的联系和选择,让学生有侧重点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减少讲解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路分析和计算题目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分析,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解题的常规常解反应能力和选择解题方法优化,也能让师生共同发现短板内容。解题中首先要求学生正确阅读题目文本信息,不放大不遗漏,然后注重解题思想的分析与渗透,通过做题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真正内涵,对常见的解题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其次,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做题掌握多样性的解题方法,通过对比找出最佳方案,以便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最后,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简洁干净的解题板书也能增加卷面印象分。
  四、 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备考信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教师有必要在高考前让学生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评价,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复习情况扬长避短,制定针对性的高考阶段目标,以此作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依据,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过低或过高,争取在强化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数学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每一个学生月考、综合测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确实际得分与理想得分的差距,并找出原因,特别是这几个方面:知识点掌握的问题、阅读题目信息的问题、计算错误率高速度慢的问题,常规常解未形成的问题。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高考与平时数学考查有着较大的区别,数学高考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要知道,作为国考的高考卷厚德载物,不会搞奇特刁,偏专难。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好并指导学生做好相应的策略,回归课本解题,由量变到质变到飞跃,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和规范要求,引导学生对熟悉题型善于总结归纳提升,要自查自纠缺陷问题和薄弱章节,并针对解决。不断增强学生的备考信心,促使学生在高考中超常发挥,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云倩.探析数学高考之应对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0).
  作者简介:
  黎建标,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目标也发生重大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要求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自主学习求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差别,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分析小学数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主要的内容。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能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
摘 要:纵观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丰收硕果,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发生可喜的变化。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高中教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上提问存在的问题,针对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思考和分析,为提升
摘 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且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好复习学习,但是如何更好的地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同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复习教学方法,要帮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义务教育逐渐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实行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各个学科改革的指导方向,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也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和创新,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阅读,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提倡的
1.研究背景及目的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中,大约50﹪患者将会复发,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失去再治愈的机会。因此,需要新型治疗策略来改善患者的预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ysregulation of metallothioneins (MT) and circadian genes in achieved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eri-HCC tissues as compared to normal human livers, which may open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说的是数学教学内容应汲取生活养分,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不过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便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创设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设;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