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轼写黄州赤壁,所写并非天下奇观胜景,却能思接千古,领悟物我的有尽与无尽;陆游写小大孤山,地理沿革、人文传说、前人诗词,无所不涉,处处都有趣味;又有陶渊明的南山,寄托着悠然自在的情怀;杜甫笔下的长江,饱含深沉的愁情…… 此等山水,别有境界,而这一点象外之妙,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说看得见山水之外的山水,听得到声音之外的声音,写得出形象之外的情思与哲理。 《大学》里有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写黄州赤壁,所写并非天下奇观胜景,却能思接千古,领悟物我的有尽与无尽;陆游写小大孤山,地理沿革、人文传说、前人诗词,无所不涉,处处都有趣味;又有陶渊明的南山,寄托着悠然自在的情怀;杜甫笔下的长江,饱含深沉的愁情……
此等山水,别有境界,而这一点象外之妙,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说看得见山水之外的山水,听得到声音之外的声音,写得出形象之外的情思与哲理。
《大学》里有一句很有趣味的话,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如果一颗心是黯淡的,那么世界就黯淡了。一花一木,鸟鸣啁啾,都黯然无趣。黄庭坚说,于为人,唯俗不可医;我说,于写作,心盲最难治。
所以说,写作之难,不在于没有素材,而在于不能发现素材,在于不能发现素材之中的趣味。
曾经有同学问我:“老师,请问‘生活家’这个题目能写些什么?”听到此问,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一个多彩的世界———菜場码放整齐的时令蔬菜、办公室里前辈打理多年的茂盛绿植、十年前老家柳荫下拉二胡的张老汉,还有汪曾祺梁实秋诸老笔下的花花草草吃吃喝喝……啊!孩子,无处不是生活,无人不是生活家,无所不能入文!只要你善于发现。
“心灵”一词,其要义在“灵”。心之灵,或在于先天,更在于后天。而后天之涵养,于青年而言,尤其在于读书。唯有读书,能开阔眼界,将眼前的狭隘空间拓展至无边无际的广大世界。读书更可以跨越时空,以人类千百年之优秀文化,滋养我方寸之间。所以,读书的价值,就在于照亮我们的心灵,进而赋予我们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拥有富有灵气的文字、高尚脱俗的境界。
前几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走向大世界”。我想,所谓“大世界”绝不仅仅指大城市、大空间。“大世界”之大,不仅在于现实尺度,更在于精神尺度。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其心却早已随着翰墨点点飞向天山,建功域外;康德终生居于柯尼斯堡,却用思维的力量向我们描绘了璀璨的星空与同样广阔的心灵世界。唯有拓宽我们心灵的尺度,方能超越眼前的逼仄,看到山外青山楼外楼。
与其雕琢文字,不如躬耕于心田。
是为文之道,亦是修身之道。
其他文献
回不去的都是好时光。 ———题记 2017年,3月。 新学期伊始,毕业的气息就随着还带着些凉意的北风刮进了校园。 冬日的阳光穿过层层雾霾泼洒下来,我们坐上大巴去指定地点体检。说是体检,我们却带着郊游一般的激动心情谈天说地。广播里猝不及防地传来“看一看天地万物人情冷暖,唱一唱太平歌词才是正宗”,大家面面相觑,然后一齐大笑。 那笑声持续了很久,有人轻声跟唱,很快男生们都跟着唱起来,一脸坏笑地
古人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斯言不谬。人生为砾,积砾成山,山高而水曲;人生为土,积土成丘,丘低而流远。面对选择,减其部分以求其精准;面对人生,减其选项以寻其大道。 24种果酱引来顾客围观,购买者却寥寥。而6种果酱的围观者减少,购买者却不少。心理学上的“果酱实验”显示出来的,是“选择困难症”的迷茫,更是追求广阔人生时的雾霭。果酱种类越繁多,选择就越难。人生选择亦是如此。选择随波逐流,节省了时间
从空中鸟瞰,我的家乡绝对布满绿色,这主要是竹林的功劳。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虽然我说不出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却同样离不开我的竹林乐园。 我的印象中,竹林总与人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谁家房子旁没有竹林,那真是一件怪事。我的老家就被一大片竹林拥抱着,它们既能吸收夏日的阳光,又能挡住冬日的寒风,还能够阻挡好奇的目光,让老家与纷扰的世俗隔绝,俨然成为一处世外桃源”。正因如
随着社会发展,当下的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微信红包、聚餐、商场促销如潮水般涌来,传统习俗却如指间细沙一般,渐渐留不住,令人可感可叹。在年味淡化的背后,我看到了节日氛围的削弱与节庆观念的偏移。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新年第一锅饺子出锅时升腾的水汽,是爆竹炸響时孩子们兴奋的脸庞,是祭祖时香炉中的袅袅青烟,是许久未见的长辈的殷殷关切。年味,是所有人脑海中最动人的回忆。 诚然,在快速发展革新的时代,我
打麦场上,一到夜晚,就是这萤火虫的天下了。 它们一个个闪烁着光亮,就像是遗落在人间的星星,或群飞而起,或独自舞蹈,或飘忽不定,或驻足小憩。仿佛这夜晚就是专门为它们布置好的巨大舞台,点点萤光,就是这绝大舞台上最闪亮的角色,它们的飞舞,将这寂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萤光下,那些乘凉的人们,静坐或者闲谈,都会有这萤光相伴。孩子们被萤光吸引着,追逐着,他们用手、塑料袋、玻璃瓶捕捉,不停地蹦跳,總会有一部分
人们常常迷失在烟雨朦胧间,陷入回忆中。那滴滴答答的雨,充满着时间的韵味,仿佛是回到过去的引路人。 我便常常捧着时间之雨,任由它带我进入美好的回忆。 只有失去,才知珍惜,一旦珍惜,便开始常常回忆,希望时间倒流,回到拥有过的曾经。而时间一路向前不会倒流,某些失去,便意味着永远不会再拥有。所以,为了摆脱时间,我只能将自己放逐于回忆,让过去永恒。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我坐在窗前,回忆
16岁外出打工,22岁进高校当保安,41岁博士毕业,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学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近日,李明勇的励志故事引发网友关注。李明勇说,自信、自律和不怕输,让他成为今天的自己,从保安到高校老师,他并不是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李明勇,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一座偏僻的乡村。儿时,家人接二连三地患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据李明勇回忆,读小学和初中时,他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年義务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 在江西省南昌市,今年91岁高龄的魏木金老人,从2001年起开始义务清除路边小广告,18年来已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老人说,他之所以开始上街清理小广告,是受到垃圾广告骗人新闻的触动。起初,他是用手撕,后来改用刀子,一天能清理约700张,这么多年过去,刀子已用坏了十几把。 因为年事已高又患心脏病,魏木金老人的家人常常劝他多休息,但是他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 梁启超问:“有个人校长不知可曾注意过?” 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位高贤?” 梁启超说:“江西修水的陈寅恪,校长有意聘他吗?” 曹云祥问:“他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启超说:“他不是博士,连硕士也不是。” 曹云祥又问:“那他总该有大作吧?” 梁启超说:“也没有著作。” 曹云祥笑道:“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
“物理”这个高深莫测的名词没有“从小”这个概念,所以我不必回到记忆深处把哪个“从小就不喜欢”的物理老师或是哪堂“从小记忆深刻”的物理课重新抽出来鞭笞一遍。但是在初中那个马尾要扎到头顶正中、走路都高昂着头、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年纪,开始接受每天一堂物理课上必须承认自己像个白痴的打击,我对物理的恐惧便从发梢蔓延到脚趾,枝叶繁茂地横亘了几乎整个少女时代。 非常诚实地说,最初我是信心十足地学习这门课的。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