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习太极拳中如何正确放松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念引领原则。太极拳练习中的放松,是在意念的引领下实现的。正如李雅轩先生说:“末随时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练功时,只有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才会降低,肌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心静非指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如果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从形体动作上看柔软优美,但周身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如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结果,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松是内外双修,内求心神意念放松,神经安舒,头脑清静;先求心意松,而后在意念引领下肢体松,从脚到顶,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松开,且节节贯串,举动轻柔,顶上虚灵,周身全体不着力,形于手指,肢体肌肤干净。太极拳要求九大关节放松,还要求溜臀,裹裆,收腹,舒展前胸,圆背,而关键是吸收胸窝,收吸小腹两侧的腹股沟。《拳论》明示:“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太极拳盘拳练功举动必须在意念引领下,才能实现轻灵,这是太极拳之特性。正如陈鑫云:“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动意动,意动气随,意到气亦到,每招每势都要气沉丹田,发于丹田,气内走百骸、五脏,外行肌肤,贯于四肢末节。”在练习太极拳时,必须是意念先行,先在意念引领下放松,而后才有动作。比如如何做到“松肩”这个要求,郝月如就指出:“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又比如“松骨”,必须通过正确意念指导下放松肌肉求得身体各骨关节的放松,增强骨关节韧带的弹性,才能达到节节放松,节节贯穿,下动上巨领,上动下白随,一动无有不动。其实,太极拳每一拳势都分“起、承、开、合”,只有做到意念在先,放松到位,四字之间才能做到不截然断续,而连贯自如,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二)遵理行功原则。太极拳是一门学问,有着极其深刻的功理系统。在练拳时,就要根据拳法功理行功,才能达到正确放松。正如拳论云:“学拳须明理,理明则功进。”太极拳强调“本理以造势,即势以行气,借气以生机,行机以达理”。其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脱胎于中华武术的经典拳式,后来融入了太极内功之后方演化成为太极拳。“学理炼理、理通法遂,知道练到,做到得道”这是修炼太极拳的要法守则。“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掌握功理,用于指导放松和练习,太极拳才能学一式准一式,练一式牢一武。归纳起来,太极拳功理,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以“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太极者,阴阳也,乃是动静开合,刚柔之分,混元之气,意形之修炼法焉”为核心的道家太极内丹功原理;各式太极拳(特别是本人所修炼门派)的风格特点及技术规范(特别是每一个招式的技击含义和各种用法);以“重力平衡”、“杠杆原理”、“力学原理”、“圆弧原理”、“电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以“拥、捋、挤、按、采、捌、肘、靠”等八劲的主要炼法利用法;以“进、退、顾、盼、定”为主的身法理论和练法;各种经典的太极理论专著(包括张三丰《拳论》、工宗岳《太极拳论》、陈工廷《拳经总歌》、陈鑫《用武要言》、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武禹襄《身法八要》、孙禄堂《太极拳学》、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等等。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理,习拳者不能轻视,要认真学习,用以指导修炼,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着熟原则。要把握好太极拳放松的道理,关键在于多实践,即多加练习,深入练习。所谓实践出真理也。其一,练太极拳放松,只是明白道理还不够,还要深入实践才行。学太极拳需要的不只是一种认知能力,而是一种实践力,更是经脉气血的畅通能力,神经网络的感知利指挥能力,运动情感的催动能力,筋骨肌肉的自觉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实际锻炼出来的,是通过长期的、反复、有质量的运动实践,疏通体内的各种沟通渠道,让身体各个部位、大小关节、筋肌皮肉都更加灵敏才能实现的。其二,要通过实践让放松由自控化为自觉行为。要通过反复练习着熟记住肢体弛张状况,熟悉变化过程,练就想动就能动,想松就能松的由自控能力化为练拳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形成意念而身应的条件反射,形成放松至一动无有不动的连锁反应机制。进而达到意识某个动作,气血马上随之运行涌动,全身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力和整体的精气神都随之被充分调动起来,肢体也都节节贯串地松活起来。此时,还可以充分体会到全身放松通畅、阴阳平衡的舒服感。其三,要达到真松,必须经过一定的锻炼时间,必须练够一定的量。正如先师云:“久练为功。”“拳打万遍,拳理白现。”许禹生也指出:“一天一遍,只能保持不忘而己,一天练二遍只能熟练而己,一天至少练三遍才能有所长进。”量变才能有质变,有量变才能放松才能逐步到位。当然,练拳的量化,主要是指纵向深度的有质量的量变,而不是指横向广度的量,不是指会练的各种太极套路多。总之,要从久练、多练、精练、深练的实践中领会放松的本质。这就是太极拳的练习放松的实践着熟原则。
  (四)分层修炼原则。即太极拳的练习,其放松是分层次。其放松共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初级阶段,即放松筋骨皮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走拳架时达到放松。要在实现身法中正、腰胯主宰、虚实转换实现松筋、松骨、松皮。通过充分地松筋、松骨、松皮,进而促进人体气血流通,培养出内气。这与道家内丹功的“炼精化气”、“百日筑基”阶段是一致的。二是用意不用力阶段,即用意、用气不用力阶段。当拳架熟练之后,应进入修炼内劲,即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之行气习练阶段,此阶段是太极拳由外形,转入内转的一个转折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内功的一个关键阶段,与道家内丹功的“小周天”阶段是一致的。三是松沉成劲阶段。在用意不用力阶段不断深入后,要逐步通过习练出松沉成劲阶段。这是放松功夫之升华阶段,也是在动态中,受到各种不断变换的外力,通过不断松沉来借劲打劲,对付各种劲别之超凡脱俗的阶段。同时,也是检验自身丹田内转功能强不强,腰胯活不活,内转圆不圆,内气是否充盈,虚实有没有,手、眼、身法、步,是否协调一致等因素的一个综合实力的考验。这是修炼太极拳放松至积柔为刚,以气变手的中乘阶段,与道家内丹功的“大周天”、“炼气化神”阶段是一致的。四是松沉入虚阶段。这是练习太极拳术炉火纯青之阶段,刚复归柔,以意念变手,意念若有若无,达到“炼神还虚”境界。此时,身心完全松透,气遍于身内,神通于天地之时,内气会自然在体内鼓荡游弋,形成自在于五脏六腑和筋骨皮肉血之间的自由运转,意念则是不用而用,神便不领而领,此种境界,拳味必出,所谓出神入化,阶及神明至矣。   (五)由慢及松原则。要真正达到正确的放松,必然遵守由慢及松的原则。其一,练太极拳是个追求质量、精雕细刻的慢修炼的过程。必须细心做,慢慢练,在慢练中对照规矩、用于自身、才有利于放松。正如谢铁夫云:“为求虚灵必从轻、缓、匀入手。在拳术中不轻不足以重,不缓不足以速,不匀不足以刚,此乃克服肌肉的僵硬状态所必须。”练太极拳放松,要给全身细胞一个觉醒反应、拉开距离、松出空隙的过程,给经脉气血一个疏通流动的过程,要给松感留够从心意到形体之间,从筋骨到皮毛之间,从中心到末梢之间,如水依次流动的时间,以便在从容淡定、无端循环的运行过程中体会心与意合,意与松合,松与力合,力与形合,体会拳法拳理的贯彻情况,体会八门五步的不同松感。其二,放松的感觉在慢练中才能更好体认。在练拳过程中,放松的感觉遇有不明显时,通行不顺畅之处时,似停非停的放慢速度,用心意将其融解,则易于体认。在放松之感觉明显时,通过慢练,特别是在肢体伸拉时,就会享受到一种伸筋拔骨的畅快之爽。特别是开合转换之时,气机盘旋舒卷,肢体似龙绞蛇惊,意味无穷。比如,肢体由上向下放松时,松感如水渗沙,层层下行;由下向上放松时,松感如汽蒸腾,节节上升;由内向外放松时,松感如墨洇纸,放大身形;由外向内放松时,松感如龙吸水,敛入骨中;左右之间依次放松时,松感如水流动,节节贯通。这一切,都是松感和缓运行,都是生理、心理体验渐变,都是在经历一个气血流涌和神经感应的过程。过程需要时间安排,过程不能急,不能快。慢练生稳静,静极生运动,慢中出细活,慢中长内功。其三,快练之松来源于慢练之积累。太极拳之拳架练习分快慢,两者都讲究放松。快练之放松,来源于慢练之放松,得益于慢练之长期积累。慢练放松不到位,不知道如何对地球万有引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尊重、服从和运用,快练想练好是不可能的。
  (六)把握标准原则。练习太极拳,要善于把握住放松的标准,即如何放松才是正确的,放松至什么程度是准确的。对于这个标准,历代的大师们都有所各自的体会。杨澄甫云:“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郑曼青说:“真松透了手要提起来时都好像是很重的,身子在运动时手就像在水中游动一样,空气的阻力自己会感觉出来。”李雅轩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沉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如感觉两臂、两手松软软、沉甸甸的,才是练对了,在这个时候,两脚两腿是很柔弹的,很扎实地踏在地面上,这样子才对……全身各部如松得均匀舒适了,便会感到掌心指肚之间发泡发胀,泡松松、胀鼓鼓的感觉,灵感无比……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找着要领之后,经常练习,不数月便用两臂有松沉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到是很自然的,以后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汪永泉说:“在运用内气使全身放松时,可以想象内气通过小腹,经两腿内侧微前下行,过内踝到达足心涌泉穴,再由外踩向腿外侧上引至两胯,并且以意导气,向四周散去,想象其形成一个直径约一米左右的气圈,胯在气圈之中。散的过程可以比喻为石头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纹逐渐散开。”郝少如说:“身躯全部肌肉松,松即是沉,相对地讲即是骨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够沉降肌肉,就能有骨头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头在肉的松沉的同时也就飘起来了……松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如以起势为例来说,起势时两手的意原在膝下,却可以一直到脚下,空是拔两头,即意上升,气下沉,并不是空洞飘浮。”褚桂亭说:“懒洋洋的松,不是真正的松,是松散、松懈。练拳、尤其是推手,听劲、懂劲,要的是松而灵,不是松懈。”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太极拳放松具有一定的标准,放松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其一,练习拳架时人体各部分和体内各系统在意识引领下要对地球万有引力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服从和运用。要做到身体各部分节节贯穿放松到位,才能实现“其根在脚”,也就是将脚撑地产生的反向力量传递至手,而且要以腰骶部位的腰脊作为整个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这样才是“主宰于腰”。这才是对地球万有引力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服从和运用。如此,才是松沉到位,才能有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才能更好地生成内劲,才能实现太极拳养生功能,并在太极技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二,松而不懈是核心的一个标准。如何区别“松”与“懈”是把握太极拳放松标准的最关键。“松”是神舒体静,但劲却饱满,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全身气血是通畅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沉静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萎缩,身手没有内劲,不仅关节是闭合的,而且肌肉也是萎缩的,气血是不畅通的。正如陈小旺说:“松到什么程度呢?松肩沉肘、含胸塌腰、都是为了服务于丹田、贯通丹田,不是越松越好,松过了气就泄了。而是即不紧也不过分放松;放松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丹田为核心的运动规律。”其三,放松不能影响拳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各式太极拳都有一整套的基本手型、步型、身型,基本手法、步法、身法等等,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放松时,不可松软至影响到拳架各个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正如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凡是影响太极拳术手型、步型、身型利手法、步法、身法准确和规范的放松,也不是太极拳修炼者所求之真松也。其四、技击发劲时,则要以放松来引领促进发劲。特别是发劲时的瞬间,此时人体尤其是发劲点(太极点)是相对放松的,是包涵着“劲起脚跟,主于腰间,行于手指,发于脊背”之充分利用地球万有引力之反作用的刚性力劲。太极之借力打力、四两拨动千斤之妙亦如此。这才是真正武功。对此,习练者不可不深入察之。
  综上所述,放松在练习太极拳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实际运用中,修炼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技法的需求松沉到位,从而实现调息、调身、调心充分协调统一,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功力技能的提升,获取最优化的健身效益和技击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
从一家以玉米淀粉生产为主的单一型企业发展成为长治市农产品化工龙头企业.长治市金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依靠品牌建设、多元成长、诚实守信书写了一段
生活中最重要的宣传便是向别人宣传自己。 和那些级别比你高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不仅是你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对你的职业生涯也很重要。 △随时让老板了解情况。尤其是在问题
经过10年筹备,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成立。股市创业板的设立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创
一 时下,是一个创新不断的年代,什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真可谓林林总总,举不胜举。但大凡创新,不外乎两类。一是世上前所未有的;二是引进模仿的,只要本地尚无,则外来的东西
1918年,松下幸之助夫妇和一少年井植岁男三人创建了没有比它更小的电器制作工厂.没有资金、没有背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条件,而且松下本人小学还没毕业,是由学徒工做起的.
2006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随后,上海、北京等地,开始着力推动农民工医保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但总的
一般来说,当公司认为自家股价严重低于其价值的时候,才会不断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  最近,完美世界(002624.SZ)就在不断地实施回购。完美世界是中国大型的影游综合体,业务涵盖完美世界影视和完美世界游戏两大板块。  2019年7月30日,公司公告称,回购实施完成,即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回购约2212.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8%,耗资约5.50亿元,这些回购的股份已经全部完成注销。8月7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依据.河北省农村地区差异性较大,快递服务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企业怎么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就应该使建筑企业的领导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更新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