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问题的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后浇带问题进行了阐述,如合理设置、主要功能、问题处理等问题,使后浇带的施工得到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problems, such as setting up reasonable, main function,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at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get the quality of securit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会出现由于混凝土沉降、收缩不均匀等因素而引起的一些开裂问题,此时,通常会利用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措施来进行该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然而,在一些地方,因不便于对沉降缝和伸缩缝进行设置,就会应用到后浇带的设置来取代其它的方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沉降差异、温度应力等问题有着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本文就依据施工中后浇带的一些特点、技术和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促使后浇带问题的解决处理。
  二、后浇带施工的功能
  后浇带,即施工后浇带。依据后浇带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处理低层裙房与高层主体的沉降差异的后浇带施工、处理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带施工、处理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后浇带施工,即后浇沉降带、后浇温度带、后浇收缩带。
  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可以进行多种作用的考虑,但作为临时性的一项施工措施,必须在混凝土补齐之后,才能进行充分的发挥。后浇带通常具备多种的变形缝功能,在进行施工的设计中,就要注重一种功能为主,其它为辅的问题。就后浇带施工而言,其涉及了整个建筑物,其中包括建筑的基础和上部结构的预留缝,后浇带混凝土的补齐一般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此外,后浇带施工不仅有效的处理了低层裙房与高层主体之间的沉降差异,还实现了变形缝的临时设置。
  三、后浇带施工中的问题
  (一)后浇带的隔断做法
  对于后浇带的两侧而言,可以进行单层钢板网或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的采用,钢筋支架的钢筋间距设置和直径设置可依据构件断面大小来进行设定。在施工中,支撑的稳定作为首要的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不能设计的太大,如果网眼设计的太大,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时就会出现跑浆现象,此时可对网的外层进行一层塑料薄膜的粘贴,并进行支挡使其得以良好的固定,使混凝土灌注时挤压力的承受能够有效的实现,避免跑浆现象。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就可以撕去薄膜。值得注意的是,铅丝网不能撤离,而应永久设置在后浇带的两侧。
  (二)后浇带处钢筋的位置确定
  在后浇带的设计中,可进行700-1000mm的预留,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并连续不断,垫块设置在板、单层钢筋下,支架设置在双层钢筋上,底部钢筋进行垫块的添加,对于直径较大的上部钢筋,可以不用进行支架的设置,但在后浇带部位,要进行马道的设置,通过马道进行行走和通过,避免直接踩钢筋。
  (三)后浇带的整体连接问题
  在后浇带的整体连接问题上,要注意钢筋支架铅丝网隔断的应用,后浇帶两侧的混凝土硬度一个达到增强,降低水灰比,这样既能使槎捣密实得到有效的保障,也避免了混凝土的跑浆现象,保证了混凝土强度和侧面混凝土强度的相互一致。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前,要对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进行凿毛,使其清理干净,彻底的清除底部的碎屑。
  (四)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在高层建筑应用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或天然地基的时,会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后浇带的浇注就要在高层主体结构完成之后进行;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座,其在基岩、卵石层或摩擦桩上时,高层沉降量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以进行沉降的观测,对高层主体结构的高度进行确定,并进行后浇带的灌注。
  (五)后浇温度带、后浇收缩带的混凝土灌注时间
  如果单独设置后浇收缩带,就要在设带两个月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其可完成60%以上的混凝土收缩。如这一问题不易处理,其相隔时间也不能少于一个月;单独设置后浇温度带,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其就要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注浆的选择,灌注不能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
  四、沉降差的解决
  裙房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及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就要对其进行暂时的断开,当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利完成之后,在沉降量完成的情况之下进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的浇灌,使得高低层连成一个整体。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要对基础进行两个阶段不同受力状态的考虑,并对其分别进行高强度的校核。对于连成后的整体,要对由后期沉降差而形成的附加内力进行充分的计算。进行这种做法的有效实施,就要保证具有较好的地基土,并在施工期间内完成房屋的沉降,同时也可对以下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
  (一)调时间差,当沉降得到稳定时,再进行裙房的施工,并逐步接近后期的沉降效果。
  (二)调压力差,应用整体基础进行土压力的降低,加大埋深,使附加压力得到有效地减少;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可应用在低层部分,并进行土压力的合理增加,实现高低层沉降的接近。
  (三)调标高差,在沉降计算的依据下,稍高的进行主楼标高的设定,但裙房的标高设定应相应的有所降低,对两者沉降差进行科学的预留,实现两者标高效果的一致。
  五、温度收缩影响的减小
  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来说,在硬结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建成后的建筑结构会受冷收缩、受热膨胀。这就要在施工后的一个月至两个月中,进行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完成,而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则是普遍存在的。当结构变形受到一定的约束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这就很可能出现构件裂缝的严重现象。在后浇带的留出过程中,混凝土可以实现自行的收缩,使结构的收缩应力有所减少。针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进行温度应力的有效抵抗,使结构温度变化能力的抵抗得以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中,要充分地依据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后浇带位置的合理设置,并严格进行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结构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的施工和处理。在具体的实践中,只有对相关的规范进行严格的遵循,科学的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坚实基础,促进后浇带施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徐正,徐霞,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防治措施[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l-12-15.
  [2] 刘明涛,陈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20-11-21.
其他文献
物理实验复习要以现行物理大纲要求为依据。《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具有“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但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是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根据物理实验的原理,选择应用所需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高中物理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中,一个物理现象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运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在复习这些实验的时候,要求学生领悟,理解这些实验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开拓思维、想象力去解决物理实验中实际相关的
【摘 要】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迅猛发展,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安全就成了建筑施工的必要前提,本文作者分析了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关键词】 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是水利施工企业的生命,是维持建筑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水利建设施工行业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2 nt,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s。他们在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凋亡和新陈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摘 要】 通过多年的现场实践,并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 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