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筛查指南在基层无症状人群的实施研究初探

来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筛查指南在基层无症状人群实施研究过程的应用价值和问题。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无症状人群共1429名,早期胃癌筛查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初筛,根据初筛结果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对中高危均通过电话随访动员进行精查胃镜检查,对完成胃镜检查者比较胃癌前病变等检出率,再次对中、高危组体检者行电话回访,记录并分析回访结果。结果中、高危组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癌前病变、胃息肉)明显高于低危组(P<0.
其他文献
良性前列腺梗阻(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 , BPO )可以影响性功能,而多个针对BPO的治疗本身也会影响性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治疗预期的提高,对于前列腺术后性功能的保护逐渐成为前列腺手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性功能的保护出现了很多新的手术方式,与经典的术式相比,这些新的术式能否保护甚至改善BPO患者的性功能?最新一期的European U rology上的一篇网络荟萃分析文章(LIGHT A ,JABARKHYL D ,GILLING P ,et al .Ere
目的分析总结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加体内尿流改道术(ICUD)的应用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62例施行RARC+ICU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10例;年龄为46~81岁,平均(65.51±8.57)岁。手术范围包括膀胱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然后在全腔镜下行体内回肠膀胱术或原位新膀胱术。根据Clavien-Dindo评分系统判定术后90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垂体疾病病因谱复杂多样,包括垂体腺瘤、垂体卒中、Rathke囊肿、颅咽管瘤等,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基石.由于垂体位于颅底蝶鞍区,经蝶入路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手术方式.随着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选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疾病.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文献,对内镜在多种垂体疾病中的诊治价值进行综述.
腹膜后神经鞘瘤是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较少见,而发生于肾脏的神经鞘瘤更为罕见,其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难度大。本院收治了1例肾盂旁神经鞘瘤并在后腹腔镜下成功行右肾、右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切除术,作者通过文献学习,对这种罕见病例进行汇报,希望有助于临床上肾盂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总结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均行内镜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并全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8例,胆脂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3例,Ⅱ级6例,Ⅰ级19例.术后1例听力障碍缓解不明显;2例出现头晕、眩晕、恶心症状;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脑膜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
胃内隆起性病变是常见的内镜下表现,病变特点及病理类型多种多样,常见如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囊肿、炎性纤维性息肉、平滑肌瘤等。2020年9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1例胃内隆起性病变,病理为低度恶性纤维黏液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MS),为临床上罕见病,查阅文献,国内未见报道,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年龄相关疾病。本研究探究白介素-21受体(IL-21R)、多效生长因子(PTN)、基质重塑相关5(MXRA5)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BPH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分析其与BPH临床进展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BPH患者的组织标本104例制备组织芯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表达。结果相比于正常前列腺组织,IL-21R、PTN、MXRA5及IGF-1在BP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L-21R主要表达于前列腺上皮,与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技术的推广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改进,肠代原位新膀胱通常是外科医生和大容量中心患者的首选尿流改道术式。然而,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是原位新膀胱术后较为棘手的长期并发症,严重的吻合口狭窄会使肾小球滤过率恶化,最终导致部分或全部永久性肾功能丧失。本文就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优化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诊疗决策。
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方式主要有开腹清创术、腹腔镜下清除术(videoscopic 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debridement,VARD)以及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direct endoscopic necrosectomy,DEN)。经十二指肠瘘口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包裹性坏死极为少见,近期我院应用该术式成功治愈1例,现报道如下。
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肾癌的推荐术式,肾动脉分支阻断能够有效地减少肾脏缺血范围,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肾功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中能够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在近红外视野下直观显示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判断肾动脉分支阻断效果,实时指导肿瘤切除和创面重建.本文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关键步骤及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