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骨瘤二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W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男,25岁。因额部无痛性隆起2月余于2005年2月25日入院。体检:一般状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前额正中双侧眉间骨性突起约1cm,双眼视物清晰,无眼球突出、复视,鼻部及颅脑检查未见异常。鼻窦CT检查:双侧额窦见一新生物,密度高,侵犯额窦底壁、眼眶。于2005年2月28日全身麻醉下行双眉弓正中蝶形切口,凿除额窦前壁,暴露骨瘤,见瘤体巨大,呈象牙状,质地坚硬,占满双侧额窦腔,右侧稍有一缝隙,沿右侧额窦骨壁与瘤体之间的缝隙仔细分离,待瘤体松动后用咬钳完整取出骨瘤,大小约6cm×5cm×4cm,骨瘤蒂部位于左侧额窦底,切除蒂部后致左侧额窦底壁骨质缺损,面积约2cm×2cm,脑膜自然暴露,将手术前凿下的额窦前壁骨质修补瘘口,生物蛋白胶固定。用柯式钢针固定于缺损的额窦前壁,成形前壁,以防前额塌陷。术后病理诊断为骨瘤,2个月后复诊,前额无塌陷,窦腔好。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Y染色体细胞的特异性来研究肝脏卵圆细胞分化为肝癌细胞的直接证据,从而为卵圆细胞源性的研究及将来卵圆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喂含0.06%的3-甲基-4-二甲基偶氮苯(DAB)的饲料4 周,建立动物模型.将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接种提取的雄性Wistar大鼠卵圆细胞悬液,连续喂含DAB的饲料 14 周.实验组肝脏包膜
儿童椎管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由胚胎发育期残存的胚层细胞发育而成,依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皮样囊肿(dermoid cyst)、畸胎瘤(teratoma)、脂肪瘤(lipoma)和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北京天坛医院1995年至2004年共收治66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椎管内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年龄在15岁以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