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乐文化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开发和运用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个人启蒙音乐教育,对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影响。中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正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要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带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多个环节的革新,在推动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开辟出新的路径。
  关键词:中原音乐文化   幼儿音乐教育   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121-03
  一、中原音乐文化概述
   “中原”一词,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是指河南省。本文所论述的“中原”即狭义上的河南省。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无数文化财富。音乐文化正是其中的一颗明珠。与其它地方音乐文化相比,中原音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丰富性。中原音乐文化的类型是十分丰富的,民歌、民乐、舞蹈、戏曲、曲艺等无所不包,每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并受到了当地人的普遍喜爱。其次是连续性。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也使得中原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从中原各地出土的文物来看,其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是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是指中原音乐文化既具有传统音乐文化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所以才能历经千年的传承而不朽。可以看出,中原音乐文化不仅是河南的宝贵财富,更是全国、全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原音乐文化,正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二、中原音乐文化资源与幼儿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幼儿音乐教育发展需要
   幼儿音乐教育是个人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幼儿音乐教育资源难言丰富,很多幼儿园都还唱着几十年前的老歌,甚至将一些并不适宜的流行音乐引入其中。而且“教师对乐曲的选材往往仅考虑了幼儿的幼稚性,这对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是非常不利的。”[1]而中原音乐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民歌、器乐、舞蹈等无所不包,并与幼儿的生存和成长环境具有区域适应性,完全可以使当下的教学资源得丰富和扩展,并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认知和感悟,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二)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包含中原音乐文化在内的各类传统文化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承来说,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活态传承。所以培养认同中原音乐文化、掌握中原文化技艺的人,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幼儿正是最佳的人选,从幼儿阶段培养他们对中原音乐文化的认可与喜欢,可以引导他们成为潜在传承人,为中原音乐文化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原音乐文化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开发和运用
   (一)树立正确理念
   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幼儿音乐教育中,绝非是突发奇想或赶风潮,而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明确的目的。所以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确培养目标。在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音乐核心素养的新目标。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对此也是完全适用于幼儿音乐教育的,在审美感知方面,要引导幼儿感受中原音乐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中原音乐文化风格的初步认识。在艺术表现方面,则要鼓励幼儿以富含想象力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如民歌演唱、器乐演奏、音乐情景剧等。在文化理解方面,则要引导幼儿树立起多元音乐文化观,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着优秀的音乐文化,中原音乐文化正是其中之一,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学习和创造。其次是把握教学原则。只有通过多项教学原则的把握,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一是适宜性原则。之所以引入中原音乐文化,就是因为其与当地幼儿园在地域上的一致性和适宜性。所以要选择那些最典型、最喜闻乐见的内容。第二是选择性原则。面对丰富的中原音乐文化,要结合幼儿的心智发育特点,将那些最适宜的内容为我所用。第三是实践性原则。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而是给幼儿更多的表现和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来,亲身感受中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二)选择合适方式
   与普通音乐教育相比,中原音乐文化这项学习内容和幼儿这个学习主体,都是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要注意对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即以怎样的形式让两者融合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接触一门音乐文化最直观的方式。所以要让幼儿直接面对中原音乐文化,或者是观看音频视频,或者是到现场观看演出等,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初步认识。其次是收集。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可以通过收集的方式,让中原文化音乐文化长期成为幼儿关注的对象。如中原民歌、器乐、曲艺等演出资料、表演时需要的服饰道具等,并进行梳理和归纳,这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最后是创造。创造是幼儿学习中原音乐文化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幼儿,全面参与到各类音乐活动中来,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的,而是让幼儿亲历这个过程,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而且幼儿的实践活动,还可以产生带动效应,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三)加师资建设
   与基础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相比,因幼儿年龄较小,心智发育水平有限,所以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中原音乐文化的经历,在认知上存有偏差,能力上存在不足。所以必须补足教师这个短板,继而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首先,幼儿园要认识到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以专题培训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进行自学,如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进行田野采风活動等;再次,要邀请民间艺人走进幼儿园,开展专项活动,给在校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只有幼儿园教师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并与幼儿园形成良好的配合,全面提升和丰富自我,才能在幼儿面前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创设教学情境
   一方面,中原音乐文化是中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情境性特征;另一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创设出逼真的情境,那么将会从本质上提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在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情境教学,给幼儿以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他们的审美体验。具体的情境创设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可以经常播放河南民歌、民间器乐,带领幼儿参加主题文化活动,打造中原音乐文化主题教师、博物馆等,让幼儿感到中原音乐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情境创设外,“通常情况下,幼儿都喜欢游戏,幼儿活泼好动,对于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新奇感。”[2]所以教师还可以尝试开发多款中原音乐文化主题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要求幼儿园要拿出专项资金,给活动开展和情境创设以长期和有力的支持,使各项实际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个人教育的开端,音乐教育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中原音乐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急需在当代开辟出新的传承路径。所以将中原音乐文化与幼儿音乐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使当下的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带动多个教学环节的革新,而且可以让幼儿接触、理解和喜欢这门文化,成为新的传承人,使幼儿园成为新的传承基地。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从融合的必要性谈起,分析了具体的开发和运用路径,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也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实现互动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昱.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诉求的迷失[J].当代音乐,2016,(21):31.
  [2]郎敏.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浅析[J].当代音乐,2016,(21):43.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石,稳定的员工队伍是基本保障。为测量我国图书馆员离职倾向的实际水平及其群组差异,文章以全国范围内的369名图书馆员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成熟
感受与欣赏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开阔艺术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一线
期刊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滨海新区更是天津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本文梳理分析了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尚
为了更好地辅助完成家居风格的推荐工作,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三维室内家居风格推荐方法。该方法包括三维模型数据采集、家居风格特征定义和风格关联挖掘。通过用户行
影像化的口述历史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众信息习得和甄别的门槛,更符合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性。将口述历史以影像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制作成可供欣赏和传播的口述
期刊
我国图书馆在少儿安全教育服务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打造少儿安全教育服务品牌的必要性着手,梳理了国内外少儿安全教育服务现状。根据我国少儿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实
地方文献系统地记录本地文化的历史脉络,深度挖掘地方文献,对开发旅游文创产品、提升旅游品质、助推旅游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舟山市图书馆立足本地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舞蹈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舞蹈教学对于学生气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情感,将舞蹈情感的激发与培养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提高学生的舞蹈情感意识和编导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舞蹈教学中体会到舞蹈强烈的感染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舞蹈表演的舞台感染力。因此本文对舞蹈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培养的技巧做出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