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蜂窝板铺层技术的某光学卫星有效载荷安装面的热变形优化

来源 :光学精密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增强树脂碳纤维铺层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某光学卫星的结构热变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首先分析得到卫星所在太阳同步轨道的外热流数据,然后根据外热流数据及卫星热特性分析计算得到卫星各舱板的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的温度载荷分布情况。根据极端工况卫星平台的温度载荷,以铺层角度作为设计变量,分析求得卫星平台相机支腿安装平面的平面度、角度以及整星X/Y/Z 3个方向一阶频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数据表明,当θ=40°时相机安装板的蜂窝板面板铺层角度顺序为[90°,+40,0°,-40,-40,0°,+40,90°],载荷
其他文献
为了精确测量边缘产生凸起的超显微硬度压痕,采用高分辨率且能获得压痕三维形貌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得压痕边缘复杂的三维凸起结构。对压痕的三维形貌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压痕对角线方法提取压痕的4个角点,计算超显微硬度。然而,压痕对角线法并不能反映残余压痕的复杂结构,尤其是边缘凸起结构。在测量压痕三维形貌的基础上,为寻找更符合接触力学和压痕形成规律的压头与试样的接触面积,提出了基准平面的概念。通过对压痕面积函数进行微分,寻找最优的基准平面位置,既考虑压痕的边缘凸起,也能很好地反映接触面积。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接触
为了解决硅油洗发水含硅量较高,对头发和头皮负担较重的问题,制备出一种新的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代替纯硅油用于洗发水中。采用自制的烯丙基聚氧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约6000,简称DPPG-6000)与含氢硅油加成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硅氢加成中反应物比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4%,产物的黏度和外观均适宜。对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氧丙烯醚改性硅油的结构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将其代替纯硅油应用
针对梯级利用液化天然气(LNG)在气化过程中释放冷能的同时回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CO2)问题,提出一套氮气回热布雷顿(Brayton)循环与乙烯-丙烷二级有机朗肯循环(ORC)联合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蒸发压力、蒸发温度、氮气质量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氮气质量流量为45000 kg×h-1时,系统的净输出功可达到2834.1 kW,热效率为42.7%,㶲效率为35.1%。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年度净资产(NE)为4209633.
太赫兹辐射中的低频段由于具有很好的穿透性,在太赫兹安检成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增加了人体暴露在太赫兹辐射下的风险,也引发了对太赫兹辐射安全性的担忧.本文建立
针对不饱和聚酯脆性大的问题,以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改性剂,采用溶液共缩聚法制得一系列不同HTPB质量分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考察它们交联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无论常温或低温下,改性UPR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纯UPR的对应值。当HTPB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UPR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比纯UPR相应性能增大了124%、94%和132%;低温(−20)℃下,改性UPR的3项性能分别比纯UPR相应性能增大了220%、186%和167%,表明改
为了测量线阵图像传感器的量子效率,建立了一套基于聚焦扫描法的量子效率测试系统。该系统由照明光源、单色仪、扫描运动机构和标准探测器等组成,利用扫描运动机构带动线阵相机和标准探测器高精度匀速运动,使相机对生成的单色光斑扫描成像;切换线阵相机与标准探测器之间的位置,可实现对单色光斑能量的测量;最后分析计算线阵相机采集图像灰度总和以及标准探测器探测的光能量总和,结合聚焦扫描法理论公式得到线阵图像传感器的量
针对普通磺化聚醚醚酮(SPEEK)膜质子传导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无机掺杂的改善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BaCe0.8Al0.2O3复合氧化物,将其掺杂到SPEEK膜基体中,并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烟用胶囊质量,以k-卡拉胶和氯化钾溶液形成的凝胶为壁材骨架,阿拉伯胶、氧化淀粉和魔芋胶为辅料,对胶囊进行改性。以胶囊压力值和外观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D-最优混料设计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制备壁材的胶液最优配方为:固含率2.5%,其中k-卡拉胶75.00%、氯化钾5.00%、阿拉伯胶12.42%、氧化淀粉6.68%、魔芋胶0.90%(百分比均为质量分数)。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胶囊的平均压力值为12.35 N(压力值合格率
昆虫利用偏振光获取航向,经典的偏振光航向角解算方法都需要偏振光传感器指向天顶点。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太阳位置模型、瑞利天空模型和虚拟偏振传感器的偏振光航向解算仿真系统,详细研究了4种典型的基于偏振光的航向解算方法在仅俯仰倾斜、仅滚转倾斜、俯仰和滚转倾斜条件下的误差特性。最后,仿真和实验均表明,4种典型方法在受到倾斜干扰时,其航向解算误差具有一致性的规律性,而且解算误差不仅受倾角的影响,还受太阳高度角,太阳与偏振传感器相对位置的影响。本文的结果不仅可以用于量化估计传感器倾斜所引起的航向角解算误差,还可用
单像素成像结合压缩感知相关算法利用很少一部分无空间分辨的桶探测器采样值就能重构出成像物体的高质量图像。然而,随机地选取投射的散斑序列无法在更低的采样率下成像。为进一步实现单像素成像在极低采样率下的成像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哈达玛矩阵排序方案,利用对整个数据集的训练效果来自适应地选择透射的散斑信号序列,在重构图像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压缩感知相关算法在数值仿真和实验条件下实现了5%超低采样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