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之理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提出的针刺指导思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进行理论探讨,主要从其理论思想、历代医家的认识以及临床应用(包括针刺位置、针刺手法、针刺时间、大接经疗法)方面讨论,加深对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对临证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采用自拟调中健脾饮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以及胃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95例FD患儿掷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接受西医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自拟调中健脾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胃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观察组GAS、MLT及S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胃电图指标比较,观察组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胃电节律过缓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2组
目的 研究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乙肝患者94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水平]及乙
目的 研究围刺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AHN)患者皮肤愈合及疾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AHN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围刺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法.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皮肤愈合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减轻50%的患者占比和疼痛评分≤2分的患者占比均高
基于一元论的朴素哲学思想,探究消渴病的主要病因,进而为中医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探索方向.从“湿”的来源及分类着手,区分湿气与湿邪.在湿的代谢及转化中分析湿气与血糖的关系.以气化理论为基础,在“湿”与“气”的形气转化中,探索物质转化与能量代谢.从中医之“毒”的本质着手,结合糖毒的致病特点,探索湿毒与糖毒的关系、湿邪与其他病理产物的关系,进而指导临床.
黄芪通常被称为“补药之长”,黄淑芬教授却认为,其与治风关系密切,可称做补药中的风药,对黄芪的认识亦独具一格.总结黄芪具有治风、走表、性升、善通的特点,补而不滞,甘而不壅,能补能通,可升可降,久服无碍.临证灵活伍用治疗慢性肾病及各种内科杂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文中将黄教授以黄芪为主药治疗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介绍经验方肾舒胶囊与肾衰基础方,并列举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