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上夕阳将没的时候,我依稀看到归家的打鱼人,摇摇晃晃的渔舟,楚楚可怜的鸬鹚,打鱼人的长烟斗伴着日落逐渐清晰。那是我祖辈的英灵,在这片广阔的水域上飘飘荡荡,唱响一支支渔歌,经久不绝。
  湖 生
  1938年11月11日,日本人从岳阳城陵矶港口登陆,岳阳城在悄无声息中陷落。洞庭湖畔的渔村还笼罩在荒年的绝望中,每一个打鱼人都在期待下一网可以多捞几条鱼,不至于三餐不继。我的外祖母在这天刚满十二岁,她出生在洞庭湖畔的芦苇地里,生长在她祖父的渔船里,出落得灵秀动人,会唱好听的渔歌,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干姑娘。当然,更有名的是她有个浪荡子一般的父亲,全村人都在计划怎么将她的父亲赶出永福垸,以免他再招来祸端,不过碍于她祖父的面子不好实施罢了。这个能干的姑娘在这天被她的父亲卖给地主家做童养媳,大约是她的父亲又欠了赌债吧。
  天完全转暗,西天只余一丝光线的时候,燕子洲的渔船都走上了归家的路程,湖生还在湖面上磨磨蹭蹭,今天的运气太差了,整整一天才网到两条小鱼,怎么填得饱小孙女的肚子哟。湖生是我外祖母的祖父,宽广的水域阻挡了所有的国仇家恨,他和洞庭湖上所有的打鱼人一样为三餐发愁。前方小小的渔舟冲破水浪,瞬间来到湖生的眼前,慌慌张张,不知要带来怎样的让人惶恐的消息。
  “大哥!湖生哥!你快回去!秀秀被勇伢子卖给镇上卖米的李家了。”
  “老幺!你讲么子!那个砍脑壳的,又出去赌钱了!他气走了秀秀妈还不够,还要造孽!”
  “大哥我们快回去把秀秀接回来吧!去晚了秀秀会被打的!”
  “对对!李家还有一个恶婆娘!”
  那渔舟像离弦的箭,不知道要冲向什么样的命运里。我倒是听我的外祖母曾向我抱怨过李家的婆娘长得又丑又凶,拎着她像拎着一只小鸡,把她塞进李家后院的柴房里。那样混乱的命运里,她记得的也许不过是头顶不甚明亮的天光和不愿回忆的伤痛。
  “湖生你回来啦!你家秀秀被你崽卖了呢!可怜见的,居然卖给了李家做童养媳,不晓得要受什么折磨!”
  “对呀!湖生你莫惯着你的崽呢!这样下去不行的!”
  “勇伢子都三十二了吧?你怎么不带他到船上打鱼呀!”
  “祸害呢!会要祸害我们一垸子的人呢!”
  ……
  尽管湖生上岸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透,仍然有不少好事者将他堵在码头上。在这个乱世里,人人都如惊弓之鸟,怕他儿子给垸子里带来什么祸端,往这个做父亲又做祖父的汉子的心上插上一刀又一刀。他的沉默助长了围观者的气焰,他们已经将他堵在这里半个小时了。去打听消息的老幺都回来了,他们才陆陆续续地散了,怀着没有得到结果的愤懑。老幺告诉他李家不愿意放人,说是他们给了勇伢子八个袁大头,赎金至少要十个袁大头。而且勇伢子也找不到了,今天有人在出镇的路上看见过他,只怕已经跑了。“大哥,我听李家的长工老黑说秀秀被关在李家后院的柴房里,就在李家宅子的后门口,我们去把她偷回来吧!”老幺的话惊醒了还沉浸在愤怒悲伤中的湖生,意识到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要把孙女从狼窝里救出来。
  “对对!你看我都糊涂了。老幺,我等会找几个人一起去李家要人,在前门拖延时间。你动作利索,从后门翻墙进去。把秀秀带出来后,到你家把你儿子带上,你们一起去燕子洲那边的岛上躲躲,好歹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我這边脱身了就去找你们。”这个将近六十岁的打鱼汉子终于拿出他年轻时的气魄做出决定,拼的大约是他从前的荣光。
  湖生年轻的时候是个跑江湖的,专在湖南江西之间倒卖货物,给人跑腿,打听消息,整天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没找老婆的时候倒是活得挺滋润,还和一个落魄的老大夫学了一点医术,他自己摸索着也能给人看点小病,慢慢地结交了一帮跑江湖的朋友。他年纪最大,又有本事,大家都听他的,称他一声大哥。最后在他牵头下,八个人结为异姓兄弟,一起迁入永福垸,好相互有个照应。镇上人口多,鱼卖得动,偶尔还给垸子里的人看下病,生活还过得去。他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气跑了老婆,他一个人带着孙女在渔船上生活起来,索性把一身本事都传给了他们八兄弟中最小的老幺。老幺叫路生,遇到他的时候才十五岁,跟着一帮流氓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差点被抓住,被他救了,跟着他四五年了。他在这个洞庭湖畔的小渔村里过起了安稳的生活,聪明听话的孙女、洞庭湖上的飞鸟、暮色中的歌声,在他的人生中画下浓重的一笔,这大约是他这一生最悠闲的日子吧。可惜好景不长,外面打起来了的消息仍然传到了这个偏僻的渔村,镇上的人越来越少,人心惶惶,垸子里的人搬走很多了,鱼也卖不动了,只剩下走不动的老弱病残。他的兄弟们也陆陆续续搬到山里去了,只剩下老幺还留在这边照顾他。
  “老幺,我家秀秀就交给你啦!”
  “大哥你放心,我肯定把秀秀给你带回来!”洞庭湖的水浪拍打在码头上,高高低低让人心烦意乱,漫天的繁星照亮了岸边的芦苇地,影影绰绰的芦苇慢慢摆动,间或有白色的光点闪动,叫人想去那黑暗里一探究竟。湖生的脸在渔灯身后芦苇地的映照下显得特别明亮,带着某种决心和坚毅。
  路 生
  路生先回了趟家,让他儿子船生收拾好家什,撑着船去镇上的码头等他。他一个人摸到李家后院门口,心中不太安稳,不过并没有在意,这年头有什么安稳的时候呢,整天都在担心天灾人祸。当湖生在前院与李家人争吵的时候,他三下两下冲上墙头跳了下去。柴房里没有灯,他压低声音喊了声“秀秀”,听到里面木头滚动的声音就开始撬锁。他用一根竹签利落地撬开了锁,打开门,秀秀茫然地喊了声叔爷爷,被他一把抱起。
  “你先别说话,我带你出去。”路生将秀秀抱上墙头,自己再翻过院墙,背着秀秀跑到码头上。刚跨上渔船,船生就撑着船冲向黑夜里,这惊心动魄的夜晚总算过去了一半。秀秀上船之后仍然是呆呆的,路生怜惜她这么小就要受这份罪,摸了一下她的头:“秀秀,我们要搬家了,先去燕子洲那边住一晚,你爷爷明天就过来。”听到这句话,她才点了下头。“船生,我来撑船,你和秀秀说会儿话,我们还要一个时辰才到得了燕子岛。”“好嘞!”秀秀在船生不停顿的说话声中睡了过去。外祖母曾对我说过,那夜半时分的星空像一个吃人的怪兽,还发出“哗”“哗”的叫声,我猜外祖母大概是做了一个噩梦,让那个夜晚蒙上了恐怖的影子。   燕子岛是燕子洲上的一个小岛,比较偏远,上面长满了芦苇,只有三两棵大树。路生在这边打鱼的时候发现的,他在这搭了个小棚子,当作一个落脚处,以前他们八兄弟一起出来打鱼的时候还会一起过来睡个午觉。路生见湖生第二天中午都没有出现,只好交代船生照顾好秀秀,自己撑船回去看看。
  路生怕引人注目,便在永福垸码头不远处徘徊,想等人过来问问。不知怎么回事,今天出船的人尤其少,天都黑透了才拦下后屋的全山哥。“路生你怎么在这里,你湖生哥在床上躺一天了,你不会还没回去看吧!他昨天去李家要回秀秀,被李家的打断了腿。你哥带去的人全跑了,他一个人躺在李家门口,我早上去镇上卖鱼的时候看他都快没气了。”听到这话路生已经懵了。“我找了王大夫给他缠了块绷带把他带回来了,你记得把钱给我。”“湖生他晚点去就好了,今天一早镇上就在传岳阳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了,日本人已经快要占领我们这边了,大家都跑啦。李家人也跑了,带走了好大一车粮食,也不怕被人抢了,说不定他们不会带走秀秀呢。”“这狗日的乱世,不晓得要跑到哪里去才好呢。”“路生!路生!”路生这才回过神,“谢谢全山哥,我先去看看我大哥!”他撑着船冲向码头,心却慢慢沉下去了。
  路生到家的时候,看到湖生浑身是血,已经疼得没了意识,满头大汗,眼珠都凸了出来,那随便缠上去的绷带一看就没有起到作用。他拆开湖生的绷带,在湖生的药箱里翻出一瓶很久没有用过的药粉,哆哆嗦嗦地倒在伤口上,重新绑上绷带,却看见湖生的手垂了下來。他跪在那里不知所措。后屋的全山可能是怕他的钱打了水漂,特地过来看一眼,不想却吓一跳。“湖生这是怎么啦!早上还有气呢!我去给你叫人过来!”一大堆从前一起出过船的老人向这个房子围过来,他们或惋惜或惊奇,拉拉杂杂的声音充斥在空气中。路生不得不站起来给他们搬凳子、倒水,湖生哥的后事还得仰仗着这些人呢。得请道人做道场,挖坟,还得把秀秀接回来。对,还有秀秀,秀秀要怎么办呢?我肯定得把她养大,当年我也算被湖生哥拉扯大的。屋子里一片嗡嗡声,路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不过他总算记得请道人摆上道场,在天还未暗的时候撑着船划向燕子洲。他脑袋里全是大哥手把手教他看病、打鱼的样子。
  到燕子岛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两个孩子在岛边上翘首以盼。“秀秀!”他张嘴喊了一声,大约是看他的脸色太差了,小姑娘睁大眼睛流下眼泪。“我们先回去吧!”他最终什么也没提起,载着秀秀和船生一路沉默地回到永福垸。秀秀看到堂屋的白布下盖着的人时终于大声哭出来,这哭声竟奇异地安抚了不知所措的路生,他走过去跪在秀秀边上,说一定会照顾好她,会带她长大成人,会看着她出嫁。这话不知是说给秀秀听的,还是说给屋里徘徊的灵魂听的。吹吹打打折腾了一天终于将湖生下葬了,就在永福垸的一条小河边,那条河直接通向洞庭湖。路生想,大哥应该会满意的吧?
  湖生下葬后不久他们离开了永福垸,因为日本人最终占领了这个小镇。日本人到临镇的时候,南山镇涌入很多借道跑日本的流民,路生收拾了包裹,扔了他的渔船,牵着两个孩子,跟着人群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活。我问跑日本是什么?外祖母说当然是躲避日本人呀!不跑等着被抓吗?不得不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普通人也会将自己的逃狡辩为跑。除了要躲避日本人,还要躲避抓壮丁的,军队在战争中总是要不断补充人进去的,那是普通人和命运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他们随着流亡的人群一路辗转,每隔三五天、半个月就得换一个地方,甚至还把船生弄丢了两回,不过船生那小子滑头得很,总是能够自己找回来。唯一让路生焦虑的是没什么吃的,路上的野菜都被挖光了,偶尔遇到人家地里没有成熟的豌豆那是撞了大运,所以秀秀越来越瘦了,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头。路生不得不干起从前的勾当,去路过的空宅子里顺点小东西淘换一点吃食,即便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总有人做这样的生意。
  1945年春天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到湖北境内了,停留在湖北一个叫南湖的小山村里。路生在这边找了块地,搭了一个小棚子,虽然不知道会不会继续逃难,但总要把眼下活好。不想这一次竟然停留到解放后,分了田地。路生不会种田,只会打鱼,一心想回永福垸,但他拗不过船生。船生已经结了婚,娶的是秀秀,生了一个儿子。他干脆自己做了条小船,他以前跟人学过一点木工,不过这船比起以前那条差远了,只够站个人。他去各家换了几十只鸭子,沿着家附近的一条小河沟放起了鸭子,像从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船 生
  船生并不叫船生,他大名正坤。当年路生在江西救了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见她无处可去,干脆娶了她。船生妈读过一点书,长得温婉秀丽,却是个爽利有脾气的。船生出生在船上,路生拍板说跟自己一样,干脆叫船生,被船生妈啐了一口,哪有儿子和爸取同一个字的,不懂规矩!船生最终被改成了正坤,不过也无所谓,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叫船生,没有什么人知道他的大名。他小时候在渔船里被母亲教导过一段时间,直到母亲过世不得不跟着路生学了一些三教九流的手段,这导致路生在他心中无所不能,非常高大。
  船生跟着他父亲跑日本的时候就显示出他的能说会道和精明,没有粮食的时候总是能够从外面弄来一把野菜或者一两个黑饼子。即使在流亡的路上他也能够交上几个朋友,得亏这些朋友,让他躲过好几次被抓壮丁的危机。他还跟人学了一手弹棉花的本事,这个手艺让他在南湖村顺利地生存下来,但也让他受尽煎熬。船生一家在南湖村落脚的时候,他在附近的几个小村子给人上门弹棉花,后来分了田地,慢慢地攒了一点钱,在南湖村建了一个三间的土墙屋,娶了秀秀,这大约是他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了,因此他执意要把这门手艺传给他大儿子。我外祖母曾告诉我,舅舅才八岁就被我外祖父带出去弹棉花,被逼着学会了这门手艺。其实我舅喜欢机械,十三岁就能自己把家里的那台烂收音机捣鼓好。
  等到他的第五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秀秀的脚被一颗生锈的铁钉扎穿了,船生背着她跑到村里的卫生室,里面唯一的一个医生束手无策。船生看着秀秀流了一头汗,疼得脸都白了。
  “小李,你想想办法呀!你嫂子疼得受不了啦!”
  “哥,我不敢拔呀,到时候血止不住我负不了责的,你去镇上吧!”
  这话才落下,船生就看到他爸拿了一个纸包进来。路生已经好多年没给人看过病了,一号脉手就抖,那肯定是他以前用剩下的药,这么多年了哪里还能用。但船生心底还是信服的,他隐约记得当年大伯的医术有多高。路生找李医生借了绷带,用盆子打了水,倒了一点药粉进去。让船生抱着秀秀,一咬牙就把那颗钉子拔下来了,把秀秀的脚泡在药水里面。秀秀的脚一放进水里就染红了一盆水,不过那药确实有效,五分钟就止住了血。船生又敷了一点药粉在伤口上,给秀秀缠上绷带,秀秀已经缓过来了。
  “大爷,你那是什么药呀?可以给我研究研究吗?”
  “你知道什么!药哪里是能乱研究的!”路生冲人吼了一句,包起半包药,头也不回地走了。船生看到他爸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有点后悔,当初他爸要教他医术的时候他应该学的。
  也许是围观的人看那药太神奇了,也许是路生的态度太糟糕了,总之还没过一个月,路生就被匿名举报搞封建迷信活动。船生也被举报了,说他在家弹棉花,是搞资本主义。他们父子俩一起被关在镇上的学习班学习了一个月,期间还挂大字报游行了一回。路生回来的时候老了很多,浑身的精神都没了。船生一到家就去把他爸药箱翻出来,又拿上自己弹棉花的工具,骑上家里唯一的一辆破自行车到了长江边上,一股脑全扔进了江里。他走的时候那般决绝,头都不回一下。夕阳从江面照过来,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江面上早已没有了打鱼人。
  作者简介:孟京葶,1993年生,湖南益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6级在读研究生。
  点评:这组小小说由三个相对独立的片段连缀而成,以外祖母秀秀的经历为主线,贯穿了“我”祖辈的英灵。作品的年代感较为浓郁:兵荒马乱的时代裹挟着身不由己的命运,落日长烟里的国恨家仇意味着生存的艰难,生发了无可选择的颠沛流离,同时刻画出或英勇或懦弱的人物群像。作品结尾处一笔带过的设置颇有意味,新的运动再次席卷了多难的土地,夕阳残照,江面萧条,余韵绵长。作者将三代的时间跨度容纳于细腻的描写中,氤氲着较为浓厚的现代乡土文学气息。
  ——李彬彬
其他文献
深夜,一只蜘蛛在窗口结网  被病痛缠身时  一只蜘蛛在我眼底小心翼翼地织网  看见我起身,又偷偷躲起来  我躺下,它又继续扯丝,编织,布局  时而就地转圈,时而往回跑  有时,它看看我,生怕打扰我  哎,它多像我隔壁房的母亲  在这个房子,只有它陪着我,为我起舞  病痛发作时,它让我感到被缠绕时  沉重肉身的另一种轻盈  让我翩然入梦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痛醒,隔壁有光照过来  它还在继续,一张网
期刊
二月,寒雨绵绵浇湿了枯寂的村落。从枝桠脱落的残叶打着旋儿跌落在泥潭中,它们并不安宁,欲挣脱丑陋的泥潭,奔向一旁的净土。在它们心中,那就是天堂,尽管村落是贫瘠的,每一寸土地亦是贫瘠的。  屋前的苍山并没有覆雪,缭绕的白雾欲迷惑村落人的眼。屋里,煤油灯的光晕恍恍惚惚,似床榻里老人微弱的气息,苟延残喘。她守在老人的跟前,两眼空洞。她害怕失去在贫弱与饥荒岁月里从未轻易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的母亲。尽管她已是两
期刊
这是2016年一个夏天的午后。我坐在位于南宁柳沙半岛的“我在咖啡图书馆”二楼的小厅里,面对一屋子的新朋旧友,开讲自己的文学之路。这是由立足于家乡广西的中国著名文学理论期刊《南方文坛》主办的我的新书《无穷镜》读者分享会。主办方精心设计的大幅活动招贴上,“从广西南宁到美国硅谷”的醒目字样标示出它又不仅只是关于一本新书的分享活动。从一楼入口处到楼上的活动厅里,一路有鲜花和笑语,桌面和书架上堆放着我这些年
期刊
河  我的房子前面有一条河  我每天对着它  刷牙、洗脸、洗菜、洗碗  但此刻,我背过脸去  感觉它悄悄绕到我的后面  经过我的窗前  它成为我的河  浅 秋  我不知道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和它相遇的时候  草还没有开始  青藤依旧在攀爬  木瓜未曾摘下  我想送你  开在田边的小花  在白马镇,我找不到一家花店  在白马镇  我从街头走到街尾  又从街尾绕到街头  街上卖水果卖烟花卖王老吉
期刊
坚硬如纸  我们五个人在一条路上走着走着,他们四个就突然向我扑过来,我的四肢就被人死死地扯着,他们打夯一般,把我抬起来,随着一声“一二三”又扔下来,来回几次身下的土就扬了起来。放我下来!我大声喊着,不过声音被那些人的叫喊压得死死的,我只能任由他们抬起来扔下去。我想着,一切总会有个结束的时候,恶作剧就真的突然结束了。他们把我抬起来,有一双手突然松开,其他的三双手紧接着也松开了,我就被抛过头顶,然后嗵
期刊
他去世多日后,化成一团黑影到来,背对着我坐在床上。我瞪着双眼,想挥手喊叫,却动弹不了。一股无名的力量,窃取了我的能力和声音。我用僵硬的身体抵抗,把房间挣扎得摇摇晃晃。这个我,用尽一生的力气,想把清醒的自己,从动弹不得的另一个自己里挣脱出来。  其实,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坐在那儿,安静得似乎要和黑夜融为一体。  我明明记得,自己亲眼看见他被放进棺材里,一群人闹哄哄地,用绳子把棺材吊进坟墓,一松手,坟墓
期刊
1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花开无声。  儿时,常常跟在劳作的父母身后,在田间地头瞎逛,那些细小金黄的野山菊,总会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偶尔把细小多情的野山菊采摘下来,拽在小手上,有时我又把它们合成一大束,捧在胸前。撒欢着奔跑的我,两只小手扬起的野山菊,如两具燃烧的火把,点亮了乡村弯曲的山路,也照亮着我的童年。  野山菊花开的季节里,我童年的梦想,也被它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点缀着,那一缕缕恰如其分的淡淡
期刊
红尘好,有味  行长蛇岭,要慢,用上中年好光阴  神仙不吃肉,先入姐妹狗肉店  看细妹,流口水  转弯,有棋牌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家  观战,上阵  浮云过冈千里轻,不相干  喊吃胡啦,前日的太阳,屁颠屁颠赶来今朝  易经馆在岭顶,先生号称半碗水  遇我,说我前世,是只龟  今生还在爬  伪上帝之手  夏荷还没微笑,猪小姐由她的上帝  領入荷塘深处。上帝之手,有轻风  抚过她灵魂,那儿荷苞忍了又忍
期刊
酒桌上酒  砖块启开黝黑色脑壳  比喻总是那么糟糕  抵达不了心脏另一侧  静静去看别人祷告  上帝是会颔首低眉了  仍由鲜血缓缓变老  缝合不上大半边情色  自殺者不展示面貌  面首朝地下混搭着酒  这酒由于醉汉散落  酒精里流露些许扭捏  渗入嘴唇间反映枯柳  据说这里曾经阔绰  有对情侣用手撇了撇  风外雨里  一缕幽暗烟卷里燃烧  所有夜晚随光流逝  你缠绕春风吹散歌谣  疼痛向着流水竖立
期刊
北方澡堂的氤氲里,总是呈现其乐融融的景象。  三五个白晃晃的身躯被展览在热气奔腾的水流下,白到透明的气体勾勒出不清晰的人形。鼻子常可以闻得到空气中朝你扑来的肉的味道。这种味道有点像陶瓷焖锅里被煮烂的清水白肉。这肉得要不放油、不放盐,也不放糖,散发着隶属于天然的熨帖味道,温温的。一家子同性的亲戚要是一同洗浴,就会毫不顾忌地互相搓背,互相捏肉,丝毫不介意长幼辈分。她们会拍着自己或单薄或健硕的大腿鄙夷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