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妹:参赛就是最大收获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wol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汶妹的名字在世锦赛的秩序册上是全新的,在女双领域是全新的,在成人赛事中也是全新的。这一年,她从单打转到双打,从世青赛打到世锦赛,以闪电般的成长速度跻身到中国队的女双前列。虽然世锦赛上没有拿到很好的成绩,但对于年仅19岁的李汶妹而言,能享受到这种在世锦赛上拼搏的过程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一年时光:
  从单打到双打,从世青赛到世锦赛
  2017年7月,李汶妹还在代表中国队参加亚青赛的女单项目。之后的全运会,她身兼女单和女双两项,为湖北队拿到女团银牌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全运会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后,基于队伍和对她本人发展的考虑,队伍决定让李汶妹转练双打。在国家二队仅仅练了一个多月后,李汶妹便以双打组的身份来到了世青赛,并在团体赛重要场次中兼项女双和混双。这样的安排,既反映了团队对她的信任,也代表了她的能力,李汶妹也坦率地表示:“其实我比较喜欢双打。”
  世青赛后,李汶妹正式到国家一队女双组报到。来到队里的第一个搭档,就是已经在女双赛场上取得了不错成绩的黄东萍,打的第一站公开赛,就是家门口举行的中国公开赛。以全新的身份,参加全新规格的赛事,李汶妹觉得没什么压力。在这种心态下,她们在中国公开赛第一轮就输了,紧接着的香港公开赛却打进了四强。这个四强,也让李汶妹的名字一下子闯入了大家的视野。
  直到世锦赛资格积分截止前,李汶妹/黄东萍仅仅参加了六站赛事,别人有一年的时间去累积世锦赛资格积分,但她们只有六个月。拿着六站有效积分,她们在今年5月第一期世界排名中仅位列第52。这样的排名,要参加世錦赛有点难度,连李汶妹都直言“完全没想过能参加世锦赛”。
  “完全没想过”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其他排名靠前的组合的退出,让黄东萍和李汶妹在最后时刻拿到了世锦赛资格,她们在7月初打印尼公开赛时才正式确认这件事。“完全没有想到!我都没有觉得自己能打啊!反正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我去拼就好了嘛。”李汶妹这样形容备战世锦赛期间的心态。
  两场比赛:
  收获不一样的心态体验
  想是这样想,但做却很难做到。世锦赛第一场,面对一个月前三局赢过的吴玓蓉/许雅晴,李汶妹/黄东萍又打满三局才胜出。
  回顾那场球,李汶妹觉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都准备得不充分,觉得之前能赢,这次也可以,对困难的准备不足。第二场对阵最后夺得冠军的日本组合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她们先赢后输,以1比2不敌对手。
  到了第二局后半段和决胜局,日本组合已经比较适应李汶妹的进攻,在攻不死、无法有效得分时,李汶妹觉得当时的自己已经越来越没信心,甚至有点虚。这固然有组合间的技战术和能力问题,但关键时候的心态也影响到局势。李汶妹觉得这场球第二局16比16时就是转折点,也是她对世锦赛印象最深刻的点。
  回顾这次世锦赛,李汶妹觉得自己的心态都没放好,第一场放高了,第二场后半段放虚了。其实,在之前的比赛中,她和黄东萍连胜过日本的几对主力,李汶妹也感觉自己的进攻力量足够,但失误偏多,经常让对方轻易得分,这些都是教训,也是收获。
  内柔外刚:
  希望从过程收获自信
  在队里,大家习惯叫李汶妹为“妹妹”,不仅因为她年纪小,还因为她温和的小女生性格。妹妹自评性格平淡、随和、偏内向,她很少留意网络上的言论。她这样说:“输赢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我不希望过多地用结果来衡量自信心,而是从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收获自信。”
  有人会觉得李汶妹太温和,不够狠,像小绵羊一样,这会影响她在场上的霸气和求胜欲。的确,内敛平淡的个性和她酷酷的外表以及凌厉的杀球并不相符,连她自己也搞不懂这种反差从何而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她不向往胜利,相反,小姑娘比谁都更想证明自己,只是不同人的行动和表达方式会不一样。
  这一年,李汶妹经历了从单打转向双打,在世青赛后马上以火箭般的速度拿到了世锦赛女双资格,实现了从青年大赛到成人大赛的无缝连接。在她眼里,这一年的经历足够多而宝贵,毕竟她才19岁。问起其他队员在世锦赛最大的收获时,他们大多会具体回答自己在比赛中的得与失,李汶妹的回答却独树一帜,她觉得,参加世锦赛这件事就是她最大的收获。
其他文献
伤痛难掩对羽毛球的爱  1992年春,南宁市举办一次羽毛球比赛,因为缺少工作人员,李宾南的一位朋友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去做裁判员。当时的李宾南对羽毛球知之甚少,担心做不好,但在朋友的鼓励下,他还是壮着胆子决定去试一试。  1994年,李宾南考取了羽毛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开始从事裁判工作。但李宾南并不满足于只是做裁判,他觉得凭他的身体素质,只要肯努力,一样可以驰骋赛场。那时,李宾南结识了南宁市的业余羽
期刊
药球,通常也称为实心球、健身球。  对于许多运动而言,产生力量和力量的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尤其那些需要爆发力的竞技比赛。药球训练,在结合项目的体能训练和循环训练中,可以被用来提高力量和动力链系统力量的传递。  本期,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些药球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负重下蹲练习  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合适重量的药球,双脚打开,略宽于肩,双手持药球,负重下蹲。12至15次一组,每次2至3组。动作过程中
期刊
8月8日是中国全民健身日,2018年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在京举行了发布会,宣布该项赛事正式启动。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由亚洲羽毛球联合会、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今年是连续第二届举办。赛事以“健康中国、羽动亚洲”为办赛口号,将国际顶级赛事的观赏性与全民参与性巧妙融合,成为中国首个草根羽毛球爱好者与亚洲顶尖球员同台竞技的全新赛事。  继去年首届赛事举办后,赛事组委会吸取各方经验,对今年的赛事进行了全新打造
期刊
7月30日至8月5日,羽毛球世锦赛在中国南京举行,中国队合计取得2金2银4铜。其中,刘雨辰/李俊慧和鄭思维/黄雅琼分别夺得男双和混双冠军,石宇奇在男单决赛中不敌日本的桃田贤斗,屈居亚军。  混双决赛是中国队内战,头号种子郑思维/黄雅琼以2比0战胜队友王懿律/黄东萍,首夺世锦赛冠军,他们也凭借世锦赛积分首度登顶世界排名第一。另一对中国组合张楠/李茵晖也闯进了四强,因此混双领奖台上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
期刊
从重组到世锦赛夺冠、世界排名升至第一,郑思维/黄雅琼只用了十个月。他俩是分开接受采访的,被问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们给出了一样的答案:共同成长。  备战:  做好困难准备,逐步提升状态  作为混双头号种子,郑思维/黄雅琼有着挺特别的签表,乍看上去对手的排位不高,但半区内主要对手的状态都很好。印尼组合哈菲兹/格罗里亚半个月前刚夺得泰国公开赛冠军,马来西亚组合吴顺发/赖洁敏更是在10天前的新加坡公开
期刊
自从汤杯决赛后,李俊慧因“脱衣未遂”而一夜成网红,“脱衣服”也成了世锦赛期间他们赢球后观众的必备要求。夺冠后的瞬间,李俊慧终于兑现了几天来反复都绕不过的这个承诺,“一鼓作气”地顺利脱下衣服,抛向了观众。  庆祝、脱衣服、抛衣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以至赛后有记者这样问他:“李俊慧,你是已经策划排练过的吗?” 其实,这只是李俊慧一直记得的一个诺言,是潜意识里的一个反应,但不代表他当时有多清醒。采访时,
期刊
你从不会见到黄雅琼在訓练场或者赛场上对搭档发脾气,遇到同伴打得不好时,她往往是面带微笑送上一句“没事儿”。  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黄雅琼总习惯于去为别人考虑,带着她标志性的甜美笑容。  2016年4月,黄雅琼和当时的搭档鲁恺一起登上了《羽毛球》杂志的封面。在那次采访中,黄雅琼谈得更多的是搭档,对于自己,则说得很少。所以,当再次选择她当封面人物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很自然:“自己一个人作封面人物,
期刊
8月8日至15日,2018年威克多杯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今年赛事最大特色莫过于发球,本次锦标赛是国内首次实行发球新规则的专业赛事,这也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在发接发环节有了新的体验,整个比赛也因为新规定的引入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虽然“1.15米限高令”早在今年3月就在世界羽联的巡回比赛中正式试行,并在5月的世界羽联理事会议上正式通过议案(具体高度在今年12月最终确定),但中国国内的
期刊
这一届南京世锦赛,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脸庞。虽然他们放下了球拍,褪去了运动员时的光芒,但是在白色羽毛球的吸引之下,他们变换了身份继续爱!  孙俊:首次临场指挥很紧张  值得一提的是,石宇奇这次登场,坐在临场教练席上的除了国家队男单教练陈郁,还有江苏队总教练、前世界冠军孙俊。  在今年5月的汤尤杯赛上,孙俊就以顾问身份随国家队征战曼谷,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协助石宇奇的训练。石宇奇可以说是孙俊一手培养起来
期刊
从格拉斯哥的八强到南京的亚军,王懿律和黄东萍这对组合在这一年收获了质的飞跃。在这一年间,王懿律拿到了第一个全运会冠军、第一个超级赛冠军和第一个亚锦赛冠军。拿到世锦赛亚军,他觉得收获很大,但离冠军领奖台只有一步,他也觉得遗憾。  赛前,王懿律只看了前两轮的签表,看到大概是印尼和日本两对组合,就知道会很不好打,结果也如此。如果说打印尼组合的三局是小意外,只能算磕磕绊绊的话,那么16进8打日本组合渡边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