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年身体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胖通常伴随着机体的慢性炎症状态,近几年来,国外学者在分析肥胖特征时,趋向于使用"慢性炎症反应状态"来表述。旨在通过对肥胖受试对象分别采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探讨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年身体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7名志愿者(男=18人、女=19人)分为有氧运动组(男=10人、女=10人,年龄=21.1±2.0岁,BMI=30.28±2.17)和抗阻运动组(男=8人、女=9人,年龄=21.1±1.6岁,BMI=30.10±2.35),两组分别进行4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每周运动6天、每天运动1.5h;有氧组以慢跑和健身操的形式进行运动,以个体心率进行强度监控;抗阻运动组以增肌为目的,以自身重量运动为主,辅以弹力带及少量器械运动。整个运动期间根据受试者自身静息代谢率分组控制饮食,并分别在运动前、运动4周后、停训4周后进行3次双能X光体成分测试并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试受试者血清TNF-α、Visfatin浓度。结果:1)经4周运动后,有氧运动组的体重由92.13±13.68kg下降到84.08±11.90kg(P<0.01),停训4周后为84.49±12.60kg;抗阻运动组的体重由86.68±13.91kg下降到79.79±11.82kg(P<0.01),停训4周后为79.72±12.36kg。2)体脂百分率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有氧运动组的体脂百分率由38.84%±5.54%下降到34.65%±6.31%(P<0.01),停训4周后为33.99%±7.33%;抗阻运动组体脂百分率则由38.52%±5.41%下降到34.30%±6.91%(P<0.01),停训4周后为33.10%±6.82%。3)有氧运动组TNF-α初始水平为16.60±2.22U/ml,4周后为16.20±1.65U/ml,停训4周后显著下降为14.13±1.82U/ml(P<0.01);抗阻运动组初始水平为16.29±2.55μg/ml,4周后为16.77±2.82 U/ml,停训4周后显著下降为14.93±2.48U/ml(P<0.01)。4)有氧运动组Visfatin初始水平为24.58±11.14mg/L,4周后显著下降到10.35±6.46 mg/L(P<0.01),停训4周后显著回升到19.66±8.64mg/L(P<0.01);抗阻运动组Visfatin初始水平为23.45±14.13 mg/L,4周后显著下降到16.07±14.32mg/L,停训4周后为17.40±9.98 mg/L。结论:1)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能通过减少机体脂肪重量,有效降低体重;2)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通过降低机体血清TNF-a、Visfatin水平,改善肥胖机体的慢性炎症状态;3)抗阻运动方式在改善肥胖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效果上优于有氧运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CT图像及病理结果,结合文献报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外境外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类型 ,形成原因及过程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众心理及行为特征 ,处置原
目的:揭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儿童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影响,为阐明体育运动与儿童脑的可塑性关系提供新证据。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
选用履带车辆二自由度1/4的车体模型,分别针对被动悬挂系统和基于磁流变液(MRF)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在加上H∞控制算法后,得出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
目的报道染色体46,XY,t(18;21)(q11;q22)平衡易位携带者1例。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G显带。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t(18;21)(q11;q22)。结论平衡易位是导致不良
3月18日召开的五届市纪委五次全会,对于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新
报纸
通过考虑城市应急疏散中心的"通达性"与"经济性"原则,提出城市应急场所选址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NSGA-II算法对模型进行算法求解,从而得到应急疏散中心选址模型的最优解群。
目的将叙事医学能力培养融入医学教学,使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得以回归,从而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