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脱位关节突交锁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中的作用,以期找到快速牵引的适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4年3月颈椎外伤致关节突脱位交锁术前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12例.常见脱位节段:C4.58例、C5,6 15例和C6,7 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床旁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法,牵引复位成功者均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复位失败者行颈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85.7%,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16.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例患者获平均21.6个月(13~36个月)随访.随访病例中植骨融合者均获骨性愈合,颈椎序列良好.结论 床旁颅骨快速牵引复位法适用于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可先行颅骨快速牵引复位,复位后行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宜行后路切开复位。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一般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而每种危险因素又包括很多种.各危险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协同起作用。
本文介绍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小肝癌及肝癌病理分化的应用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综述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出超声造影是目前超声医学发展最快速的应用之一,它使超声
目的 了解本地区低危人群胎儿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随机选取2218例孕20~40周的无合并症单胎孕妇,检测脐动脉(近胎儿侧)及大脑中动
介绍了九华山庄二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以及跟踪测试的情况.阐述了选择复合式系统的理由,指出测试土壤热工参数以及进行地下温度模拟的必要性和确保地下热
心跳呼吸骤停(CA)是临床常见的危急情况,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心肺复苏技术(CPR)以来,已成功抢救大量濒死患者。继《200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之后,历经5年的科学实践验证,2005年末美国心脏协会(AHA)又新发表了《200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随着新科学证据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充实,心肺复苏技术和观念不断得到更新,CA的救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然而,在临床急救工作中,仍有一些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着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
对药物数据报道数据库中142553个药物分子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得到了这些药物分子的共同结构特征.根据药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将其拆分为环结构、侧链和连接子,共整理得到32017个片段结构,其中环结构13642个、侧链10076个、连接子8299个.为更好地指导全新药物设计,利用拆分片段构建了三个虚拟组合片段数据库:用环结构和侧链组合方式构建了药效基团库,含有34244个片段;用环结构的刚性特点构建了基本
[目的]观察三七总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50%CC1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35 d,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治疗,于实验第2、5周(实
采用氨基硅油和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对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室温固化耐热环氧胶粘剂。探讨了氨基硅油和CTBN的加入量、环氧树脂种类等对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睡眠与癫癎发作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早在1890年对癫癎的研究中就发现癫癎发作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观察到癫癎发作易受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1]。近年来,从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