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节选)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式周表哥②:
  别仅三月,而东西相隔竟迢迢在三万里外,想念何如!出国后,途中曾数寄片,想均入览。抵欧后,以忙于观览、寄稿及交涉入学事,竟未得暇一报近状,仅于在巴黎时一寄贺年画片,歉殊甚也!
  兄之来函,以本月中旬至,彼时弟至英伦已一旬余。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积思愈多,执笔亦愈迟缓,一函之报,竟至今日,得毋“望穿秋水”邪?……
  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且既来欧洲猎取学术,初入异邦,更不敢有所自恃,有所论列。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至若一定主义,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来书示我意志,固弟之夙愿也,但躁进与稳健之说,亦自难定。稳之极,为保守;躁之极,为暴动。然世亦有以保守成功者,如今日之英也;亦有以暴动成功者,如今日之苏维埃俄罗斯也。英之成功,在能以保守而整其步法,不改常态,而求渐进的改革;俄之成功,在能以暴动施其“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而收一洗旧弊之效。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贻其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至实行之时,奋进之力,则弟终以为勇宜先也。以今日社会之麻木不仁,“惊骇物议”,虽易失败,然必于此中乃能求振发,是又弟所深信者也,还以质之吾兄,以为如何?……
  来书所论“衣食不敷,日求一饱且甚难,即朝朝叫嚣,何裨实际?”兄意以为衣食足后乃得言社会之改革,是诚然矣。然亦唯其“衣食不敷”,方必须“朝朝叫嚣”;衣食足者,恐未必理会“衣食不敷”者之所苦耳。且“衣食不敷”之人何罪,社会乃必使之至于冻饿至死而后已?彼不起而叫嚣,亦终其身为饿殍耳,是社会组织之不平,无法以易其叫嚣也。方今欧美日日喧腾社会之问题,即面包问题耳,阶级问题耳,俄且以是革命矣,德且以是革命矣,英、法、意、美亦以是而政治上呈不安宁之现象矣。是固兄之所谓叫嚣,而终不免于叫嚣也。愿兄有以深思之,当知不平现象中当然之结果,便如是而已。……
  匆匆报此,并颂
  俪安!
  弟 恩来
  一九二一·一·三○
  注释:
  ① 这是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写给表哥陈式周的信,反映了周在探索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时的思考。
  ② 式周表哥,即陈式周(1882-1954),江苏宝应人,曾任上海《申报》编辑、《江苏通志》编纂。
其他文献
期刊
光明网讯(记者刘丹)9月13日,为打造用新思想武装的泉商队伍,使泉商更加自觉落实新发展理念,由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市委统战部、泉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泉
期刊
中共估计到蒋介石集团覆灭的三种形式,提出必须坚持第一种形式,把中国革命战争进行到底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重庆谈判开始,国共之间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谈判。由于蒋介石对和平谈判始终缺乏诚意,一意要用战争的方式消灭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双方实际上是边谈边打。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一手操纵的“国民大会”召开,标志着蒋介石最终关闭了国共和谈的大门。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国共
期刊
期刊
行政官员行为动机是指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引发、推动和维持行政官员行为朝向特定目标或者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动力。通过研究行政官员的行为动机来了解行政官
摘要: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明确增加了电子送达的方式。电子送达这一方式的出现,使得送达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便捷化,但同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如受送达标准及其真实性难以认定等各类问题。本文通过对于上海地区的基层法院文书送达状况的调研,追踪电子送达在实践中具体的运用效果。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归纳与演绎,提出合理化的司
领导人出访,是一国对外交往中的大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访他国,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能加强合作,将两国之间的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rn和普通百姓家的“串门儿”不同
当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临近的时候,我的眼前不断浮现出那在南京路上观灯的情形,面前有一片五颗星星在一起促膝谈心、并在金黄色的秋风中猎猎作响的美丽天空,真
期刊
乡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这里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气息,这里的人们是那样的单纯朴实.让我们沏一杯清茶,得一份闲适,走近名家笔下的乡村,感受不同地域不同笔尖下的乡村之美.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