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发展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但目前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仍不足以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这无疑是一个有利于中国和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伟大创举,但实现该战略任重而道远,尚存在诸多困难。为此,以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为例,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三角贸易;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15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1)以共生理论指导构建国际关系体系。金应忠研究员在《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一文中强调,“‘共生’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夏立平教授在共生思想的启发下又提出以共生系统理论来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在《论共生系统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一文中,他认为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共生整体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来推进。
  (2)从中美博弈的角度分析,一些美国的智囊团强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反制美国重返亚太。他们强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其本质是为了与美国寻求海上及陆上战略空间的权力分享,甚至是势力划分;还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目的就是中国为了将东盟海洋空间划归到自己的太平洋水域势力范围;强调中国要在东亚地区之外打造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圈,是为了应对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造成的挤压,进而对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进行的围堵和遏制形成有效的反制。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一举一动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同的学者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本人从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为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发展。
  1 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现状
  1.1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现状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主导着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亚洲迅猛发展的新兴工业主体,并以“中国制造”著称,其发展已经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己本国利益也正在试图改变国际贸易的规则。然而中美贸易发展仍在如火如荼进行。2014年,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下跌,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尽管中美之间贸易增速缓慢,但一直呈增长态势。中国始终在美国进口国中稳居第一,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特点和优势。从表中也可看出,美国在中美的贸易中一直处在逆差地位。为什么美国还一直能处于经济协调状态?是因为美国长期在资本项目上保持顺差,资本项目的顺差大大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
  1.2 中国与中东的贸易现状
  中东地区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原油、石油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随着中国的發展,在向世界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的同时,其自身对于资源、能源以及粮食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日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的交换相伴随的,是中国与中东间日益兴起的资金、人员流动,二十一世纪以来,正式基于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商品、石油、人员、资金流动,中国与中东地区沉寂数百年的“丝绸之路”才会再次兴起。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时代,中国的丝绸、瓷器与中东的香料、珠宝、犀象的双向流动是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当代,中国与中东现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是以“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而展开的。古今对比可以发现,古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东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即中东地区出口的始终是资源性商品,而中国输出的始终是生产性商品。而且,如果说古代中东地区对丝绸、瓷器的依赖超过中国对香料珠宝的需求,那么在当代中国对石油的依赖远远超过中东国家对“中国制造”的需求。
  1.3 美国与中东贸易的现状
  中东丰富的资源、能源,以及优越的陆上地理位置也吸引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垂涎。尽管美国已经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对于中东地区的争夺。TPP协议的制定便是美国为了重返亚太地区而发起的。
  就目前来看,欧美国家能源的“非中东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就美洲而言,美国与其他美洲国家互为最大的石油进出口伙伴,2013年,美国石油进口(原油+石油产品)的第一大来源地区是美洲,占比58.7%,其中墨西哥和加拿大占比41.4%,中南美洲占173%,而中东地区则下降为第二大来源,占20.7%左右,北非和西非共占8.4%。可见,美国的石油进口已经形成以美洲为核心,中东和非洲为补充的格局。而且,随着美国的页岩油、加拿大的油砂和巴西的深海石油的开采,美洲正在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版图的“新中东”,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改变全球的能源分配版图。
  中国、美国、中东是典型的生产国、消费国、资源国。作为生产国的中国向美国和中东大量输入中国制造的商品,同时从资源国的中东进口石油,从消费国的美国引进资本、人才和科技。美国从中东进口部分石油,而向中东输入资本、人才和科技。这种三角贸易的结构特点是:一方面,美国在经常项目表现为逆差,在资本项目上表现为顺差,并且这种顺差弥补了逆差,使得美国对资源国和生产国的剥削更为隐秘。由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直接交换,逐渐被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所取代,消费国与资源国的贸易联系也变得相对间接,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中国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极度渴求,以及不得不为此而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道德代价。美国、中国、中东是世界和国际贸易中典型的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研究他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贸易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是在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的格局下进行,这种三角贸易结构不合理
  首先,在当代的国际贸易中,是由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掌握着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权,大宗商品的定价方、购买方、供应方三者是分离的。其次,美元是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的主导性货币,承担着全球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第三,近代以来由西方主导的海洋贸易仍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海上运输是贸易往来的主要形式。由于美国在以上三方面中占据绝对优势,主导着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因此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已经不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各经济体处于一种大致平等的交换关系。
  2.2 美元、石油和“中国制造”的三角关系不对等,三者之间的流动极不均衡
  美元在国际贸易具有定价权和或货币结算功能,因此,美国、中国、中东的三角贸易集中表现为石油、美元和中国制造的贸易。美元换石油,美元换中国制造,石油美元换中国制造美元,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储备了大量的中国制造美元,中东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元,当拥有较多美元的中国和中东在本国无法消化大量的美元时,最终美元又会以资金、购买等各种形式流向美国,成为美国的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金融资产,从而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平衡。简言之,美国在经常项目上用美元交换外国的实物商品,资本项目上又用虚拟的金融资产凭证换取外国美元,从而实现了美国的金融产品与外国的实物商品之间的循环流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式货币化的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支撑着美国的经济运转,且进一步巩固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2.3 中国的外贸形势持续低迷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各经济体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各国的外贸需求下降,全球贸易量出现萎缩。在全球需求疲软、结构失衡的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也出现下滑,现阶段进口和出口均出现负增长。另一方,由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直接交换,逐渐被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所取代,消费国与资源国的贸易联系也变得相对间接,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中国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极度渴求,以及不得不为此而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道德代价。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转型
  3.1 一带一路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提供了出路
  在能源进口急剧攀升的同时,当前中国也面临着产能和资本双重过剩的压力。“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有利于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中国制造的商品,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其次,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档次。第三,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之外,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也日益面临着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寻求多元化的资本流通和增值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扩大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规模,有利于中国在沿线国家推行人民币的国家化。
  3.2 有利于实现中国的进口多元化和能源安全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在于区域协调和海陆全面开放,一带一路既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路线,同时也是海路和陆路分别将东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相联系起来的新图景。具体而言,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中南三线,西部地区可以与整个欧亚大陆相结合,一路通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蒙古、俄罗斯、西亚、南欧、中东欧和西欧等沿线地区。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部沿海地区则可以与太平洋、印度洋相结合,一路通往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亚丁湾乃至地中海国家。在于沿线各国打通的情況下,首先,在不改变中东是中国石油进口重要来源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拓展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其次,在海上运输仍将长时期内发挥主要作用的背景下,通过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修建陆上油气管道的方式,绕过马六甲海峡,实现能源进口方式的多元化。第三,在美元仍将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交易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的背景下,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有利于推进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本币化或人民币结算,实现能源进口定价权和结算货币的多元化。
  3.3 带动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于沿线国家更是一种机遇。首先,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消费国,且具有长期、持续、不断攀升的进口需求。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是其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资源领域的供需方面存在高度的互补性。其次,中国是目前在世界上拥有最多资金储备的国家,除了极少数富有的中东产油国之外,大多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问题,因此,双方在资金方面的供需存在高度的互补性。第三,中国目前在高铁、通讯、船舶、核电等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领域都达到了世界了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经验。相应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交通、电力、通信、港口、民生等领域,普遍存在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因此,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供需方面存在高度的互补性。
  3.4 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良性发展
  首先在经济方面:目前的世界格局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强势塑造形成的西方——非西方的“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反映在国际贸易中,即是不同的国家在经济贸易中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呈现出结构性和从属性。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与沿线国家重新强化了彼此之间受近代西方日益冲击而走向没落的经济联系,重新建立起于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合作关系,使得国际贸易结构朝着扁平化、多元化、平等化发展,使得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在都可以经济贸易中享受公平的待遇。
  其次在政治方面,在经济贸易背后隐藏地其实是深深地政治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主导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秩序,其实是其强大的政治地位和秩序在其保护作用。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之间只有逐渐改变经济格局,才能逐渐重塑世界的政治格局。而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现有的政治秩序,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
  [2]金应忠.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J].社会科学,2011,(10).
  [3]夏立平.论共生系统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2015,(2).
其他文献
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冲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寻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6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为能与企业直接接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具有技术知识、实践能力、交往能力、责任心等各方面“职业素养”。为此,拟从商务日语口语实训创新角度出发,进行将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专业技能实训过程的实践,探索发展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商务日语口语;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
期刊
摘要:外贸单证课程是外贸类课程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具有专门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外贸人才意义重大。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全方位人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和方法创新。现阶段,很多高校开始注重学校与企业的链接,注重人才的对口培养,提出开办校企合作式的技能竞赛,以促进单证教学的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适合现代社会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单证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其较弱的市场地位导致其面临了严峻的融资问题。中小企业急需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以保证自身的存续和健康成长。据此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入手,分析了产生融资困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证券市场;民间借贷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
期刊
摘要:以一系列养护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等活动的施工经历,对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关键工序等层面的技术要点加以介绍,由此力求给同行在这一领域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等。  关键词: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关键工序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91  沥青路面以其维修方便、驾驶舒适性高、平整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
期刊
摘 要: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自2000年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仅对菲律宾存在旅游服务贸易顺差,而对泰国和越南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对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缅甸则由顺差转向为逆差。从发展态势上看,中国对东盟十国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趋势已经不可扭转。因此,在当前“一带一路”政策的导向下,我国应该有策略地利用好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地位,在与东盟各国的博弈之中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政
期刊
摘 要:针对宁波市食药监管人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SWOT模型对食药专业学历教育班GSP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明确教学定位、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师资配置、重视后勤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监管人才;学历教育;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34  1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人才队伍现状  20
期刊
摘要:所谓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翻转,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高等教育以其特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决定了采取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在大学生中推广翻转课堂势在必行。以合同法课堂采取的翻转式教育模式为例,总结实施中的经验与不足,为推广翻转式课堂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合同法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
期刊
摘 要: 社区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为此,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为例,通过介绍社区群众文化的概念,阐述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完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社区;社区群众文化;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以绍兴市开发区“二次发展”为例,分析新常态下绍兴市开发园区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开发区“二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任务,可以发现产城互动发展将成为今后绍兴开发区发展的新常态。最后结合绍兴开发区发展实际提出较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开发园区;二次发展;绍兴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13  1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