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铀矿“铁矿石陷阱”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年中,中国的核电步伐悄然重启。
  近日,《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已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原则通过。
  最令人关注的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目标,虽然还有待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后才能确定;但业内基本一致的看法是,我国将在2015年实现核电总装机约4000万千瓦,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达到6000万-7000万千瓦,新建约3000万千瓦。
  中国目前已运行的核电机组有15台,总装机容量为1256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约占全球在建机组的40%,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大规模发展核电站,加大了中国在核电技术和核燃料领域的对外依赖。这将使得中国的核电工业在这两个领域暴露出‘软肋’,从而可能使中国目前在石油、铁矿石上面临的困境在核电问题上重演,”安邦咨询合伙人、高级研究员贺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贫铀”的中国
  世界核能协会与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铀产量仅为885吨,而同年铀的消耗量却达到了4400吨。
  由于缺乏铀资源,中国的核电发展已经对铀资源进口产生严重依赖,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石油、铁矿石。
  203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以此为标准,我国2010至2030年期间铀矿累计需求量将高达28.4万吨。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我国已查明铀矿资源量为6.8万吨,待查明铀矿资源量为0.6万吨,合计7.4万吨。
  2030年前,我国铀矿累计需求量大约相当于我国资源量的3.9倍,缺口高达21万吨。
  若以一台核电机组60年的全寿期计算,我国2030年前投入运营的核电机组全寿期对铀矿累计需求量,将高达123万吨,是我国资源量的16.7倍。
  业内预计,面对急剧攀升的需求,中国将很快出现铀矿供应严重短缺。
  “铀矿山建设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周期,”中核集团顾问李玉伦博士提醒《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即使几年内我国国内铀矿勘查有新的重大发现,也难以在短期内大规模供应市场。”
  贺军认为,“中国巨大的核电建设规划,意味着中国未来将有极大的铀矿资源需求,实际上向全世界明确发出了一个争夺铀矿资源的长期‘要约’。”
  数据显示,我国对铀资源的需求,将由2008年占国际市场比例的3%,快速增长到2020年占国际市场比例的20%以上。如此巨大的增长,足以影响当前全球铀资源市场的格局。
  亚太资源有限公司(01104.HK,下称“亚太资源”)首席财务官黄炜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未来5-10年里,中国的实际购买力,将会是全球铀矿市场上的绝对主力。”
  巨头垄断下的铀资源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大的“铀胃口”,国内相关企业纷纷加快对核原料的开发和布局,其足迹早已踏遍纳米比亚、尼日尔、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主产铀国和地区。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铀的进口量增加了两倍以上;但这依然无法改变中国核燃料供应面临的巨大短缺挑战。
  正像我们熟知的铁矿石一样,全球的铀资源,也早已被全球矿业巨头们垄断。世界核能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85%的铀矿产量来自排名前八的铀矿公司;而这些公司,则完全垄断了全球产量排名前十的铀矿。
  “当前,海外铀矿资源的基本布局已经完成,跨国公司早已控制了全球较优质的铀矿资源,”贺军分析认为,“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公司,要么通过高溢价来获取一部分资源,要么必须从其它跨国公司那里来购买。”
  而在当前国际铀矿市场上,中国企业,基本上只有中核和中广核集团在孤军奋战。
  而对于铀资源巨头而言,即使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它们也未放慢对全球铀资源版图的扩张。
  法国阿海珐(AREVA),是全球知名的核电技术和设备提供商;但是,它也是一家铀矿开采巨头。在2011年世界核能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其铀矿产量排名全球第二,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6%。其中,超过1/3的产量来自哈萨克斯坦。
  据了解,2012年,阿海珐在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有望超过4000吨,同时它还拥有当地最重要的Muyunkum铀矿的开发权——该矿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开发价值的浅层铀矿项目”,预计生产成本仅为每吨28美元,而国际市场售价则可达到每吨60美元。
  谋求扩张的,不仅仅是阿海珐。据加拿大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铀矿领域的两大巨头力拓和卡梅科,已在全球屡屡交手,试图扩大在铀矿领域的地盘。
  但在贺军看来,“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像日本企业一样,系统性、协作性地在全球同时控制核电技术和核资源。”
  全球核电“掠食者”
  近年来,日本财团通过大量的合资企业和交换持股的方式,不断加强与铀矿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多项目都由多家企业联合开发,不仅扩大了影响面,降低了风险,更重要的是造成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最终牢牢控制住铀矿开发的主导权。
  比如,日本三井物产、丸红、伊藤忠等著名商社,近年纷纷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国获得铀矿资源。
  尤其是伊藤忠集团,在日本搜括全球铀资源的行动中担当“冲锋队”角色——该集团每年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4000吨铀矿石。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核电企业对于核电领域的渗透,不仅仅是在铀资源市场,“它们对于核电技术的垄断更为惊人”。
  纵观当前全球主要的几个三代核电技术,无论是美国西屋的AP1000还是法国阿海珐的EPR,它们的背后都有着日本核电企业的身影。
  目前,全球核电技术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日系为中心的三足鼎立局面。
  其中,日本东芝控股了美国西屋电气87%的股份;日立和美国GE也成立了合资公司,在日本以外的市场以4:6的比例运营核能源业务,在日本本土市场日立的权益比例是80%;而三菱则与法国阿海珐在合作开发中型核反应堆。
  “这意味着,全球核电技术最重要的三极,都插上了日本国旗,尽管后两极不是控股而是战略合作或联盟;但日本财团大手笔切入核电技术版图的态势显示,中国发展自主核电技术都已经绕不开日本财团,”贺军很担忧。
  绕不开的日本巨头
  日本三井物产的发言人曾直言不讳表示,“我们必须在中国竞争到来之前,确保铀的份额。”
  为了布局哈萨克斯坦,东芝甚至不惜将自己持有的美国西屋电气10%的股份转让给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铀矿进口国的名单上,哈萨克斯坦排名前三。
  目前,对于铀资源短缺的担忧,还并非如此明显;但世界核电巨头对我国核燃料组件的垄断制约,却已显示出“铁矿石”般的威力。
  一位接近中广核的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2011年,法国阿海珐公司在中国岭澳核电站的一次换料中,要求中广核集团对核燃料组件进行技术变更,同时不再提供原来组件的加工图纸,“尽管中广核认为新组件无法满足原来的标准,但在阿海珐坚持下,中广核只有被迫接受了技术变更,并重新进行安全执照论证”。
  阿海珐有这么强硬的底气,完全来自于中国的核燃料组件对其的技术依赖。据了解,在未来5年内,全国总共将有34台机组全部采用阿海珐的AFA3G组件,“其中组件关键原材料均需要从法国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任何突发的异常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我国核燃料供应链的崩溃”。
其他文献
经过不断的探讨,接近决策层的专家们已经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框架。在提交国务院的报告中,专家们首先将存款保险机构界定为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非盈利性机构。  由此“存款保险局”的构想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2005年央行曾向媒体表示,“新的存款保险局将具备完整的监管职能,与银监会共同监管参保银行。”  范建军在上述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建议,“它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单独存在(辅助银监会对银行进
期刊
西班牙获取救助的希望正在陨落、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威胁骤增……始于2009年的欧债危机似乎漫漫无尽头。  2009年正值笔者常驻欧洲伊始,危机爆发、欧盟第一位“总统”范龙佩上台。此后数年间,欧盟错过一次又一次良机,在危机中越陷越深。  当下,又是奥运盛典之时。同样的盛会,却不复4年前的经济繁荣景象,伦敦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下不堪重负。  回顾过去4年,无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此后的主权债务危机,
期刊
身为中国第一大投行,也是首家A+H股上市的券商,中信证券离“专注中国的国际一流投行”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7月20日,中信证券(600030.SZ,06030.HK)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将以12.52亿美元的总对价将里昂证券(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全部股权纳入囊中。中信证券副董事长及中信证券国际行政总裁殷可将作为代表加入里昂证券董事会。  然而收购方案公布之
期刊
7月30日上午9点30分,北京首例特大非法经营地下钱庄案在西城区法院开庭。38名被告人、30名辩护人、近30名法警,如此庞大的“阵容”让西城法院最大的法庭都显得有些局促。  和以往不同,这次涉案的“地下钱庄”滋生于邮币卡市场中。公诉机关指控称,2009年至2011年4月间,8个马甸邮币卡市场的商户用自己拥有对公账户的便利,通过30名中间人,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为70余家单位非法将支票
期刊
一场声势浩大的证券“扫雷”之战正在香港资本市场如火如荼地进行。  前不久,香港高等法院对涉及招股书数据造假的洪良国际(0946.HK)判以严惩,饬令洪良向公众投资者提出回购股份的建议。按洪良国际每股2.06港元的停牌价格计算,此次回购股份总额将高达10.3亿港元——正好相当于洪良国际IPO募集总额。  而事件中的另一个关键角色、洪良国际的上市保荐人兆丰资本,也被港监会勒令“终身除牌”,并处以420
期刊
王勇,掌管超过20万亿元央企资产的国资委主任,一直被外界视为“国务院各部委里最富有的掌门”。  然而,履新两年多,这位以低调著称的官员,极少接受媒体专访。他温和而低调,喜欢和基层员工握手,见到劳模不忘鞠上一躬。那个能够在“三聚氰胺”等敏感事件中废旧立新,做多说少的王勇一直没有变过。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质,在国资委主任的位置上,他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国
期刊
七月上旬,中海油集团在北京低调举行了华鹤公司3052项目施工合同签字仪式。按照规划,其将投资30余亿元,在鹤岗建设一座超大型“煤-合成氨-尿素”项目,计划于2013年10月建成投产。  借助该项目,中海油集团在东北地区布下重要一子;再加上此前其在山西、内蒙多地的布局,麾下的煤化工项目已经在重要煤炭产区形成星罗棋布之势。  以海上石油开采为主业的中海油集团,何以对煤炭如此兴趣浓厚?本就产能过剩、政策
期刊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地级三沙市成立大会在永兴岛举行。  此前的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了《越南海洋法》,该法将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到了越南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当日紧急召见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向越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据外交部网站披露的消息,张志军指出,中国在上述区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方的做法是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和坚决反对,中方将坚定维护
期刊
“一个毫无特色的中年男人,头发也许开始有点变单薄,身体微微发福”,当70年代出生、90年代读大学的郭凯想为自己文章的主人公起一个名字时,“王二”两个字一跃而出。  郭凯想象中的王二,是“一个没有脸谱的人物”,于是,在他的系列专栏文章中,面目模糊的王二却渐渐有了几十张面孔:他排队购买火车票、卖粮食、买地皮、盖房子、搞装修、去打工、开公司、上三险一金、去香港打酱油……王二这个普通人,就这样拥有了生命中
期刊
随着地方吹响土地放量的集结号,地产央企的拿地动作明显加快。  老牌地产央企中,华润置地、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中粮地产等纷纷出手。新生代地产央企中,五矿建设虽然上半年业绩下滑,但其母公司五矿集团近日已明确将房地产作为主营业务,拿地筹谋不言而喻。  “调控对大型房企反而是一个机会。”正如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所言。目前,随着多个城市将卖地作为第一要务,集银行放贷、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等万千宠爱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