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病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和实践中,南通大学医学院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开设双语教学网站,编写系列双语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等,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科学的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造就了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以弥补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全球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卫生国情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应用步骤和效果等内容.结果 卫生国情教育十年来收效显著,培养出了一批批复合型人才,受到教育部门、学校的认可.结论 卫生国情教育的开展利于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医学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可选途径。
在分析所选取的4种国外关于药理学经典教材的内容、图表、编者分布、版次、篇章结构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当代我国药理学教材编写应当与教学改革相适应,适当增加前沿性知识,鼓励再版求新,充分发挥图表功能,大力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的建设等建议。
本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医学生使用的医学教材《外科学》为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医学教材修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外科学》教材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未能体现“总是采用最佳证据”的原则;同时,教材中对于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未给出参考文献的标注,存在着对他人著作权的保护不够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医学教材的修订有所帮助。
随着医学的高度分化和科技的日益进展,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本文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提出了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专业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某军医大学开设了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并围绕这门课程进行了“5+1”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初步探索.为了检验“5+1”教育模式的实践效果,该校对448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1”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的 为药学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药学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人文素质自我主观判断较低,生活积极性有待提高;人文素质自我培养缺乏,主动性不足;人文知识缺乏,维权意识淡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文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结论 药学类专业学生人文素
目的 在医学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程中实施“RICH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模式”,以充实教学内容安排、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级医学英语专业全体学生(31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为教材,在课程中设计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活动.采用课堂观察、录音和访谈方式分析学生对活动设计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活动充满兴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