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中国发展失衡解读

来源 :改革与战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指出: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资本基础之上,任何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理应取决于不同形态资本的结构均衡以及所有资本的整合效应。通过从资本结构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发展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文章认为,大力进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分布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均衡与协调,同时通过文化资本、制度资本的配套,发挥资本的整合效应,是矫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进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接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在我国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大背景,要从建筑经济的视角入手,将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做好。因而
<正> 根据1979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牧区畜牧业经济讨论会的决定:全国第二次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将于1980年7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为了进一步贯彻三中全会的方针和邓小平同志《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精神,这次讨论会拟围绕畜牧业经济如何贯彻“调整、改
心怀学问,胸铸丘壑, 尽奉予,万代少年。 矢志为梯,肩负朝阳, 雕刻新梦, 情流彩,爱流芳。
新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人力资本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和配置内容的基础上,将帕累托标准作为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罗湖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今年7月份,我们罗湖区统计局在机构改革中诞生。3个多月来,我们按照汤锦森书记、陈应春区长的指示,坚持以江总书记“三
<正> 在古城西宁西南二十五公里的鲁沙尔镇,有一座中外闻名的喇嘛教寺院,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塔尔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一五六○年),到明代万历五年(公元一五七七年)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即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六大寺院即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噶丹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殿内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的一切无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