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启发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加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来研究。针对新课改的最新要求及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力求使教学环节得到最高效的成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我們的学生思维活跃,欠缺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更为重要。跟其它学科一样,作为教学法中用得最多的就算是启发式这一教学法了,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科,应该合理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期望所教知识使学生受用终身,而是要教会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使之成为更好发展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起到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1.1 启发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2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本质
  1.2.1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1.2.2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所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和会与不会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是要解决由“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问题。
  1.2.3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新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先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点拨、诱导他们。所以启发还包括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求由注重教师教转变为注重学生学,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或学习兴趣的培养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3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1.3.1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3.2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的原则
  衡量教学方法的好坏不能只看形式,必须视其实质,要看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自始至终地引导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1 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2.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首先,主要熟悉鼠标、键盘、菜单等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大众性工具软件,掌握一些工具软件的常用功能。其次,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接触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同时还要使学生在信息环境中不断锻炼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中的一部分,只注重计算机的操作实践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向新的误区。
  2.3 信息技术课堂中合适的贯穿启发式教学
  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我的总结、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中科学地、恰如其分地、灵活地运用教法和学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动手性、操作性强,所以教学时我尽量采取精讲多练、少讲多练的方法来进行,加强巡视指导,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有像“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网络学习法”等教法学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我经常在教学中也灵活地加以运用。此外我还通过适当开展一些诸如打字、画图、办电子小报、成绩统计、资源搜索等比赛活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学生要善于运用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多动手、勤实践、敢主动去探索新知,拓展所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启发式教学,我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去理解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要不断进行探索。以上拙见,请前辈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束炳如、倪汉彬等.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戴汝潜、张鹏.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5]许国梁.启发式综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論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
  [6]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7]顾纯青.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给优秀的学生以成长空间,多一些弹性的指导引领和解题方向的点拨,少一些口若悬河一讲到底.重视特长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摘要】分段函数是高等数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函数类型,其连续性、可导性以及原函数的存在性等方面问题的判定都较为复杂。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推算对分段函数不定积分的求法进行简单研究,从而为分段函数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分段函数;不定积分;求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O172.2  1 引言  在高等数学教材中,分段函数是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函数类型。关于分段函数不定积分方面的问题,一直
一、稻田土壤耕作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稻田土壤耕作的演变和旱田耕作一样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不耕、少耕逐步过渡到连年翻耕的。这种连年翻耕的耕作法,经过长期生产
一、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微处理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人们一方面在现有系统中使用高节拍频率(16,20MHz,甚至更高)的处理机或者在进一步发展中基本上采用32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文言文乐教难学”局面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缺失,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可以从发现文本解读的关键点入手,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多方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小麦品种提纯复壮的方法很多,名称也不统一,为了便于比较,可归纳为二年一田制、三年一圃一田制和四年二圃一田制三种基本形式。本文想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四年二圃一田制的优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考虑新教材的特点,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跟不上”的局面.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就应该调整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时实施差异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课程,绚丽多彩、言近旨远的语言是语文独特的风景线。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通过分析字形,激情朗读,广泛阅读,涵咏吐纳等,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优美世界,领略语文历久弥新的魅力,从而深深爱上我们的母语。  【关键词】引领 语文 文字 形式 情感 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成
1.春小麦冬季播种试验寄耔小麦即临冬播种的春小麦,在我区已有十来年的历史,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寄籽小麦试种成功者能大幅度增产,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极为有利,故它已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