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预习、积累、合作、交流等。
  【关键词】语文素养 习惯培养 积累 教学方法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6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课前,老师要根据教情、学情,以及课文特点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资料预习课文,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预习,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精彩的导入新课对一堂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彩纷呈的导入语犹如一支兴奋剂,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导入,从圣人孔子的“开讲”到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的“起始课”概莫能外。
  二是在朗读中感受情感。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学生通过朗读可以领略文章的语言美,还能体会意境美。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验其中蕴藏的优美意境。
  三是在提问中创造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
  四是板书设计再绘情境。板书是艺术品,具有艺术美。美的板书往往具有永久的魅力,能给人以巨大的美感享受。“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设计既是教学内容的体现,又是一种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再创造。初中语文板书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清晰的条理,语言概括简练,提纲絜领,能给学生留下遐想延伸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参与学习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由接收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性学习,从自主性学习走向创造性学习,这就要求机器是把这一时代性的教学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一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知识的传递着为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有首先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才能产生方法上的变革。
  二要张扬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 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探索,自我提高。
  三要加强合作。合作不是简单的只把座位调整一下,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在一起就算合作学习了。小组里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支持配合,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而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培养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和设备使一节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跨入新里程一大标志。
  (五)重视课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找出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爱是成功的动力,学习是枯燥而又累人的事情,没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习惯的人是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习惯是一种积久养成的、持久的、自然的心理行为趋向,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语文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准备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速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养成积累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语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丰富、优美的词汇、语句积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审美情趣。
  (三)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写日记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写日记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孔子《论语》
  [3]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自我教育和教育》
其他文献
本刊讯 6月29日,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走访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并与同志们亲切座谈。韩启德充分肯定了《民主与科学》改版后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民主科学精神的坚守,并对今后办刊和发展方向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在内容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突出民主科学是这本杂志的特点。我们谈科学不仅仅是讲科学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讲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文化。一定要求真,要创新,要原创。思想上要
近年来,在化学课堂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教学模式,其中启发式最典型,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创新教育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将“启发式”与“创新”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将会是一种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43-01  新课改,不仅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还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有效性成为所有教育教学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创
【摘要】软件工程实践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培养软件技术人才所必需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软件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文章就对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对校企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可为持续稳定地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起着推进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5-4【文献
分别通过3种色谱模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弱阴离子交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WAX-RPLC)和排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SEC-RPLC)对K562细胞的蛋白质进行分离,收集的色谱馏分采用基质辅
软启动技术具有启动电流小,减小对电网的冲击,减轻对机械设备的振动,同时具有节能及对电动机多功能保护等特点.它能根据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或整个控制系统的有关参数,实现对
以创客工作室为基地,通过创客导师引领进行创客实践和创新教育,探讨职业教育现代化以此为实现路径的可行性。创客工作室从问题导入、翻转课堂、企业实践、创新方法以及协同合
针对三江平原涝区地势低洼,承泄区水位较高,无法自排等特点,采用适当站前最低水位,加大排水管出口直径的方法,可降低排水站设计扬程,降低排水站装机容量,且运行效果良好,是节省投资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68-02  教学内容:教科书56—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享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圆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