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行为状态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次,1次/d,静脉滴注,于化疗前2 d开始至每周期化疗用药结束当天为1个疗程,同时予GC方案化疗;对照组35例只给予GC方案化疗.均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31.43%(11/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8个月;对照组有效率28.57%(10/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及NK阳性细胞可分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56例贲门癌患者、15名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hiCD127lowc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血清IL-10、TGF-β1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CD127lowTreg细胞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5.73±1.5
目的 探讨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肿瘤患者骨断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平面骨显像的基础上加作SPECT局部断层骨显像来分析患者骨病变情况.结果 平面骨显像探测到病灶数为227个,断层骨显像探测发现病灶数为284个;SPECT断层较平面骨显像多探测到57个病变部位.20.1%(57/284)的病变在平面骨显像时漏诊.结论 平面骨显像时一些隐匿性病灶或很难确定异常或正常的病变,通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7例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可评价的37例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12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51.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8个月.1年生存率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及预后.方法 报道一例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肝脏及骨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法 ,并对该病变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研究.结果 该例患者病史清楚,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原发肿瘤及转移病变明显,经彩色超声、CT、肝穿、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骨扫描等检杏后确诊为左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肝脏及骨多发转移,经相关治疗后随访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脾及脾动、静脉未受侵的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8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 对于脾及脾动、静脉未受侵的胰腺癌,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0例.L-OHP 130mg/m2,静脉滴注4 h,第1天;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至第5天;CF滴完后加5-Fu 300 mg/m2,加生理盐水至500 ml,静脉滴注12 h,第1天至第5天;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3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
目的 观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的临床病理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30例已行术前30Gy(3Gy/次,2次/d,前后野交替,间隔6 h)生物效应等同于常规放疗40Gy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变化分析;直肠镜观察放疗前后直肠肿块的肉眼变化、放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放疗后直肠镜仅见小的病灶、肿块缩小和无明显变化者分别为7例(23.3%)、16例(53.3%)和7例(23.3%).放疗患者按直肠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981年1月至2008年12月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6例,12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高分子细胞角蛋白(HCK)、Ki-67,并获得随访,对所有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低,占该院28年间所有乳腺癌的0.8%,发病年龄25~72
期刊
目的 分析紫杉醇(FIX)联合顺铂(DDP)(PT方案)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DDP(PF方案)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食管鳞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中治疗组(PT组)28例采用PT方案化疗,对照组(PF组)30例采用PF方案化疗,4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有效率、TTP和生存期.结
目的 观察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NP方案),多西紫杉醇(DOC)联合DDP(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6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NP组35例:NVB 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每21 d为1个治疗周期.TP甲组34例:DOC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