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定规则在前,违规教育在后,引导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自主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力,独立判断决断能力,自觉自理能力”等。因此,我们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就要从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做起。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亦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少犯错或者不犯错,就应当先有规则在前,使其明确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一旦有违反班规的现象,就可以对照执行,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评判,酌情处理,自我约束更能唤起学生管理意识与品格的提升,使学生乐于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今后的师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给予学生信任,还给学生尊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及老师的爱护,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才能有利于我们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佳化。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更强了,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赏,有时犯了错误,也不喜欢老师被老师在同学面前或他人面前予以揭露甚至大加评判。所以,在学生犯错误时,事情如果不是很严重,或者预想的结果不是够恶劣,能与学生单独处理的,就不要威胁找家长或升级到学校管理部门。在学生犯错后,在没有掌握确切证据情况下,不能盲目批评学生,应当做好充分调查,有理有据地进行批评教育,使其心服口服,避免冤枉学生,使其心灵受到伤害,并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对今后的有效沟通造成重大障碍。三、要把批评与表扬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为了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应当对学生的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其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也应当因人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对那些戒备心强,容易顶撞的学生,适合在积累一些事实后,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其进行一次长谈。当然,这需要我们既谈问题,问题的解决办法,也要谈其身上的闪光点,这个点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我们也可以给它扩大化,使其感受到老师严格要求之外爱的浸润和认可。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使学生感觉自己在老师眼中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受到批评的学生产生破罐破摔的可能,或者认为老师不够公正,对今后的沟通不利。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学生沟通。
  四、时时关注,适时帮助,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发展意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够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并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才真正形成了自主意识。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随时进行督促,不能仅限于其出了问题的时候,导致事情发生了,才着急去处理。我们要帮助学生把一些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时时关注,不要期待谈过一次就能解决问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间断的过程。尤其是那些青春期躁动的孩子,他们害怕被人冷落,会有意惹些事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对这样的孩子,要时常沟通。当然,不要过于罗嗦,使其感觉厌烦,这个度因人而异,也许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都可以起到作用。对一些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写信、写纸条或者在作业本、卷子上写寄语、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尤其适合那些喜欢顶嘴、易激动或者比较内向、不喜欢多言语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更隐蔽,有针对性,可以使他们更加平静地看老师的感受和评价,并感受到老师特别的关爱,容易使他们和老师之间形成默契。因为给他们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可以冷静、客观地看待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喜欢这样与老师交流。虽然这样会麻烦一些,但教育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建议大家进行尝试。
  当然,与学生沟通方式有很多,不必刻意去追求形式,只要合适,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就是好的方式。
其他文献
怎样帮助和疏导学生,克服消极的自卑心理,培养起自信心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掌握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导致中学生自卑的因素  1文化课成绩偏低是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由于有些学生与中上等学生相比,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没有老师的疏导和家长的鼓励,在班级舆论的打击下,就会认为自己不聪明,而产生焦虑、敏感、孤僻的心理,使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从而
期刊
班主任是全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呢。  一、用行动感染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改变那种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训斥的问责式的教育习惯。应该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去与他们沟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爱。俗语说“身教重于言教。”一定要注
期刊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些人认为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孝”文化已经过时了。我认为,孝发展到今天,它依然有它的魅力。在这篇文章里,我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向大家解释,孝文化不但没有过时,在某些方面依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
期刊
我是一名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光荣战士。我热爱我的职业,我把自己在成长路上汲取的师爱和从善良的人们身上学来的美好的品德,化作涓涓细流,去滋润可爱的花朵——那些充满活力的学生。十年的从教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她要有海一样的胸怀,有太阳一样的情操,虚怀若谷,有容乃大。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个刀耕火种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也已荡然
期刊
每个班级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有作业不能完成的,有喜欢打打“小架”的,有喜欢搞搞破坏的,有不爱动脑缺乏积极主动性的,有经常受到批评产生逆反心理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无心向学,学习成绩差。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呢?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从而开出有效的“药方”,以求“药”到“病”除。通过观察,我发现问题学生形
期刊
历时一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网上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听专家专题讲座、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交流、研讨,从理论上进行知识充电,对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农村业务校长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令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教师的管理上,更是感受颇深。下面想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  在进修学校开始安排学习时,还感觉到上网学习是一种负担,但经过一段时
期刊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当今社会,大家对教育很是关注,尤其师德在社会上的反响很是强烈,网络和媒体经常暴光。新形势下对于我们教师有必要深刻学习新颁布执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规范准则内化为教师的素质,在我们教书育人过程中体现出来,教育和感化每一位学生,使广大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一、爱国守法  作为中华儿女,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
期刊
教师的专业要发展,教师备课素养要提高,备课方式必须转变。在探索有效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广大教师必须备好课 , 要在转变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的方式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 进而培育教师良好的备课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一、合力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集体备课是准确地把握教材,科学地选择教法,灵活地驾驭课堂,整体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个教师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
期刊
“发展性教育”的提出,当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他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功能。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功能,辽源市站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最前沿,汲取各种发展性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起我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辽源教育发展的特色。作为青年教师,我认为要想实现教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二十年以来,深知兴趣教学在这个学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们都缺乏那种语言环境。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仅仅每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孩子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目前的新课改形势下,为了让孩子们摆脱以往那种哑巴学英语,越学越郁闷的状态,我们英语老师就要为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创设语言环境,让他们从听说入手,提高学习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