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南宁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南宁市社区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社区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每年三伏、三九天,用天灸药饼准确地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并在药饼上行艾炷灸。1个疗程为1年6次,连续完
【机 构】
:
530001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北湖南棉社区服务中心,530011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护理教研室,530011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530011 南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南宁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抽取南宁市社区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社区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每年三伏、三九天,用天灸药饼准确地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并在药饼上行艾炷灸。1个疗程为1年6次,连续完成2个疗程,并联合康复训练。以上研究对象均在本次试验干预前和进行2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研究对比。
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前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27±0.36)L、(1.56±0.30)L、(44.81 ± 5.35)%,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3.36±0.42)L、(2.25±0.27)L、(65.38 ± 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0、16.40、20.36,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2.28±0.43)L、(1.58±0.33)L、(45.17±4.97)%,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2.57±0.57)L、(1.71±0.35)L、(46.94±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2.04、1.70,P>0.05);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43、0.47,P>0.05),2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11.62、14.99,P<0.01)。试验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其症状部分、活动能力部分、疾病影响部分、总分在干预前分别为(16.56 ± 1.76)、(10.44±1.57)、(18.55± 2.17)、(45.73±2.53)分,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10.77±1.56)、(7.28±1.23)、(14.33±1.66)、(32.98±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2~ 35.50,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16.47±1.81)、(10.39±1.66)、(18.52 ±2.16)、(45.79±2.49)分,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16.12±1.36)、(9.89±1.38)、(16.96±1.58)、(42.15±2.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 2.17,P>0.05);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 0.34,P>0.05),2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 26.22,P<0.01)。
结论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延缓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下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疼痛资源护士(pain resource nurse,PRN)为主体的疼痛护理学组用于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由疼痛专科护士作为学组组长,在全院各个科室择优选取护理骨干培养成为PRN,作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加强PRN的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对疼痛护理学组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24 h内疼痛评分≥5分的发生率由60.0%(363/60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方法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者9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镇痛方法,观察组予以多模式镇痛方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24、48、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3.40±0.41)、(2.50±0.75)、(2.10±0.84)、(2.00±
目的应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指标指导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液体治疗及护理。方法选择64例ICU的心功能均为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行PICCO监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技术进行液体管理;试验组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液体管理。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日均液体
目的探讨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ENAD)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发生失禁性皮炎的ENAD患者55例,对照组为未发生失禁性皮炎的ENAD患者5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疾病因素、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环境、药物因素和营养因素共4个方面的内容。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在冠心病(χ2=3.96)、灌注复合变量(χ2=7.33)、APACHEⅡ(χ2=9
目的在反应范围模型指导下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风险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242例,通过文献查阅、专家问询等,在反应范围模型的指导下设计临床观察表,通过对喂养耐受组与喂养不耐受组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风险因素。结果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3.8%(70/207);喂养不耐受主要发
目的比较髂嵴腋中线交点、耻骨联合、右心房水平这3个不同参照点对ICU患者腹内压测量结果的影响,寻求腹内压测量的最佳参照点。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15年1- 7月入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ICU并至少具有1项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患者31例,采用腹腔引流管测量法(直接法)和经膀胱测量法(间接法),分别选取耻骨联合、髂嵴腋中线交点、右心房水平为参照点测定患者腹内压,记录不同参照点测得的腹内压,结果分别标记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在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食习惯干预中的作用。方法本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共5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组接受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照组共57例患者完成研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采用自编的患者饮食习惯评估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分别于干预1、3、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饮食习惯及饮食习惯改变在各阶段的变化,以及血尿酸值、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心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处置废弃物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至9月至2015年3月居家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为我院"糖尿病教育课堂"的成员,将居家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内容纳入教育内容,通过延续护理服务对其进行干预。采用自设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对医疗废物的认知和处置情况,比较在连续性护理服务干预前后患者对医疗废物认知和处置情况的差异。结果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在延续护理干
目的探索心理弹性对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为促进住院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50例住院老年患者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RS-14)、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5)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 17.0软件和AMO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