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梳理各种批评理论、批评活动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探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质,对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路和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发表的三篇论文虽有各自的讨论对象,在论题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但都显示了研究者力求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视域的意向。我们希望从思想理论层面上所展开的这种探索,能够改变那种仅仅靠解释经典作家的言论来 【Moderator】 combing a variety of critical theory, criticizing the activ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 explore 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ideas and discours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lthough the three essays published here have their own discussion objects,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ssay topics, but they all show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ers to expand the field of study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We hope that this exploration carried out at the level of ideology and theory will change the kind of remarks that merely rel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其他文献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领导、形成优良学风等重大问题,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夯实政治保障、厚植学术土壤。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哲学社会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智慧之学,是指导社会实践、引领社会发展的灯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讲话精神,就是要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重新树立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权威,让全社会形成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必须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意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