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山屯M147出土温明的渊源和内涵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明”是汉代丧葬用器。“温明”一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东汉服虔注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2017年,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M147出土一件遣册,上面明确记载了“玉温明一”,并出土一件保存良好、结构完整、部件位置清晰的温明(如图),为学术界研究温明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本文对温明的源流和内涵略做探讨。
其他文献
[研究意义]两京地区作为汉代统治的中心地带,代表了汉代的主流文化,而服饰作为“重礼仪、兴教化”“分尊卑、别贵贱”的物质文化载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文章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图像学的相关知识,对两京地区汉代壁画墓女性人物服饰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汉代女子头发多挽髻,西汉以低髻为主,而东汉则流行高髻。女子服饰有襦衣、深衣、襦裙、袍服、衣裙搭配、衣裤搭配等几种,西汉时期
北郑墓地位于河北容城县大河镇北郑村东北,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定为战国至汉时期遗址。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探勘,发现一处墓地;2018年5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局部试掘,共清理3座带南向墓道的圆形砖室单室墓,出土各类遗物52件(组),包括铜钱42枚、女真族组合式玉耳环、定窑瓷碗等,根据遗迹遗物推断
目的 本文通过阐述JAK-STAT通路与疾病的关系,对JAK抑制剂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在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1iferative neoplasms, MPNs)、斑秃(AA)、特应性皮炎(AD)、溃疡性结肠炎等和研发与上市状况的阐述,以期为JAK抑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 研究发现JAKs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有4种不同的亚型: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现状并提出安全用药建议。目前,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存在多病共存,多药联用、用药依从性差、缺乏安全用药意识与专业用药指导等现象。笔者就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现状,从优化用药方案、加强用药宣教、促进学科联合、推行家庭药师、保证家庭支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确保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安全。
洛阳发现的4座初唐时期的棺床墓,可以分为土棺床墓和砖棺床墓两种类型。4座棺床的位置,只有1座位于墓室的北部,其余3座位于墓室的西部。土棺床墓和砖棺床墓的结构不同,砖棺床墓的结构明显要比土棺床墓复杂。洛阳发现的4座初唐棺床墓,都有随葬品,随葬品多数为陶器,种类也差不多,都有保护墓主安全的镇墓兽、武士俑,为墓主服务的陶马、陶俑,家畜,模型器具,工具和装饰品等。洛阳发现的初唐时期土棺床墓和砖棺床墓的随葬
隋炀帝萧皇后墓出土萧皇后冠饰是目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皇后礼冠。鉴于萧皇后礼冠的重要性、复杂性、脆弱性,现场条件无法满足全面清理及保护的需要。2014年9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受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承担萧皇后冠饰的保护修复与复原研究工作。考古出土时萧皇后礼冠呈不规则球形,被泥土充填包裹,暴露处可见花梗、花瓣和花蕊等。鎏金铜花朵及花梗布满绿色铜锈,锈蚀严重,存在变形、移位、残断等病
期刊
Arcadis Avantic X线机是由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一款大视野可移动C形臂。无论是从图像质量到可操作性,从广泛适用性到运行效率,该设备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也为临床各类手术开展提供了便利。设备高利用率伴随而来的是对设备科工程师更高要求的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效率。因此,笔者就遇到的经典故障案例进行论述,以便同行参考、交流。1 故障现象1术中过度曝光,
金博山是中国古代冠帽上的一种金质配饰,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是古代冠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多重证据法等,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认为,金博山有固定制式,金珰与其并非完全等同,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金博山源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自战国沿袭至明代;根据出土实物得出金博山的大致尺寸,长度为3.8~8.4 cm,宽度为3.1~8.2 cm,其制作过程采用“炸珠工艺”;基于正史记载归纳
2019年8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广汉市广汉中学新址发掘了1座北宋时期的梯形单室券顶砖墓。墓葬带有墓道,保存完整,有前、中、后3道肋拱,两侧各有2个壁龛,形制较为罕见。共出土随葬品15件(组),包括瓷盘口壶1件、四系罐2件、双耳罐1件、双耳杯5件,铜镜1面,铜钱3枚,铜钱残片1件和买地券1方。腰坑随葬1件双耳罐和5件双耳杯,是宋代什邡、彭州、广汉、青白江一带常见的组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成都十陵镇后蜀赵廷隐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彩绘陶伎乐、仪仗、神怪俑和庭院模型最具代表性。文保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开展文物表面清理、彩绘及贴金层加固、器物碎片识别分类、拼对归类等工作,随后将文物包装运回室内。待文物缓慢干燥稳定后,启动整理、保护修复工作。赵廷隐墓因遭盗毁,文物破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