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中),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右)和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陆健共同为“星云”荣登TOP500榜单揭榜
德国,汉堡。
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人们正在静待最新全球高性能计算机500强(TOP500)榜单亮相。当最终结果揭晓时,身处现场的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聂华以及曙光“星云”项目团队发出了阵阵欢呼。来自中国的“星云”(Nebulae)系统以峰值计算性能每秒3000万亿次、实测性能每秒1271万亿次的成绩勇夺TOP500榜眼。同时,在新的TOP500中,中国上榜高性能计算机的总计算能力也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感谢祖国,感谢一贯支持民族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感谢积极使用国产信息产品的用户,感谢夜以继日奋战的曙光员工。你们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新的辉煌时刻。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必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6月1日,在题为“极速超越,中国力量”的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发布会上,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记者同时获悉,“星云”将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在未来承担起满足华南地区对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的需求的任务。
面向未来云计算应用
“未来,高性能计算系统将向提供信息服务转型。”谈到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说:“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中,科研占比不会超过10%,大部分计算能力将用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无论是社保、医疗,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都很大。”
“‘星云’的命名中就包含了面向云计算的含义。”历军如是说。他表示,曙光在两三年前就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星云”系统具备云计算所需要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它可以动态调配资源,能适应多种不同种类的应用需求。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拥有本地户籍人口200多万,实际人口超过1000万。管理这样一个城市需要一个云计算的平台 。例如,深圳有很多交通监控摄像头,它们采集到的海量视频数据的管理、转码就需要在超级计算中心进行。”谈到“星云”未来的应用方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负责人冯圣中表示,深圳一方面城市规模较大,另一方面还拥有腾讯、迅雷等互联网企业,政府和企业都对云计算有旺盛的需求。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能够大大缓解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高性能计算的紧张局面,在新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自然灾害预警分析、地质勘探、动漫制造、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表示。
技术选择煞费苦心
“‘星云’是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的计算分区。”李国杰介绍,“星云”是中科院计算所、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和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联合承担的863计划任务——曙光6000超級计算机研发的阶段性成果。曙光6000将分为服务分区和计算分区,“星云”是它的服务分区。
“‘星云’系统设计得较为均衡,可以满足不同运算的需要。”曙光研发中心总经理邵宗有介绍,“星云”真正的长处还是在云计算方面。
记者了解到,“星云”系统由近5000个节点组成。“星云”的节点采用的是曙光TC3600刀片服务器。这是一款曙光自主研发的刀片服务器,其特点是除了计算刀片之外,还具备可扩展的I/O刀片(参见2010年4月5日《中国计算机报》《刀片服务器再进化》一文)。正是由于TC3600具备独特的I/O扩展板,曙光可以通过I/O扩展板为“星云”添加协处理器来加速运算。邵宗有介绍,在“星云”中,曙光采用了搭载NVIDIA Tesla C2050 GPU的I/O扩展板来扩展系统的计算能力。整个系统搭载了9280颗CPU和4640颗GPU,CPU与GPU理论峰值运算性能之比为128∶515,是典型的异构计算系统。正因为采用GPU进行加速,“星云”的功耗和占地面积都较小,是目前国内单位功耗和单位面积计算能力最高的计算系统。
“为了更好地利用GPU的运算能力,中科院计算所对‘星云’系统进行了大量软件方面的优化。”邵宗有向记者表示,“星云”所采用的异构计算优化算法和库都是由计算所开发的。
另外,在节点之间的连接方面,曙光也下了大功夫。“星云”采用了Infiniband QDR技术来连接不同的节点。“整个‘星云’系统的连接用去的光纤长度超过了50公里。”邵宗有介绍,“星云”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对计算、存储等子系统的连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完成这样复杂的一项工作,曙光承担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样一个大型系统研制完成并通过测试,这是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或怀疑。”现在想到当时面临的压力,历军表示,对当时能坚持下来实现这一目标感到“特别欣慰”。
现在,曙光又在向下一个目标进军。“未来,在曙光6000中还将运用到龙芯3B处理器。”李国杰透露,顺利的话,年底之前采用龙芯3B的曙光6000就可以安装完成,其整体系统性能较“星云”还将有提升。
德国,汉堡。
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人们正在静待最新全球高性能计算机500强(TOP500)榜单亮相。当最终结果揭晓时,身处现场的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聂华以及曙光“星云”项目团队发出了阵阵欢呼。来自中国的“星云”(Nebulae)系统以峰值计算性能每秒3000万亿次、实测性能每秒1271万亿次的成绩勇夺TOP500榜眼。同时,在新的TOP500中,中国上榜高性能计算机的总计算能力也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感谢祖国,感谢一贯支持民族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感谢积极使用国产信息产品的用户,感谢夜以继日奋战的曙光员工。你们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新的辉煌时刻。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必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6月1日,在题为“极速超越,中国力量”的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发布会上,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历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记者同时获悉,“星云”将落户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在未来承担起满足华南地区对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的需求的任务。
面向未来云计算应用
“未来,高性能计算系统将向提供信息服务转型。”谈到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说:“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中,科研占比不会超过10%,大部分计算能力将用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无论是社保、医疗,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都很大。”
“‘星云’的命名中就包含了面向云计算的含义。”历军如是说。他表示,曙光在两三年前就开始进行云计算的研究。“星云”系统具备云计算所需要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它可以动态调配资源,能适应多种不同种类的应用需求。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拥有本地户籍人口200多万,实际人口超过1000万。管理这样一个城市需要一个云计算的平台 。例如,深圳有很多交通监控摄像头,它们采集到的海量视频数据的管理、转码就需要在超级计算中心进行。”谈到“星云”未来的应用方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负责人冯圣中表示,深圳一方面城市规模较大,另一方面还拥有腾讯、迅雷等互联网企业,政府和企业都对云计算有旺盛的需求。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能够大大缓解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高性能计算的紧张局面,在新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自然灾害预警分析、地质勘探、动漫制造、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表示。
技术选择煞费苦心
“‘星云’是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的计算分区。”李国杰介绍,“星云”是中科院计算所、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和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联合承担的863计划任务——曙光6000超級计算机研发的阶段性成果。曙光6000将分为服务分区和计算分区,“星云”是它的服务分区。
“‘星云’系统设计得较为均衡,可以满足不同运算的需要。”曙光研发中心总经理邵宗有介绍,“星云”真正的长处还是在云计算方面。
记者了解到,“星云”系统由近5000个节点组成。“星云”的节点采用的是曙光TC3600刀片服务器。这是一款曙光自主研发的刀片服务器,其特点是除了计算刀片之外,还具备可扩展的I/O刀片(参见2010年4月5日《中国计算机报》《刀片服务器再进化》一文)。正是由于TC3600具备独特的I/O扩展板,曙光可以通过I/O扩展板为“星云”添加协处理器来加速运算。邵宗有介绍,在“星云”中,曙光采用了搭载NVIDIA Tesla C2050 GPU的I/O扩展板来扩展系统的计算能力。整个系统搭载了9280颗CPU和4640颗GPU,CPU与GPU理论峰值运算性能之比为128∶515,是典型的异构计算系统。正因为采用GPU进行加速,“星云”的功耗和占地面积都较小,是目前国内单位功耗和单位面积计算能力最高的计算系统。
“为了更好地利用GPU的运算能力,中科院计算所对‘星云’系统进行了大量软件方面的优化。”邵宗有向记者表示,“星云”所采用的异构计算优化算法和库都是由计算所开发的。
另外,在节点之间的连接方面,曙光也下了大功夫。“星云”采用了Infiniband QDR技术来连接不同的节点。“整个‘星云’系统的连接用去的光纤长度超过了50公里。”邵宗有介绍,“星云”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对计算、存储等子系统的连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完成这样复杂的一项工作,曙光承担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样一个大型系统研制完成并通过测试,这是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或怀疑。”现在想到当时面临的压力,历军表示,对当时能坚持下来实现这一目标感到“特别欣慰”。
现在,曙光又在向下一个目标进军。“未来,在曙光6000中还将运用到龙芯3B处理器。”李国杰透露,顺利的话,年底之前采用龙芯3B的曙光6000就可以安装完成,其整体系统性能较“星云”还将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