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建设逐渐完善,医院成本管理水平逐渐提升。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医院经济建设具有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业成本法是财务部门中比较典型的管理办法之一,为了推动医院财务改革,需要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医院成本管理中。基于此,在本文中将对该种成本管理法进行研究。
如今,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制度开始暴露出缺陷,虽然核算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却存在着成本分摊不合理、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难以满足医院成本管理需求。作业成本法能够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具体、准确的成本数据,能够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进一步的将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因此,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在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一、医院成本管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了弊端,迫切需求医院在成本核算上进行改革。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必要性,首先在医院成本管理中能够提供出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这是因为作业成本法能够按照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划分作业,将资源动因归集作业成本,然后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其次,在进行绩效考核环节中更加的科学,作业成本法能够将医疗服务流程细分为许多作业,保障的员工认清自己的职责范围。再次,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的优化作业流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能提升医院经营效率增值上。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较适合具有以下财务特征的医院体系:第一,间接成本比重大。借助作业成本法能够提升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保障成本决策正确;第二,医疗服务流程相对稳固。在医院服务流程稳固的基础上,在作业划分上比较清晰,比较容易形成作业成本库,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科室繁多,项目杂。当医院的科室比较多,并且科室项目比较纷杂的情况下,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够以作业为中心,更加准确的追溯到各个项目以及科室中。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法只是对成本的间接分摊,是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项目之间采用统一化的分配,而作业成本法则与其不同,是将间接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来,然后在作业动因的影响下,将单个作业成本库分配到具体的任务中。在作业成本法中认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那么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在咨询、挂号等作业应用领域上,能够导致医院中各项资源耗费。同时各个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形成,也会产生相应的作业,如咨询、挂号等。在作业成本法中,总成本被分为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间接成本在资源动因的驱使下,产生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主要作业与直接成本相互作用,产生产品成本,包含了科室的具体成本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建立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具体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流程,首先,在作业成本法应用环节中需要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然后确定作业内容、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接下来作业成本法需要以作业为核心,对轨迹费用进行分离整理。
(一)归集医院资源成本
医院的资源中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医务人员、医用材料、医疗设备等。这些资源难以直接的展现出作业成本。为了实现医院资源成本与医疗服务之间的相互匹配,需要对资源成本库进行科学的分配。具体的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环节中,需要依照资源动因,按照同质性原则,进行设备的折旧、资源的价值分析中。以医院CT室的资源成本归集为例进行分析。在医院CT室中成本资源包含水电费、材料费、药品费、业务费、房屋折旧费、设备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等。在作业成本法这些不同的资源分配形式与传统的成本法下分配模式不同。在水电费的资源分配中,由于医院在每一个科室中都安装了相对独立的水表和电表,因此需要按照时实际的电量消耗来分摊。在材料费的分配上,包含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低值易耗品,需要按照实际领用额来进行分摊。在业务费的分配上包含了办公费、交通费、会议费等,需要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配。
(二)确定作业
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医院经营全过程中,需要对医疗服务的流程进行分析,并且却定作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秉持着成本效益原则,对成本作业进行科学的划分。首先在进行科室成本核算环节中,需要从科室的职能开始分析,判断其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益。在这样的调查能够区分出主要作业内容和辅助作业内容,并且将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成本和次要成本提出出来。如,在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作业成本法应用中,能够直接针对主要成本进行分析,各临床科室的主要成本主要是各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包括:科室工作人员经费支出、不同科领用的卫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消耗、科室房屋设备折旧、大型医疗设备维修费、科室药物补充、科室人员学习等,这些成本内容都是作业成本确定中需要确定的元素。分清主次之后,需要确定次要作业内容,次要成本是指不参与直接计量的水电费、中心供氧发生的氧气费、电梯售后维保费等;甚至产生的科室病人欠费、科室发生的单病种付费超支额、部分也应该纳入医院成本核算范围。
(三)确定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
在确定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环节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资源成本库的确定需要与医院中所配备的医疗服务相互对应,也就是说,医院现行有哪些医疗服务项目,就需要在成本分析中,分析到其后台资源中。如,医院人力资源部门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典型代表,那么,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资源成本库确定中,就需要对医院人力资源的人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招聘成本进行分项分析,避免在作业成本核算环节中遗漏内容;第二,在具体的资源分配中也会存在着资源少,需求多的情况,在面对资源分配难的问题,需要按照时资源分配标准来进行,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需要资源的科室得到资源供给;第三,注意因作业不同,而导致的使用量差异大的资源问题,为了提升的资源应用与科室服务之间的匹配性,需要对各个科室进行成本需求分析,以为作业成本法应用提供有利的支持。在医院中确定资源动因的方法有很多,如,测量法、经验法、回归法等。其中测量法主要是借助仪器来测量资源的具体耗用量,能够直接的应用于水、电的测量。
(四)以作业为中心的归集费用分离整理
确定资源动因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资源成本逐一分配到作用成本库中。具体的标准如下:
人员经费:在人员经费的管理上主要包含了CT室人员工资管理、职工福利、社会保险等。在轨迹费用管理环节中,需要按照作业中心员工的实际需求,以及作业服务時间进行分摊。
材料费:包含了卫生材料费用、低值易耗品,轨迹费用分离整理环节中,需要以各个科室的实际领用为分配计算原则。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且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原理。然后介绍了该种成本管理法在医院中应用的具体流程以及具体的内容,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在作业成本法应用环节中需要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然后确定作业内容、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接下来作业成本法需要以作业为核心,对轨迹费用进行分离整理。(作者单位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今,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制度开始暴露出缺陷,虽然核算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却存在着成本分摊不合理、核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难以满足医院成本管理需求。作业成本法能够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具体、准确的成本数据,能够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进一步的将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因此,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在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一、医院成本管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了弊端,迫切需求医院在成本核算上进行改革。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必要性,首先在医院成本管理中能够提供出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这是因为作业成本法能够按照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划分作业,将资源动因归集作业成本,然后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其次,在进行绩效考核环节中更加的科学,作业成本法能够将医疗服务流程细分为许多作业,保障的员工认清自己的职责范围。再次,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的优化作业流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能提升医院经营效率增值上。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较适合具有以下财务特征的医院体系:第一,间接成本比重大。借助作业成本法能够提升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保障成本决策正确;第二,医疗服务流程相对稳固。在医院服务流程稳固的基础上,在作业划分上比较清晰,比较容易形成作业成本库,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科室繁多,项目杂。当医院的科室比较多,并且科室项目比较纷杂的情况下,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够以作业为中心,更加准确的追溯到各个项目以及科室中。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法只是对成本的间接分摊,是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项目之间采用统一化的分配,而作业成本法则与其不同,是将间接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来,然后在作业动因的影响下,将单个作业成本库分配到具体的任务中。在作业成本法中认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那么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在咨询、挂号等作业应用领域上,能够导致医院中各项资源耗费。同时各个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形成,也会产生相应的作业,如咨询、挂号等。在作业成本法中,总成本被分为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间接成本在资源动因的驱使下,产生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主要作业与直接成本相互作用,产生产品成本,包含了科室的具体成本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建立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具体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流程,首先,在作业成本法应用环节中需要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然后确定作业内容、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接下来作业成本法需要以作业为核心,对轨迹费用进行分离整理。
(一)归集医院资源成本
医院的资源中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医务人员、医用材料、医疗设备等。这些资源难以直接的展现出作业成本。为了实现医院资源成本与医疗服务之间的相互匹配,需要对资源成本库进行科学的分配。具体的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环节中,需要依照资源动因,按照同质性原则,进行设备的折旧、资源的价值分析中。以医院CT室的资源成本归集为例进行分析。在医院CT室中成本资源包含水电费、材料费、药品费、业务费、房屋折旧费、设备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等。在作业成本法这些不同的资源分配形式与传统的成本法下分配模式不同。在水电费的资源分配中,由于医院在每一个科室中都安装了相对独立的水表和电表,因此需要按照时实际的电量消耗来分摊。在材料费的分配上,包含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低值易耗品,需要按照实际领用额来进行分摊。在业务费的分配上包含了办公费、交通费、会议费等,需要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配。
(二)确定作业
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医院经营全过程中,需要对医疗服务的流程进行分析,并且却定作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秉持着成本效益原则,对成本作业进行科学的划分。首先在进行科室成本核算环节中,需要从科室的职能开始分析,判断其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益。在这样的调查能够区分出主要作业内容和辅助作业内容,并且将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成本和次要成本提出出来。如,在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作业成本法应用中,能够直接针对主要成本进行分析,各临床科室的主要成本主要是各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包括:科室工作人员经费支出、不同科领用的卫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消耗、科室房屋设备折旧、大型医疗设备维修费、科室药物补充、科室人员学习等,这些成本内容都是作业成本确定中需要确定的元素。分清主次之后,需要确定次要作业内容,次要成本是指不参与直接计量的水电费、中心供氧发生的氧气费、电梯售后维保费等;甚至产生的科室病人欠费、科室发生的单病种付费超支额、部分也应该纳入医院成本核算范围。
(三)确定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
在确定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环节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资源成本库的确定需要与医院中所配备的医疗服务相互对应,也就是说,医院现行有哪些医疗服务项目,就需要在成本分析中,分析到其后台资源中。如,医院人力资源部门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典型代表,那么,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资源成本库确定中,就需要对医院人力资源的人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招聘成本进行分项分析,避免在作业成本核算环节中遗漏内容;第二,在具体的资源分配中也会存在着资源少,需求多的情况,在面对资源分配难的问题,需要按照时资源分配标准来进行,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需要资源的科室得到资源供给;第三,注意因作业不同,而导致的使用量差异大的资源问题,为了提升的资源应用与科室服务之间的匹配性,需要对各个科室进行成本需求分析,以为作业成本法应用提供有利的支持。在医院中确定资源动因的方法有很多,如,测量法、经验法、回归法等。其中测量法主要是借助仪器来测量资源的具体耗用量,能够直接的应用于水、电的测量。
(四)以作业为中心的归集费用分离整理
确定资源动因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资源成本逐一分配到作用成本库中。具体的标准如下:
人员经费:在人员经费的管理上主要包含了CT室人员工资管理、职工福利、社会保险等。在轨迹费用管理环节中,需要按照作业中心员工的实际需求,以及作业服务時间进行分摊。
材料费:包含了卫生材料费用、低值易耗品,轨迹费用分离整理环节中,需要以各个科室的实际领用为分配计算原则。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对于医院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且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原理。然后介绍了该种成本管理法在医院中应用的具体流程以及具体的内容,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在作业成本法应用环节中需要归集医院资源成本,然后确定作业内容、资源成本库与资源动因。接下来作业成本法需要以作业为核心,对轨迹费用进行分离整理。(作者单位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