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写景艺术教学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济南的冬天》写景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变换观察角度,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理解景物的形神,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景物描写技巧。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景物描写 角度 特征 移步换景 形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96-02
  老舍《济南的冬天》(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景物描写堪称经典,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多元设计,为学生设计最佳“观景台”,让学生在饱览泉城冬景的同时,也获得思想启迪,掌握景物鉴赏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搜索取景点、拿出“放大镜”、关注层次性、关注映衬法,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学会移步换景,体会形神兼具的景物描写方法。
  一、搜索取景点,变换观察角度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对景物描写展开深度探究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七年级学生对写景散文已有初步的认知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这个学情。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时,教师需给学生更为具体的方法指导。
  学生初次阅读该文本的感觉往往是“很美”“很温馨”,教师在观景角度方面要给出引导,让学生建立方位感,明确作者观察角度,这样才能理清作者描写路线。在学生熟悉文本之后,教师给出讨论话题:“从整篇课文来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展开景物介绍和描写的呢?”以此确定作者景物观察角度,学习作者景物观察方法。学生认真分析与思考,很快确定了作者的观察角度。有学生说:作者开篇就把北平、伦敦进行对比,点出济南冬天景物带有许多的“温情”,而且整篇文章都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特征对济南冬天展开全方位的观察。因此开篇应该是总写济南的冬景,突出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暖”。第二段是站在高空位置,观察济南的全景。第三、四段主要是走近济南的山,观察济南的山色。第五段则对济南的水进行观察。也有学生说:作者对济南冬景的观察角度非常多,既有实景观察,也有虚景观察,实景是走近看到的,虚景是想象出来的。高空观察时,济南城、周边山、城中水都看得清晰无比;近处观察时,那些山、水都充满活力。
  教师引导学生变换景物观察角度,这是深入教学的基础。只有确定观察角度,才能对景物展开到位的观察,这样学生读到的景物才会充满生命力和立体感。
  二、拿出“放大镜”,抓住景物特征
  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最需要关注的。在对景物进行描绘时,最需要抓住的就是景物的主要特征,而这些特征需要观察者通过多重对比才能获得。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想象到,作者应该是拿着“放大镜”在对济南的冬景进行仔细审视,应该是从大量观察信息中梳理出景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景物特征展开感知时,需要启发学生也拿出那无形的“放大镜”,对济南的冬景展开更细致的观察。如探讨济南山色的描写技巧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济南冬景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济南冬景的温馨,然后让学生结合照片观察,说说作者是如何细致描绘济南山色的,抓住了什么样的特征。学生集体讨论,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济南的山色主要体现在雪后的时光,而且是小雪,山上的“矮松”顶着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坡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作者主要抓住雪后山的娇羞来写,把山写成了少女状,其选取的角度很精巧。也有学生说:人们往往将粗壮的汉子与山联系到一起,作者抓住济南山色秀美这个特征,将济南的山比作日本看护妇,真是别具匠心。
  教师让学生走近作者,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在分析中不仅明白了文中的景物有哪些主要特征,还为作者独特的想象力所折服。
  三、关注层次性,学习移步换景
  《济南的冬天》中的景物描写有清晰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错落有致,搭配合理,还有实景、虚景有机融合,展示出济南冬景的厚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移步换景这种写作方法,体会远景、近景的变换以及特写镜头的运用,这对提高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有重要意义。
  以第五段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绘出详细的描写路线,并给出具体的提示和要求:“济南号称‘泉城’,其水自然有独特之处,作者在观察与描写时,一定会选取不同位置和角度,对济南的水展开细致的描绘。请用连线的形式理清描写顺序。”学生依照教师的提示细致分析,并做出图示。有学生回答:“水—不结冰—冒热气—垂柳倒影—水面上空—半空中—天空上。这属于由近而遠、由小及大。”也有学生认为:“作者写济南冬天的水,应该是远近结合、大小结合。写水不结冰、冒热气,这是近看与远观,但写柳树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这就是特写镜头了。”
  教师的引导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教学预设轨道。在绘制图示的实际体验中,学生加深了对“移步换景”这种写作方法的认识。
  四、关注映衬法,体会景物形神
  映衬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对不同景物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选取一个特定的参照物,将要描写的对象衬托出来。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中,作者也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作者提及的景物名称,然后对这些景物进行多向对比,看看作者需要表现的是哪一种景物,这样学生便可以体会映衬法的具体运用。学生有了具体的操作方向,自然产生学习的激情。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映衬法的运用实例:“矮松是青黑的,映衬的是树尖上的一髻儿白花;全白的山尖,映衬的是蓝天;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也有学生找出:“黄草山、小灰色树影,这些景物并不是很美,但要是闭上眼想,那山是娇羞的小姑娘,那树影是垂柳在照相,美感自然生成了,这就是映衬的结果,因为在作者笔下,那山、水都成了人的化身,灵动、生动、剔透等特质早已成了读者的潜意识,那么美自然是随手捡拾了。”学生学会了映衬手法,对今后的景物分析和写作都有帮助。映衬法是一种美学运用手法,让学生学会景物描写的艺术处理技巧,能够提升景物描写品质。
  老舍是语言大师,《济南的冬天》中的景物描写精彩纷呈。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处展开探究性学习,学习角度选取、移步换景等方面的写景技巧,让学生从这篇文章拓展出去,掌握将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邓小平理论的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四条根据。①时代根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发展是硬道理。"已经完
内容提要:以理论纬度、实践纬度、全球纬度的“三维模式”,从深入研究财富积聚和财富回馈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性出发,全面探析当前我国财富主体的社会认同困境与深层生成机理,及时提出作为财富主体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有力证成回馈社会是财富积聚的价值归宿与终极意义的全新时代命题。  关键词:回馈社会;财富积聚;价值归宿  中图分类号:  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
对文献中有关取代异E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反应特点进行了归纳和综述。
三苯铋是一种药物合成及化学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2-溴-2',4'-二氯苯乙酮是合成三唑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大多采用以下合成方法来制备:
幼儿自身、幼儿教师和家庭的因素是造成小班幼儿从众行为的重要原因,从众行为对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影响着他们今后独
<正>在生产中为了提高白度,想通过增加增白剂用量来达到目的,结果不白反而织物泛黄,通过查资料和分析原因,经过多次实验,找到了泛黄点和解决方法。1荧光增白剂的原理荧光增白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采用“倒推法”构建“宽基础、多方向、重应用”具有电力高职特色的热动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热动专业改革。  [关键词]就业导向 热动 专业改革 课程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对一线操作和管理岗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热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改变,明确定位于一线工作岗位,并注重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的专业教学由于偏重设计理论,缺乏实践教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高中生英语词汇匮乏的原因是教师不注重词汇教学的方法、学生缺少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提出联想记忆法、上下文语境记忆法、分类组织记忆法、活用记忆法、反复记忆法、元认知策略等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进而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