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术前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30%,它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降低生存率,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以往有大量研究显示多种术前、术中、术后因素可以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如果在术前就能确定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就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心房颤动的发生,且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治疗及其带来的风险.现本文仅对术前预测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团队与华大基因、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合作取得的一项科学成果.rn食管癌是最为
期刊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是严重瓣膜病变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之一.机械瓣膜因耐久性好、无需再次手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物瓣膜因无需终身抗凝、使用寿命长等优
目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射(SSR)已经使用多年,其刺激和记录的方法多样,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不同刺激和记录方法对于SSR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年青女性进行SSR检查.不同强度的恒
会议
目的: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不同作用.方法:83例ARDS患者根据发病原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ARDSp)组和肺外源性ARDS(ARDSexp)组,均
会议
本文总结了创伤病人10654例资料,分析了创伤发生的地域分布、伤因、伤情、损伤部位、致死的相关因素、创伤急救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创伤发生、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提供了客
鲍林(Linus Pauling)是当代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1954年他因对化学键的本质、晶体和蛋白质结构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又因唤起公众对大气层核试验所释放的放射
目的总结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胸外科采用非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治疗51例漏斗胸患儿,其中男32例、女
目的 分析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系统性栓塞的危险或保护因素.方法 2002年10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共146例患者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平均年龄(66.23±5.17
随着海上活动的增加,海水淹溺性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光镜下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水肿,肺泡间隔断裂,大量的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低氧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中延迟关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03例新生儿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