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博萨德与罗伯特?卡帕在中国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格内斯·斯梅德利,瓦尔特·博萨德,罗伯特·卡帕和埃万斯·F. 卡尔松(从左至右)? Archibald T. Steele
瓦尔特·博萨德 摄,中国空中武装力量(双重曝光),1930 年代? 瑞士摄影基金会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代历史档案馆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军侵占中国东北,蚕食华北,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彼时,许多外国记者、外交官和知识分子聚集在中国,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害。其中便包括了摄影师瓦尔特·博萨德与罗伯特·卡帕。而他们都试图通过摄影成为战争中的“第三只眼睛”。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自2019年10月29日至2020年5月3日一直展出博萨德和卡帕两位杰出摄影师的170余件展品(包括博萨德作品109件,卡帕作品33件,文献及影像30余件)。这是两位摄影师的作品首次同时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影像之间的互文也让每位凝视照片的人能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中国这一时期的战争景象。
  博萨德是《柏林日报》《图片邮报》和《生活》等重要杂志的瑞士记者,曾经在中国生活和旅行8年左右,并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无偏见的专家扬名在外。他的声音被西方世界所倾听,他的摄影为世界所关注。
  卡帕则是当时声名远扬的战地记者,来中国一行是为荷兰制片人尤里斯·伊文思的影片《四万万人民》担当摄像师。卡帕把中国人民对日军的抵抗看作欧洲反法西斯斗争的平行运动,他期望能在前线捕捉到振奋人心的报道。
  博萨德和卡帕曾是好友,也是《生活》杂志的竞争对手。他们不约而同地报道类似的事迹、洞察相同的战争画面。然而他们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博萨德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中国拥有广泛的人脉,其中不乏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他多次亲身远行考察了解中国,曾长期居住在北京,浸染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同的是,卡帕是怀着理想主义愿景来到中国的,他在中国仅仅停留了几个月。作为一位流动摄影工作者,他的拍摄任务充满困难,因为他是影片团队中的一员,而这个团队被国民党持续地监控。他总是感到自己的才华被束缚,但他依靠勇气和机智接近冲突的前沿,即便如此却还是记录了大量令人震撼的故事。
  展览分六個单元,以时间线索,重新观看历史,分别是:第一次国民大会和日本占领满洲(1931年)、西北探险(1933~1936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1937~1945年)、农村动员(1938年)、延安之行(1938年)、罗伯特·卡帕和瓦尔特·博萨德——来自汉口的平行报道(1938年),全面展现了1931~1938年之间南京、北京、上海、重庆、青海、山东、内蒙、武汉、延安、徐州以及东北三省等地的风貌。
瓦尔特·博萨德摄,北京附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据点,1933 年? 瑞士摄影基金会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代历史档案馆
瓦尔特·博萨德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1938 年? 瑞士摄影基金会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代历史档案馆


  作为在1930年代来到中国的两位西方摄影师,他们留下来的影像各自有什么特点?
  苏丹:美国摄影师卡帕久负盛名,但他来中国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是带着任务来的,被监控着,行动比较受限。而瑞士摄影师博萨德从1931年来到中国至1938年离开,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因此他的照片中既有和平时期中国的社会风貌,也有战争期间真实的“至暗时刻”。而且博萨德是一个非常善于社交的人,他的交际能力让他能拍到很多政治人物,比如蒋介石、宋美龄以及当时的一些将领,等等。同时他也是第一位被允许到延安采访的欧洲记者。当时去延安这个机会让卡帕很羡慕。卡帕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非常狂热的青年,一直想去延安,但最后都没有得到许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时他俩作为摄影记者的竞争也是很激烈,因为欧洲所有的媒体刊物都对这些中国的照片趋之若鹜。
  这次展览为什么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并置展示?
  苏丹:因为他们的镜头感不一样,摄影意识不一样,放在一起是一种相互补充,记录下艰难的抗战时期。就像刚才讲的,博萨德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他是真热爱中国,所以他镜头下的所有人物很从容。而卡帕参加过许多重要的战役,他是那种会全力冲到最前线,用身体挑战极限的摄影师,将影像推到高潮。因此从画面来看,前者从容、淡定、客观,后者紧张、刺激、充满悬念。
瓦尔特·博萨德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演讲,1938 年? 瑞士摄影基金会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代历史档案馆
罗伯特·卡帕摄,受伤的士兵,徐州前线,台儿庄,1938 年?美国国际摄影中心 / 马格南图片社

  展览将他们并置,就是将社会性与血性并置,从这个角度来比较就很有意思。从文献上来看,两者之间也有相互联系,一是竞争、二是帮助。在展览中,同时展出了很多文献,其中从博萨德的书信中可以看到,他的立场是非常同情当时的中国的,对侵略者心中充满厌恶。虽然他也拍了当时很多是本军队的情况,但可以看出他有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在您看来,这批照片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什么?
  苏丹:对于这批照片,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认为不少照片可以弥补目前一些文献的不足。比如1938年武汉沦陷之后,博萨德和卡帕都留在了武汉,当时的南京已经失守了,国民政府聚集了一百多万军队守卫武汉,这是一次得到全世界关注的会战,全世界的正义力量都希望中国能在战争中获胜。而博萨德和卡帕记录了当时战役前后很多状况,包括战争动员、如何输送军队到前线,战争期间的平民,等等。
  虽然最后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他们的照片将中国社会、民众非常积极正面的形象通过照片传播给世界。不同于早一批来中国猎奇的西方摄影师,他们没有刻意记录中国人怪异消极的状态,反而真实地呈现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的一面,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伟大的。
罗伯特·卡帕摄,观看中日空战的人群,汉口,1938年? 美国国际摄影中心 / 马格南图片社
罗伯特·卡帕摄,空袭警报响起时寻找避难所的人群,汉口,1938年?美国国际摄影中心 / 马格南图片社
羅伯特·卡帕摄,日本空袭后正在灭火的平民,汉口,1938年? 美国国际摄影中心 / 马格南图片社

  而且博萨德在延安拍摄的照片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给毛泽东拍摄的肖像,延安的窑洞等艰苦环境的照片,在某一张照片中你还能看到,战士在冬天还在穿草鞋。
  关于这批照片,您希望观者能从中留意到什么?
  苏丹:摄影是最有质感的研究历史的一种文献。它能超越大量的文字描述,一下子就能还原历史的状况。文字描述可以煽情,而摄影可以提供很多真相,什么都不用说你就能从照片中看到岁月的残酷和人的坚毅。
  对这个展览的理解和观看应该是多方面的,一个是从国家历史来看,这一段中华民族经历了这么大的挑战,最后我们获得了胜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抗战,中国的情况是得道者多助,我们作为被欺辱的一方,同时也是奋力抗争的一方,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据说当时有成千上万来自欧洲的志愿军,帮助我们抗战。虽然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邪恶的轴心,推行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但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些给平民提供救助的车身上有德国标志,所以可能当时的战争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这也让我们能够进入到一种复杂性的视角去回溯战争。我想历史不应该是由只言片语定义的,而是有很多信息组成的。哪怕是在一个邪恶的时代,也永远有人性的温度、正义的力量。
  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也是瑞士摄影基金会馆长彼得·普夫伦德研究博萨德有二十多年,他手里掌握着非常多的文献,这次合作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可以说,这是一个低调、安静、非常有深度的展览。
  这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第二次影像专题展览,请问在摄影方面,咱们一直以来的策展思路是怎样的?
  苏丹:一定要关注摄影,今天的艺术博物馆不关注摄影就看不到前途。因为图像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
  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摄影的历史不到200年,但我觉得它改变了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佐证,要为历史找证据的话,摄影是很重要的。
  另外就是在今天的艺术领域,绝对不能忽视摄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策展方面,第一阶段会侧重于历史的影像,让人知道摄影这个艺术门类对于博物馆来说是重要的。之后循序渐进会涉及一些当代话题,因为摄影作为艺术,有它自己的本体语言。所以,以后的展览思路可能会从纪实历史文献逐渐走向对图像艺术性的认知。
展览现场
其他文献
法拉隆岛(FarallonIslands ), 2015  《海鸥咒符》(Gull Juju Archiv,Gull意思是海鸥,Juju一词来自非洲,意为魔法——作者注)的画面,乍看像儿童零食附赠的小玩具,如狗娃儿史诺比,温馨而有趣,但是得知这是海鸥在美国加州大陆上啄食或误吞到食囊中并回到法拉隆岛巢穴里呕吐出来的人造垃圾,画面瞬间变为触目惊心。  钥匙、银行卡残片和鱼钩会对鸟儿造成多大的伤害?人类
期刊
马戏团 ?Chéhère小古董 ?Chéhère  说到“飞屋”,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联想到“飞行”“环游世界”等关键词。法国艺术家洛朗·谢尔(Laurent Chéhère)也创造了一组名为“飞屋”(Flying Houses)的摄影作品。在他构建的无重力世界中,房屋漂浮悬空,其中有大篷车里流浪的吉普赛人、艰苦跋涉的非洲移民、马戏团的小丑,还有各种电影人物。  通过对上百种元素的拼贴,每栋房屋都构成
期刊
2019年4月13日,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英国选手在自由滑冰比赛中表演。  冰雪类竞技体育项目因独特的场地要求和比赛方式,犹如高山雪莲,并不常见却独具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爱好者衷情关注。即将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更是掀起国人的冰雪运动热情,北方多个城市都在冬季开展了“全民上冰”活动,使冰雪运动越来越普及化。如此,对于冰雪运动摄影这个行业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从这
期刊
随着各行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的陆续展开,与此相关的摄影展览非常多,40年来的精彩影像每每触动观者的思绪。不过,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少人发现了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不同年代的一组或几组照片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总会觉得过去拍的照片比现在的照片好看,即使是同一位摄影家的作品,依然是以前的比当下的好。  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好照片都在过去吗?我们与不同的摄影家聊起这个疑问。讨论过后,我们认为这
期刊
在之前的《经典相机》栏目中,我曾经介绍了索尼磁盘相机玛维卡MVC-FD88,本期向大家介绍玛维卡系列的高级机型MVC-FD95。索尼磁盘相机玛维卡MVC-FD95。  D95是2000年上市的,比FD88稍晚。它的体积比FD88大了许多,尺寸184×126×124毫米,重1006克(含电池和磁盘),几乎是FD88的2倍,形状也一改FD88的卡片机外形,与单反相机很像。它有握持舒适的手柄、类似摄像机
期刊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和力量。2019年,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围绕“壮丽70年,颂读新时代”的主题,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  2019年12月17日,伴随着冬日午后暖和的阳光,“‘看,阅读的北京’——聚焦阅读摄影展”于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上正式开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来到阅读盛典典礼现场和
期刊
《压锭第一锤》  2017年,我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于心无悔”摄影展,收到观众留言满满四本,让我十分感动。其中,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很多年后,中国历史要感谢一个叫于文国的摄影者,那么多角落,那么多细节,那么多生命的呼告,那么多卑微而不屈的灵魂,都被他记录下来了。”我很喜欢她这句话,因为她进一步阐明了记录类摄影人多半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应该在身后,而不单单是在当下的专业特征和行业规
期刊
江南雾凇  许多时候,总是很敬佩造物主的公平,世界上风格迥异的美丽,总是被她匀得处处皆景。但也有例外,就像我每次站在四明山巅感受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时,我会慨叹:公平与美丽其实并不成简单的正比,造物主时常用人们不易觉察的方式恩宠某些土地,日复一日地用不同的美打扮着自己所钟情的孩子。  四明山,自然是得到造物主垂青的土地之一。春日里,满山遍野的红枫摇曳出大山的热情,村边或路旁绽放的樱花吐露着浪漫的气息
期刊
杰西卡(Jessica)在有萤火虫和河树的地方变成了星星,图为雷克斯·兔最后的仪式场地。? Judith Crispin本(Ben)有时觉得自己迷恋艺术家女友多一些,但女友常在本睡着的时候为其画星星。? Judith Crispin  在当代西方思维中,我们倾向于认为世界是由具体对象和可定义的行为构成的,是一个人与物互动的地方。当代西方思想强调个人对地球财产的所有权而非监护权、人类在自然界中享有特
期刊
紐芬兰(Newfoundland)与拉布拉多省(Labrador)是通往加拿大北极地区的东部门户,世界上最后的荒野地区之一,也是因纽特人的北美家园。这次难忘的航行,为我的北极旅行故事又增添了一个新篇章。  2017年仲夏,我登上提前三个月预订的挪威极地邮轮“斯皮茨卑尔根号”,从格陵兰西海岸启程,沿着名为“北美驯鹿王国”的航线横跨大西洋,再沿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一路南下抵达纽芬兰首府圣约翰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