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级联式深度网络模型的胃及胰腺自动分割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研究自主创新设计的级联式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B-Net在胃和胰腺上的自动分割精度及效率。方法:回顾分析150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32例非增强CT数据和其中116例胰腺期增强CT以及结构数据进行胃及胰腺的分割模型训练。对剩余18例患者的非增强CT和胰腺期增强CT给予模型测试,使用戴斯相似性系数量化分析模型的分割精度,同时评估其分割效率。结果:基于非增强CT的胃、胰腺的自动分割平均DSC值分别为87.93%、80.05%;基于胰腺期增强CT的胃、胰腺自动分割平均DSC值分别为89.7
其他文献
目的:对脊柱侧弯患者全脊柱进行数字化信息提取,研究矫形角度与矫形力的关系,并基于CT断层扫描数据信息对患者侧弯脊柱进行三维重建,验证矫形方案的可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的个体化脊柱侧弯矫形方案。方法:根据患者CT断层扫描数据,在Matlab软件中对患者侧弯脊柱进行数字化建模,以力学原理推导矫形力与矫形角度的关系式,从而确定脊柱侧弯矫形方案。利用Mimics19.0、3-Matic等医学三维软件,对患者脊柱侧弯部分进行完整三维重建并在Ansys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矫形方案效果。结果:重建
目的:硬纤维瘤是一种交界性肿瘤,易复发,不转移。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硬纤维瘤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本研究探讨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达卡巴嗪方案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硬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不可手术切除的硬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发病年龄3~53岁,平均年龄27.5岁;肿瘤大小:T2(5~10 cm)6例,T3(10~15 cm)11例,T4(>15 cm)12例,6例多发,无T1(<5 cm)。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资料,62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47例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等。结果:ESD组61例完成内镜手术,1例中转外科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08±3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在乳腺钼靶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微钙化点,微钙化区域的真假阳性检测对于乳腺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DDSM图像进行实验,手动截取了400个疑似钙化区域。首先提取全部区域的Haralick纹理特征和灰度游程矩阵特征建立特征集,然后使用Adaboost算法集成决策树,构建强分类器AB-DT,对400个疑似钙化区域进行分类。实验发现当集成462棵决策树时,模型分类性能最佳。最后进行1
深度学习是基于多层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发现数据内复杂特征的一种深度网络,较多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分割与分类中,在各类脑胶质瘤的研究中也有许多成果。本文就深度学习在脑胶质瘤的准确分割定位、组织遗传学特征预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展开综述,总结深度学习在脑胶质瘤影像图像分割与分类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胶质瘤患者的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麻醉是临床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麻醉的过深或过浅可能给病人带来伤害,因而对麻醉深度的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脑电是目前检测麻醉深度最有潜力的方法,首先通过滤波等处理方式得到较为纯净的脑电信号,分析时域和频域的特征,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将该参数作为前向反馈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选择合适的BP神经网络拟合得到一个能够评价麻醉深度的无量纲常数。使用BP神经网络拟合结果来表征麻醉深度准确率普遍在90%以上,反映了BP神经网络在麻醉深度监测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移动设备的心电监护设备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仅显示心电图,没有考虑到对应的用户运动情景。使用Android手机内置的G-sensor采集三轴加速度,设计一种有运动情景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充分利用目前Android手机提供的功能,降低医疗成本,是面向家庭和社区医院的新型医疗系统,用户家属和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用户进行实时监护,随时掌握其心电和运动状态信息,有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实现远程的、有运动情景的动态心电监护。
针对指部脉搏信号检测易受体动和血流灌注影响使信号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耳后脉搏信号检测,该检测位置有运动幅度小、血流灌注稳定、佩戴方便、易隐藏等优点。脉搏传感器使用反射式,且其封装结构通过3D扫描、打印,个人定制为耳廓型,使传感器与检测部位最大程度贴合,从而提高日常生活中脉搏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将同步检测的指部脉搏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以验证耳后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耳后与指部脉搏信号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与线性关系,因此所研制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稳定可靠,为日常生活中人体健康状态的监护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目的:探讨呼吸机潮气量(VT)和高压报警值参数设置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4例心搏骤停需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呼吸机潮气量和高压报警值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和实验组(48只),实验组通过不同饮食建立严重程度不同的NAFLD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2、3、8、12周末检测肝脏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并切除大鼠肝脏行组织病理学和mRNA表达分析。结果:Emean与NAFLD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38,P<0.001)。NAFLD不同病理分组间的E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58,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