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命题作文“那些话,那份情”导写及佳作选评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话语,让你心中漾起情感的涟漪,或愉悦,或兴奋,或自豪,或感激,或温暖,或内疚,或纠结……听着这些话语,我们丰富了情感世界,学会了思考生活,渐渐长大。请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那些话,那份情》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600字以上。
  点拨
  这是一道“提示语+题目+要求”的命题作文,构思行文需注意下面四点。
  一、精准审题。题目中的“那些话”与“那份情”属于并列结构的短语,关键词是“话”与“情”,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情”由“话”起,因“话”生“情”,所写文章不能只有“话”而不见“情”,也不能空说“情”而少见“话”,应该做到由“话”引思,借“声”抒情。
  二、选材新颖。命题中有“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一要求,所以选材首先应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以真示人”为前提,不能凭空编造,虚构故事。“有些话”可以是“一人多话”,也可以是“多人多话”,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以“有个性”“能出新”为首选。不少同学都有考砸或比赛失利后听老师(或家长)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胜不骄败不馁”之类的安慰话、鼓劲儿话的经历,但“那些话”是“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同类素材,如选用这类素材作文,很容易造成“撞车”“拥堵”,立意“老套”,难以出新。提示语中的省略号暗示“情”的涵盖面是很广的,除了列举的以外,其他的“情”也可入文,如果所写的“那些话”引发了丰富复杂的情感,那么文章也许更能出新意。选材出新的途径因人而异,佳作展示一选择引入时代活水、接通社会热点的素材,佳作展示二选取“妈妈”虽出于爱但属于“不会爱”的三句话作为素材,都能使读者耳目一新。


  三、优化结构。此文题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文章结构要力求匀称,有利于突出中心。“话”离不开所写的人与事,人与事可写的内容很多,例如外貌、动作、心理、环境等,为了扣住题目中的“那些话”,应该安排好详略繁简——把“话”作为写人叙事的中心,其他内容略写,或只作为衬托,防止进入“那些话”被其他描写“淹没”的误区。结构形式因文而异,可以让不同的“话”在同一时空渐次出现,形成纵式结构,如佳作展示一;也可以让“那些话”在不同时空出现,形成并列推进的横式结构,如佳作展示二。
  四、写好结尾。怎样体现提示语中“丰富情感世界,学会思考生活”这一要求?在主体部分围绕“那些话”展开的基础上,设计好亮出题旨的结尾是出彩的关键。方法因文而异,或收拢全文,直抒胸臆,点出“情”之所在,如佳作展示一;或由“话”转“议”,画龙点睛,亮出哲理思考,如佳作展示二。
  佳作展示一
  那些话,那份情
  朱 捷
  夜刚刚降临,我家的厨房里便传来一阵欢快的“锅碗瓢勺交响曲”。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桌时,我家的“新闻记者”便开始播报新闻了。记者到你家?是啊,这“记者”就是我的奶奶。每天傍晚只要她挎着猪草篮子在村里转悠一圈,便能带回一篮子的“新闻”。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时,“新闻联播”便开播了。请听:
  “今天,咱们村里冯红家的大饭店开业了,那场面真热闹,门前摆满了花篮,鞭炮响了老半天……”
  奶奶的话还没有说完,妈妈便插话:“提到冯红,我就想起小时候她向我借皮鞋的事。”
  我疑惑地问:“只听说借钱,哪有借皮鞋的呀?”
  妈妈笑笑说:“那时候,大家都穷呗。我有一双你外婆从上海带回来的红色皮鞋,全村的女孩子都很羡慕。有一次,冯红要去亲戚家喝酒,我把皮鞋借给了她,当时心疼了好几天,这事儿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奶奶接口道:“现在的日子和过去不能比了,就拿冯红来说吧,前几年小两口在外地的饭店打工,不但把自己家的草房翻修成了楼房,现在还把大饭店开到村里来。听说今儿的生意挺不错,店里坐满了人。”
  爷爷喝了口酒,说:“趁着假期,咱们也到她饭店里去尝尝鲜,消费消费。”我连忙点头称好。
  这时,奶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爷爷:“咱们家的一卡通放哪儿了?今天小村官来过了……”
  我好奇地打断奶奶的话:“谁是小村官呀?”
  奶奶笑着说:“就是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呗!那小伙子嘴巴真甜,每次见到我们这些老太婆,都‘大娘、大妈’地叫个不停,大伙儿都挺喜欢他的。今天他来通知我们,说国家给的种田补贴钱到了,让我们拿一卡通去银行取呢。”
  我又忍不住问:“现在种田还有补贴呀?”
  妈妈接过话茬儿说:“不但种田国家有补贴,连养猪、买电器都有补贴。”
  “是呀,这些补贴的钱都打在一卡通里呢。”奶奶越说越高兴,幸福写在脸上。
  我羡慕地说:“奶奶,你现在可是‘有卡一族’啊!”
  奶奶更来劲了:“我早就是了,前几年,我们每个人都交了农村养老保险,现在就凭卡拿退休金啊。”
  爸爸开玩笑说:“珠儿,咱们家就你是‘没卡族’啊。”
  “我也有卡呀!”我不甘示弱地说。
  大家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我笑着说:“我有学校食堂的饭卡啊!”
  大伙儿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飘出堂屋,传得很远很远……
  我爱听这有趣的“新闻联播”,那些新鲜快乐的话语,总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感觉到幸福。
  简评
  这是一篇讴歌新农村、传达正能量的佳作。文章的亮点在于所写的“那些话”都能引入时代活水,无论是“说”新农民创业、大学生村官,还是“说”一卡通补贴,都凸显出当代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新生活;结尾处扣住“那些话”与“那份情”直抒胸臆,亮出题旨,堪称“豹尾”。
  佳作展示二
  那些话,那份情   符仁杰
  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立马想起妈妈从早到晚反复唠叨的三句话,每句话都能用一个关键字概括出来。那就是:
  快
  这不,清早,我还在做着美梦,她就来到我的床前,掀开被子,往我屁股上轻轻一拍,叫一声:“快起来,都几点了?”吃完饭,我还没来得及漱口,擦嘴,她又喊:“还不快去上学,要迟到了!”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歇口气,她又说:“还不快去做作业!”灯光下,我想看会儿课外书,她催促我:“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快点睡觉!”
  唉,整天“快”这“快”那的,到底要有多“快”,她才能不唠叨了呢?
  再
  天还不怎么冷,每次我出门,她都命令式地对我说:“衣服穿好了再出去!”吃饭时,她一句又一句地劝我:“来,再吃点儿。吃饭像只猫,正长个头呢,不吃饱,哪行啊!”学习累了,我想出去走走,她扭头对我说:“哎,课本学懂了再出去!”周末,爸妈出门上班,临走时她也不忘记回头叮嘱一句:“做完作业再玩儿电脑。”
  “再”“再”……妈妈,您给我的限制怎么那么多呢?
  不
  学校有什么活动我想参加,征求妈妈的意见时,她大多不同意。班级进行班干部选举,我要报名参加,她说:“不行,万一工作能力没提高,耽误了功课,成绩落下一大截,那就得不偿失了。”学校号召我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妈妈知道后说:“不行,影响学习。再说,你在家从来没有干过什么活儿,要是提水累着,挖土碰着了自己,破皮,流血,后悔都来不及。”学校开展“一对一”互帮活动,一位同学计划到我家做作业,妈妈说:“不行!我看你们一起学习是假,一块儿玩才是真的,万一心玩野了,怎么办?”
  妈妈,无论什么事,您怎么都用“不”字呢?
  那天睡觉前,我徜徉在唐诗美妙的意境中。妈妈跳完广场舞回来,一脸快乐。一见我捧着课外书,那个“快”字就要从口中蹦出。我赶忙抢在前头与她交流:“妈妈,放松心情的感觉挺好吧……我呢,渐渐长大了,您那三个字能不能也少说一点呢?妈妈,‘慢中求进’,那是生活智慧;不‘再’限制,那是健康理念;少‘不’多‘放’,那是成长之道啊……”妈妈先是一愣,若有所悟,继而边说边要熄灯:“三个字怎么啦,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爱’字嘛,这你还不懂?好啦,快睡,有话等明天上完课再说,不要再看闲书了啊……”
  你听,“快”“再”“不”这三个字一下子全用上了,我又困惑、纠结起来:那些话,确实都有爱。但有爱,还要会爱呀!
  简评
  这是一篇借“声”抒情、由“话”引思的佳作。作者以妈妈的“那些话”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用“快”“再”“不”三个字做小标题,构成脉络清晰的横式结构。文中的“那份情”,既有妈妈的“关爱”有加,更有“我”的困惑、无奈和烦恼,构成一个多面的情感复合体,颇有新意。最妙在收尾,一句“有爱,还要会爱”以富有哲理的思考点明题旨,更见精辟。
其他文献
期刊
长江之水向东流仙人子安去云游黄鹤一去子安一去没回头一去没回头此地空杂一座
读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十分欣赏里面那个种树人。他将小树苗栽进土里之后,就开始模拟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有时隔三天浇一回,有时隔五天浇一回。他不想让桃花心木摸到规律,生怕
嘿,该怎样形容你呢?那个笑声悦耳如铃声的你,那个酒窝藏着暖暖春意的你,那个眉眼有着好看弧度的你……你,让我相信人行走在这世上,偶然相遇的并不都是匆匆过客。
钢闸门防腐处理是工程中经常碰到的技术问题,目前比较常用喷锌防护措施,本文从技术角度介绍有关的机理及施工方法。
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有许多重要环节,本文在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节能及供暖系统节能等方面做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相应技术措施。
本文以多儿水电站坝体施工为例,介绍面板堆石坝的填筑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期刊
西安黑河枢纽工程,导流洞出口高边坡坡比为1:0.5,长达17.00m的开挖坡面,利用LM-500C钻机钻孔,实施预裂爆破技术施工,能否达到坡面欠挖为挖小于20cm的设计要求。通过认真进行爆破设计,精心进行爆破施工,取得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学习、工作的相互结合,学生将工作是为学校专业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接受正规学校专业教育,一方面接受企业常规管理指导,建筑CAD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价值,符合对学生职业导向、岗位实际的训练需求。本文通过阐明"工学结合"的价值以及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合理